【摘要】本文以《中国近代人物研究》通识课为例,分析高职院校通识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问题,提出通识课课程发展的趋势以及课程教学管理的思路,从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方法探索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为高校通识课教学研究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通识课程;培养目标;教学思路;管理过程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国通识课程体系逐步完善,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但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却面临着认识体系缺乏、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特色不鲜明等诸多问题。
一、通识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过程分析
高职院校只有正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牢牢把握区域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际需要,才能找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既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能力机会,又要为学生继续深造、终身学习提供最基础的知识储备。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建构仍然分为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和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只起到辅修作用,甚至高校通识课程内容中有关计算机、思政教育等基本原理所占比例居高不下。高校通识课的授课模式上基本采取内容灌输式,所选内容也是趋同率较高的公选内容,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被动消沉,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势
通识教育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过程,学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好地发掘适宜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内容,规划课程的开设,避免课程形式及内容的重复。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课程方案,课程开发面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结合地方特色、社会需求等条件,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使通识课程妇幼活力和生命力,体现通识课的价值。在课程设置上应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角色,充分重视学生知识领域拓展性。通识课的开设以教师协商互学为基础,除了教师对课程价值、内涵的认识外,还要学生在选课前全面了解通识课,明确自己的优势特长需求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选课学习,避免只注重学分或盲从参与的选课形式。《中国近代人物研究》通识课立足于近代史背景条件下,以中国近代著名人物的德、行、言、迹为研究对象,课程教学指向唯物史观、思辨意识的形成,是一门注重人物思想、行为、关系研究的人文管理课程。历史是由人物书写的,作为创造历史的主体,人物的研究分析本身就是一件复杂纷呈的事情。首先,研究历史人物应将人物置于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环境中来学习,重视人物对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注意区分人物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人物的作用贡献与之间的联系;其次,历史人物研究应通过学习达到借古鉴今的作用,应采用“一分为二”的评价方法,分领域、分时段地评价历史人物,认识人物言行的历史必然性和局限性。
三、高校通识课教学管理分析
高校的通识课教学管理应引入学习型兴趣小组和学习心得交流,大胆创新优化、变通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及学习意识养成,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效果。通识课程教育应该秉承“以史为鉴、以人为戒”的辩证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具体到《中国近代人物研究》通识课的教学,应该为学生融汇提炼知识提供方法,使课程学习成为知识融汇、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课程教学方式上可以灵活变通,根据授课的重点,积极探索案例分析式、讨论式、模块学习式、自主互动式等教学方法。《中国近代人物研究》通识课的教学形式上,结合人物的历史作用、言行意义进行学习题材对象甄选,根据人物的典型性、知名度进行内容梳理,最后进行模块化、类别化教学,比如,中国近代人物选择过程中,代表性的人物有“晚晴四大名臣”、魏源、林则徐、袁世凯、孙中山、张学良、鲁迅、卫立煌、宋庆龄等。学习的内容上应抓住重点、淡化形式、突出人物鲜明的思想精神,比如,“晚晴四大名臣”中曾国藩的立德立言立行治家格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力;左宗棠的学习重点应放在新疆建设业绩规划及“疆防与海防关系”国防辩证思想的研究上。此外,魏源的“开眼看世界”与中国梦规划的时代意义、全球化视野相结合;张学良的“东北易帜”、“西安事变”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意义相结合,在当前南海冲突、钓鱼岛纷争的政治格局下更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比片面地国防教育更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度。全面地认识高校的通识课教育是提高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准确地把握课程的重点、特色和发展趋势更好地提高课程的教学管理水平,这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完善的。
参考文献:
[1]郝文武.现代中国教育学课程体系的问题和合理化思路[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3)42.
[2]成倩.我国地方本科院校通识课程问题分析—以美国文理学院为参照.西部素质教育,2016.2.
作者:徐勃
matlab曲线拟合和预测|基于Bernstein基函数拟合预测的
经济管理论文2017-01-14 07: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