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职业技能是卓越美术教师培养的重要前提
就教师本身,从教师关注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专家学者所说的“非关注”阶段到“自我更新关注”阶段,我们可以理解为卓越美术教师的成长过程,也是师范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在“自我更新关注”阶段,教师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体现出自信与从容,教师的知识结构发展的重点转到了学科教学法的应用上来,教学不仅仅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建构“意义”,同时,这一阶段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得到进一步拓展。教师关于它集中反映在。而这一阶段的发展,是建立在熟练的职业技能基础上的[2]。由此可见,教师职业技能的掌握,没有职前的系统训练,就不可能有职后的快速发展,他是师范生成长的必要手段,只有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才能造就未来的卓越美术教师。
二、美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与探索
玉林师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根据学校“师范性、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针对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中教师职业技能存在的问题,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为技能训练的实践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培养方案、训练计划、师资配备、训练场地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制定了一系列培训措施,目的在于提高美术学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更好地为地方教育服务。
(一)积极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美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新思路。(1)学院从各年级中遴选学生开设“卓越美术教师”实验班,制定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相配套的实训计划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探讨新型训练模式、训练内容和考评制度。(2)技能训练强调“学用合一”原则与教师教学课程相结合,系统建构课堂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技能、教学研究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技能、教师自我能力提升技能六个方面内容的训练,贯穿本科4年全程。一、二年级以理论学习与见习为主,三、四年级以项目训练和实习为主。(2)除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外,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教材教法研究、班主任工作等课程注重实践教学,调整讲授时间为40%,实训时间为60%。(3)实训坚持双导师制,技能训练由校内和校外导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时间、教学任务与所指导学生制定训练计划,以小组形式实岗见习、实习,依托国培、区陪、园丁工程等项目,多渠道、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与一线教师和专家交流实习机会,使学生能真实地感受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主动思考和修订自己的专业学习计划。(4)引入“MS-EEPO有效教育”等改革项目,以改促训。如改造实训场地,添置简装设备,学生配备小黑板等,通过项目研究平台,提升实训教学质量,达到研学相长。
(二)积极鼓励和组织参与各项专业竞赛。通过全区与学校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师范生演讲比赛、粉笔字大赛等教师技能竞赛和学院组织的板报设计大赛、主题墙绘设计大赛、教具设计大赛等学科特色竞赛,以赛促训、赛训结合,树立榜样形象,营造师范技能训练氛围,为师范生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鼓励参赛的同时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提高学生参赛积极性。如学生可以以参加相关专业竞赛作为完成技能训练项目中的实践成绩,院级以上等级奖获得者,可申请不参加内容相同训练项目的测试,成绩评定为优。
(三)探索实训考评,实现“学”与“用”的有机融合。考核评价是我院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评什么、如何评直接影响到师范生技能训练的主动性与实效性。根据“项目式考核内容,应用型考核标准,双导师考核评价”这一原则,探索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评价新机制。1.为实验班学生建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档案袋,全面、客观、科学地进行实训教学评价。2.完成相关实训项目训练后,学生还需参加“五个课(四个学习领域和校本课程各一节)”的试讲,“四个示范(国、油或彩、版、雕、陶、摄影摄像、设计或工艺任选4项)”的操作演示,“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的书写测试,“两个策划”的课外校外美术活动策划案和一个微课制作的考核,考核合格才能够获得师范生教学技能学分,参加教育实习。3.考核内容紧扣中小学教材,模拟中小学课堂,强调“做中学”,考核标准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以前空想、空讲、能画不能讲、能讲不能做的情况。4.考评小组由校内与校外指导教师组成,避免考评教师不熟悉中小学教学规律,对中小学教学内容、重难点、标准把握不准确,评价带有盲目性。5.考核方法灵活多样,如课堂实训、教学模拟、课堂观察、小组讨论、报告撰写等。
(四)通过这些改革,我院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职业意识产生根本转变。“临床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以未来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观摩、感受基础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职业定位与坚定职业信念的培养,帮助学生快速从“虚拟关注”向更高的关注阶段发展,增加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学生不再说自己是学画画的,不再跟绘画专业的学生抱怨什么都学却什么都没学到,不再问老师为什么不开设专业方向课程。正确的职业定位,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有了学习的动力。二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以往的课程安排是一种“学以待用”的设置,先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学习,后教师教学技能学习、实践。将见习时间提前,实岗实训,这种“以用带学”的方式让师范生明确知道合格美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迟到旷课等现象有效得到改善,这两年的各类师范生技能竞赛,学生的参与人数与比例也大幅上升。三是大大缩短了学生站稳讲台的时间。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到参加教育实习的时候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教师教学技能,在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很快熟悉新岗位,单独执教。以前很多学生从试讲到上讲台,平均都必须两到三周,现在不到一周时间,很多学生已经能上台讲课。缩短站稳讲台的时间,能够让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大大提高了教育实习的质量与效率。从这两年的实习反馈中,实验班学生受到实习单位好评是对我们技能训练改革探索的肯定。
三、加强美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几点思考
(一)创新、健全训练机制。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职业技能的实践性与美术专业的技能性决定了美术学专业教学必须要实岗、实训,要走出大学课堂,训练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但是不管是培养方案还是教务管理系统,很多课程的课程形态都是常规的课堂形态,教学监控比较到位,实训课程的管理由于涉及到校外课堂和多部门协同,如教务处、学工处、技术中心、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等,管理的难度很大。组织与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对实训教学的实施、评价、监控等都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管理职能,科学地进行指导,给予实训教学提供技术、场地与教学条件的便利,特别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要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出台相关的管理政策,管理方式应更灵活与机动,时间和规划尽量做到各部门协同、校内校外的有机衔接,这种协同与衔接仅仅靠院系和个别部门是很难实现的,往往需要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协调,创新和健全训练机制,才可以发挥训练的最大效率。
(二)加大、强化指导队伍。艺术类课程由于学科特点,各个实习学校开课数量不多,同样学生数量别的学科一两个学校就能安排完实习生,美术学专业就需要安排多所实习学校才能完成学生的学习任务,实习地点分散,见习、实习时间跨度大等客观原因加大了专业实践实训的难度,仅仅依靠学科教学论教师很难完成教学指导任务。因此从校内来说,需要科学配备学科教学论和见习、实习指导教师;从校外来说,应大力发挥校外资源的力量,聘请一线优秀教师,通过双导师制、名师工作坊、实训基地网络课堂等方式,强化与完善培训内容,从而真正实现大、中、小联动,才能为职前职后一体化创造更有利条件。
(三)完善、充实实训资源。完善的教育资源平台,有助于学生技能训练的开展,是操作技术训练的基本保障。教学是一个发展性、多样性、与不确定性的过程,新技术的应用,新方法、新案例的不断出现,资源的更新、配置、添加需要科学的管理,合理的配置,美术学科对场地、设备、材料的要求与别的学科有所不同,学校与学院应根据学科要求,改善硬件设备,加大软件投入,提高实训效率。
(四)探索、建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评价体系改革研究。教师教学技能的形成、发展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完善实训管理制度,特别是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践环节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实施实践教学的前提。加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通过系统的研究来指导和促进实践教学工作,才能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落到实处,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邱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