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观雕塑“形”的认知
景观雕塑作为一种具有三维性的实体艺术,存在并占有一定的环境空间,包含形体、空间、材料、色彩等造型形式语言。本文所探讨的“形”是指通过形体与空间两种语言所塑造出来的景观雕塑形态,即离开材质、色彩等因素影响的立体形态。形体——任何物质形体都可以还原到点、线、面、体的构成,景观雕塑的形体构成也是如此,将这些元素灵活运用,做出方、圆、三角等诸多形体的组合,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景观雕塑形象。空间——空间对于景观雕塑形态构成具有双重意义,一是指景观雕塑本身占有着一定的空间,利用形态的凹凸、空隔、断裂、穿插等在三维空间内塑造可视的静态或动态艺术形象;二是指景观雕塑的造型与环境空间的关系,通过景观雕塑形成各种空间效果来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景观雕塑形态审美原则
(一)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即“多样统一”,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群化类型的景观雕塑上。统一要求运用协调、主从、呼应等手法使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看上去是一个比较整齐的、有规律的、匀称统一的整体。变化要求应用部分细节差异使形体在统一的大前提下获得丰富的变化,如线的长短、曲直、粗细变化,形体的大小变化、形状变化、表面凹凸变化等。如1978年落成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入口前的雕塑形态由五个大小不一的三棱锥体组成,是对“统一与变化”原则最好的诠释。
(二)比例与尺度
任何景观雕塑的形体都存在长、宽、高的度量,比例美是指通过反复比较来寻求这三个方向度量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景观雕塑没有固定的黄金比例,但良好的比例会给人舒服和谐的感觉。和比例密切联系的另一个范畴是尺度,尺度是处理景观雕塑整体和各局部、雕塑与人体、雕塑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尺寸关系。如位于杭州太子湾公园的门框雕塑是比例与尺度恰好的代表,它一共由三个大型门框组成,这三个门框距离较近,为了营造出强烈而逼真的透视效果,作者通过精确的计算将后面两个门的尺度与比例做了缩小的调整。
(三)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指等量等形的组合形态,它能体现出雕塑的庄严稳重;均衡则是等量不等形的组合形态,是动力与重心中平衡,使景观雕塑呈现出一种稳定感并具有可变性与灵活性。如位于上海人民广场上的余积勇公共雕塑作品——五卅运动纪念碑,是非对称式均衡的代表,放射状曲线中心向外扩散,自由奔放、流畅生动又不失均衡感。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景观雕塑形态构成上是指以同一形体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韵律包含音乐的声韵和节奏,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相同音色的反复可以加强音乐性和节奏感。由此可见,韵律包含节奏在内,节奏是韵律的前提。两者的形式美的共同表现是规律性的重复和有秩序的变化,这种规律可以是连续、起伏、渐变、交错等。如位于巴黎的光线雕塑就是节奏与韵律运用得恰好处的代表,根据广场的网格有节奏布置连续的灯柱,各个灯柱顶部用光线相连,形成错落起伏的波浪,连成一片网状,加上夜晚光线的亮光,极富韵律感。
三、景观雕塑构形手法
(一)模拟与仿生——具象表现
现代景观雕塑具象表现创作大多来源于对自然形态的模仿,借助自然界的某种形体或生物、动物、植物的某些原理和特征,使景观雕塑造型更加生动,更具趣味性,这是一种情感化的创作手法。另外,随着现代仿生学的迅速发展,仿生设计手法也运用到了雕塑造型中,我们可以通过重点研究自然界生物系统的多样化的形态、独特结构等特征,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1.生物模仿——景观雕塑中的生物模仿并非简单的模仿、照抄,而是吸收自然生物的生长规律及生态肌理,结合景观雕塑的自身特点及环境变化来进行设计。
2.艺术模仿——景观雕塑从诞生之日起就深受艺术的影响。景观雕塑设计与绘画、建筑及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艺术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不仅为景观雕塑创作提供了一种艺术观念,也为景观雕塑形态创作提供了各种艺术方法。
(三)几何构成法——抽象表现
景观雕塑的抽象形态表现是对形体的高度概括与提炼。几何构成法以几何形态为基本构成元素,是抽象形态表现的主要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基本几何形体构成法景观雕塑中的基本几何构成手法往往运用于纪念性景观雕塑上,在造型元素上以立方体、棱柱体、棱锥体等平面几何体,以及圆柱体、圆椎体、球体等曲面几何体等基本的几何形体为主,并结合形体的尺度与比例的变化,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景观雕塑的整体形象。景观雕塑的基本几何构成手法主要包括框架结构法与体量表现两种,框架结构造型形式主要为弧线造型和直线造型两种。框架结构手法强调线性关系结构,关注于长度向量发展,具有塑造空间的作用,同时其通透感可以弱化周围环境的体量。而景观雕塑的体量表现手法则完全不同,主要以表现雕塑实体的厚重感、稳定感,以美学标准,使人产生充实的审美情感体验。
2.变形变异构成法变形是指景观雕塑设计人员通过对一些基本的造型元素的旋转、拉伸、挤压、扭曲、倾斜、切割等手段处理使基本的形体变形,与原有的形体相比,新的形体更能显示出不确定和非理性的特征,也具有回复原形的力学图式,从而使景观雕塑具有一种简洁明快的视觉效果和明确的形象力学关系。而变异更倾向于通过新要素的加入对原有结构体系进行突破、打散和重组,形成规律性与无规律性的突变式对比,丰富了景观雕塑的造型和表现。
3.复合形体构成法复合形体构成法是现代景观雕塑较为常用的构成手法,将一些基本的几何形体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接触与交叉。这种雕塑的基本造型元素一般是指线材、管材、板材、块材及各种几何形体,并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进行部分增加与削减、旋转与扭曲、穿插与错位、套叠与咬合、连接与集中,使它们形成复合形体。这样雕塑形态既能体现出基本元素的统一性,又能体现出整体景观雕塑空间关系的丰富性。
4.空间群化构成法空间群化构成法是指景观雕塑由多个相同基本造型元素组合成的雕塑类型,而这些单个组合元素之间是没有接触联系的,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者排列方式做成景观雕塑。这种景观雕塑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指形体的错位与渐变;二是指形体的平行与重叠,无论哪一种都是以集群的方式排列形成新的形体。
(四)意象构成法
意象中的“意”代表主观的情思,“象”代表客观的景物,意象就是以意观像、以意成像,即主观的人对客观事物的种种形象进行深刻认识后,凭借自己的主观知觉、社会文化经验在脑海中形成的对该物象最本质特征的反映。景观雕塑创作过程中意象表现亦称“审美意象”,是处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概念,对自然物象进行简化保留最基本的特征,并用变形夸张等手法加以处理,从而使最终的雕塑造型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既有客观的物象成分,又有艺术家主观思想。本文将具体的意象构成手法归纳为“减”和“加”两条思路,通常表现为先“减”后“加”。
1.“减”法处理形体简化:简化并非是简单化,而是一种寓繁寓简的艺术形式,它反映了更高的思想境界,通过归纳、概括、提炼、净化,使繁琐的造型形象更具有典型性,并使主体更加突出,在简单中见复杂,单纯中见丰富。形体透空:与完全封闭厚实的雕塑形体相比,透空处理可以减少形体的体积感,有实有虚,又正有负,凸显了雕塑的三维立体空间特性,表现出空灵剔透并富有韵律的意境和性质。
2.“加”法处理形体夸张放大:将景观雕塑的形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或者是简化后需要强调表达并体现主题的部分进行放大、夸张处理,使形体轮廓线更加流畅,让人感觉整个形体关系处理的既有节制,又不空洞,同时赋予景观雕塑形体具有象征性和比喻性,含蓄而耐人寻味。增加表面装饰性处理:指对景观雕塑形体表面增加一些肌理效果,如加一些装饰性的线条等其他造型元素,以提高景观雕塑的质感。
作者:霍珺 单位: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