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应用

时间:2017-02-11 17:32:02 来源:论文投稿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多媒体技术集图象、动画、声音、视频和文字于一体,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听俱全、感染力强等特点,使教学过程更加机动灵活,能直观、生动、形象、全面地展示教学内容,满足学生视觉和听觉需要,对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情景。多媒体技术能够图文并茂地展示教学情景,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帮助学生活突破教学重难点。如学习鲁迅的《故乡》这篇课文时,首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故乡》,以渲染气氛、酝酿情绪;然后用图画的形式给学生展示课文中两处截然不同的情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条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让学生自然产生一种疑问:为什么故乡的景色会有这么大的反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把握,便于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

2.通过画面体现真实情感。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描述的是浓厚的父子感情,在传统的教学中,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不能全面深刻地体会作者的真实感情。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地把父亲的各种背影形象,如买橘子时的背影、混入人群里的背影、黑马褂青棉袍的背影等,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加以文字说明,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浓浓的父子情,传统的教学方法则不能与之相比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真实的感受中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教师要结合课文知识,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合理利用网络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二)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的写作素材。网络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学生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可以查阅到各种所需的写作素材。而且网络中的各种知识更新很快,不但同步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甚至还超前于人们的意识,可以让人们获取很多最新消息、掌握第一手材料。例如我国裁人卫星成功发射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时把当时的情景展示给学生,让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巨大变化”的同时写出自己对祖国日新月异变化的感受。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一些场景和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能使学生产生更加真实的感情,写出来的内容也就更加充实。

2.给学生搭建自由发挥的平台。写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为学生搭建自由发挥的平台。在写作前,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先搜集一些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并通过学生的思考去写作。这样写作便具有一定的自由性,而且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生活实际进行写作,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去写作,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因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地产生写作灵感,真正发挥学生的写作自主性,可以写出学生的真实感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模拟场景,扩散学生思维。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善于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细心观察,并及时进行书面表达,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但现实生活的情境不可能永远保留在某一时刻等待学生去观察和发现,而且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因此缺乏对周围生活以及人、事、景物的细致观察,因此在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有时为了凑够字数而随意地增加内容,容易导致文不对题。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画俱全的特点,通过图片展示可以使学生对生活中各种事物产生情感,营造浓厚的写作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所思所想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把真实形象的图画转换成语言文字,从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学生身边的生活或周围的人、事、景物等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图画或视频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细节,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和写作灵感,这样也就不至于在写作时无话可说了。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促使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作者:赵红丽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一中学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应用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4574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电商对百货业的冲击 财会论文题目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文苑》 《河北工业科技》 《就业与保障》 《黑龙江造纸》 《小说评论》 《音乐生活》 《中学语文教学》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数学研究》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