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苯并(a)芘对杂色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时间:2014-12-23 12:45:40 来源:论文投稿

本文作者:刘洁;林智勇;王克坚;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应用海洋学学报》2014年04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如果您需要快速发表论文服务,请联系在线编辑!


【摘要】:为阐释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对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的毒性效应,以0.02、0.04和0.08mg/dm33个质量浓度的B(a)P对杂色鲍进行水体暴露胁迫,7d后检测肌肉、外套膜、鳃、性腺、肾和肝胰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显示:0.02mg/dm3的B(a)P暴露对杂色鲍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不明显,而0.04、0.08mg/dm3的B(a)P则显著抑制了SOD、CAT和GPx酶活性以及GSH含量,同时对GST酶活性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实验还发现,不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对B(a)P胁迫的敏感性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鳃、肾脏和肝胰腺的敏感性响应明显高于肌肉和外套膜.上述结果表明,苯并(a)芘暴露对杂色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及组织差异性,杂色鲍的鳃、肾脏或者肝胰腺的抗氧化酶响应多环芳香烃胁迫的更敏感,可作为B(a)P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论文正文预览】:(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多环芳烃(PAHs)是海洋环境中常见的一类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特性,是环境中的重点监测对象[1].PAHs进入环境水体后可被水生生物快速的吸收、富集,而生物体可通过代谢途径对
【文章分类号】:X171.5;X55
【稿件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杂色鲍苯并(a)芘抗氧化酶活性
【参考文献】:
【稿件标题】:不同浓度苯并(a)芘对杂色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表期刊期数】:《应用海洋学学报》2014年04期
【期刊简介】:《应用海洋学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应用海洋学学报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5-1319/P,国际刊号:ISSN2095-4972。应用海洋学学报杂志社由国家海洋局主管、主办,本刊为季刊。自创刊以来......更多应用海洋学学报信息
【版权所有人】:刘洁;林智勇;王克坚;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不同浓度苯并(a)芘对杂色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475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金融学毕业论文 教学管理系统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四川中医》 《巢湖学院学报》 《回族文学》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财政研究》 《上海工艺美术》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国际经济合作》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江苏建筑》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