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观念与行为调查综述

时间:2017-02-12 19:09:28 来源:论文投稿

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就大学生道德建设问题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和安排,要求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主题教育,不断丰富和拓展大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在各地各高校的积极落实和共同推动下,大学生道德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和丰富资源。本文基于课题组2015年的调查数据,对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意愿和道德行为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加强改进有所助益。

一、大学生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总体状况

(一)道德建设举措的知晓度较高,折射出“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进一步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国家先后推出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和“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道德建设举措。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的知晓度为81.6%(其中4%的大学生“完全了解”、26.9%的大学生“了解大部分”、50.7%的大学生“只了解其中几位”)。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的总体知晓度较高,国家道德建设相关举措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较好的宣传。但是,近半数大学生对人物事迹的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道德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尚未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参与调查的35所高校分布在20个省份,不同省份大学生对“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的知晓度区间在71.9%—89.6%,表明“崇德向善”的社会道德风尚已基本形成,但参差不齐的道德建设成效仍有待改善。

(二)高度认可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彰显出“向上向善”的道德追求

201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要求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以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调查显示,93.6%的大学生认为雷锋精神“并未过时,仍值得发扬”,仅6.4%的大学生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大学生对雷锋精神及其所承载的价值观念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向善的价值追求。道德模范是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旗帜,大学生对道德模范的向往,实质上是对道德模范所代表的宝贵精神品格和崇高价值追求的向往。但数据显示,仅62.6%的大学生明确向往成为社会道德模2015年11月范或英雄,近4成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尚待提升。

(三)校园道德状况评判态势良好,呈现出“相善其群”的公德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到,“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1],他勉励当代大学生既要养大德,还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修好公德和私德。校园道德状况是大学生守公德、严私德在实际行动层面的生动体现,与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养、校园文明建设状况等密切相关。通过调查5种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存在程度发现,大学生对当前校园道德状况的评判态势良好,绝大多数大学生拥有良好道德素养,能够自觉维护公共秩序、节约公共资源、遵循学术规范、恪守诚信考试。比如,在校园中,“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意插队等行为”、“对‘长明灯、长流水’现象视而不见”、“抄袭剽窃、实验凑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考试作弊行为”的普遍度依次是:30.1%、29.8%、29.2%、22.3%。此外,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分在12项文明素质评价指标中分别排名第2位、第5位。强烈的社会诚信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进一步证实,多数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共精神、诉诸道德约束,做到“相善其群、独善其身”。但调查也显示,“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行为”在校园中的普遍度为53.1%;大学生群体的“纪律观念”得分在12项文明素质评价指标中排名第11位。大学生课堂纪律观念淡薄的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教育管理者应当努力在高校课堂管理和学风建设方面推行有效的改进措施,切实增强大学生的纪律观念。

(四)道德意愿强烈并且积极践行,展现了“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拥有善良道德意愿并积极践行,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是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和青春品格的真实写照。第一,大学生在践行“友善”价值观、继承“助人为乐”传统美德方面表现突出,96.6%的大学生愿意扶跌倒老人。第二,志愿服务已经逐步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91.1%的大学生愿意做相关活动的志愿者。第三,大学生拥有慈爱扬善、奉献社会的公益精神,89.0%的大学生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但调查也发现,近半数大学生在扶跌倒老人问题上态度较为模糊,其中81.3%的大学生担心“借此讹人的事件很多,防人之心不可无”,表明当前大学生扶跌倒老人的道德信心不足,对社会诚信持悲观态度。如何消除和改善社会上“视而不见”的道德冷漠和“人人自危”的道德窘境,帮助大学生重拾“助人为乐”的道德信心是社会和高校需要共同关注的道德难题。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关注的现象与问题

(一)大学生道德发展中的“知行分离”值得关注

调查显示,大学生道德发展中的“知行分离”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道德向往不坚定;大学生的道德意愿强烈但道德判断不自信;大学生的道德意愿强烈但道德践行不充分。造成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向往相分离,或许源于道德教育目标不太合理,精英化的“圣德性”教育忽视了大学生道德需求的层次性;大学生道德意愿与道德判断相分离,或许源于社会道德环境不太纯净,陌生人的社会加之工具理性主义的盛行将人们带入了“人人自保而人人自危”的道德窘境;大学生道德意愿与道德践行相分离,或许源于个体道德体验不太充分,知识化的道德灌输忽略了道德认知的体验性和道德选择的情境性。

(二)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追求高度一致

“道德观是人生的外衣,人生观是人生的躯干,价值观便是人生的血肉。”[2]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Kendall相关分析发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追求高度一致。一方面,大学生的人生观与道德追求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人生理想越明确的大学生(r=0.085***)(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对未来发展越乐观的大学生(r=0.117***)、生活状况满意度越高的大学生(r=0.127***)、人生规划越具体的大学生(r=0.031***)、人生观越积极的大学生(r=0.159***)越向往成为道德模范或英雄。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追求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赞同度越高,就越向往成为道德模范或英雄(r=0.229***);大学生对“奉献”(r=0.129***)或“友善”(r=0.129***)的赞同度越高,每年参与公益活动次数就越多。

(三)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比较数据发现,家庭环境在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轨迹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如表1所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大学生,向往成为道德模范、做志愿者的意愿越高,但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却相对较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大学生,道德践行情况越好,而道德意愿越微弱。有研究证实,控制利他成本是催生善行的最有效方式。[3]也就是说,高成本压力可能会减弱人们“做好人”的内驱力,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大学生道德意愿越强烈,但道德践行情况却越差。家庭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培育大学生道德的最好土壤”。[4]但是家庭环境及其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是复杂交织的,仅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出发还难以窥探家庭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机制。

(四)教育背景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影响显著

分析发现,教育背景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影响显著。第一,不同学段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存在差异性。随着年级升高,大学生扶跌倒老人的意愿下降,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变差。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在高年级的缺位,可能是导致高年级大学生道德意愿和道德行为弱化的原因之一。第二,不同学科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存在差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相比,理工类大学生对有关道德建设举措的了解情况、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最差。在部分高校中,人文素养教育往往要让位于专业教育,这或许是导致理工类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弱化的原因之一。第三,不同身份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存在差异性。党员大学生比非党员大学生的道德意愿更强烈,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比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更高,道德意愿更强烈,道德践行更积极。党员大学生和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其榜样示范作用日益凸显。

(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意义重大

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意义重大。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德成效显著。具体来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效果的评价每提升1个单位,其扶跌倒老人的意愿得分分别升高5.9%、6.8%个单位,其对校园道德状况的评判得分分别升高17.59%、6.08%个单位。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德育功能凸显。具体情况表现为,大学生对学校社团活动(r=0.061***)、社会实践活动(r=0.047***)越满意,其做志愿者的意愿越强烈;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党团活动的满意度每提升1个单位,其对校园道德状况的评判得分分别升高10.74%、5.65%个单位。第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影响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新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网站的频率、浏览新媒体公众平台的频率每提升1个单位,其对有关道德建设举措的了解情况得分分别升高11.2%、22.4%、16.3%个单位。

三、教育引导、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相互影响

为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和建议,课题组根据研究需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探究教育引导、道德观念(包括道德意愿与道德认知两个潜变量)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图1呈现了道德观念潜变量在教育引导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完全中介作用,所有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几乎都在0.001水平上显现。数据—模型配合优度指标分别为:GFI=0.830,/df=8.742,RMSEA=0.049,CFI=0.926,整体模型适配度指标基本达到了适配标准,说明研究提出的假设模型与实际观察数据的拟合情况良好。此结构方程模型综合说明,教育引导是通过道德意愿和道德认知这二者的中介作用而最终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的。第一,从“教育引导”这一维度出发,教育引导正向显著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意愿和道德认知,即教育引导效果越好,大学生的道德意愿越强烈、道德认知水平越高。其中,教育引导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情况影响较大,标准化系数为0.52。从各潜变量的载荷系数来看,对于提高教育引导的效果而言,“社会实践活动”满意度的贡献度最高,标准化系数为0.81,其次是“校园文化活动”“党团活动”和“社团活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的贡献度最低,标准化系数为0.50。第二,从“道德观念”这一维度出发,大学生的道德意愿和道德认知均正向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即大学生的道德意愿越强烈、道德认知水平越高,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就越好。从各潜变量的载荷系数来看,大学生“对道德模范或英雄的向往”对其道德意愿的贡献度最高,标准化系数为0.62;大学生对“友善”的赞同度对其道德认知水平的贡献度最高,标准化系数为0.68。第三,从“道德行为”这一维度出发,在各潜变量的载荷系数上,大学生在“诚信”“责任”“人文素养”“团结协作”“奉献”和“文明礼貌”等方面的表现对于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贡献度较高,标准化系数依次为:0.81、0.80、0.79、0.78、0.77、0.77。

四、助推大学生道德成长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道德“信仰化”的教育理念,为大学生寻求道德精神依托

分析发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高度一致;大学生“对道德模范的向往”对其道德意愿贡献度最高;对“友善”价值观的赞同度对其道德认知水平的贡献度最高。这表明人生信仰和价值追求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影响显著。然而,调查发现,仅有62.6%的大学生明确向往成为道德模范或英雄,这表明大学生道德教育正逐渐陷入“去信仰化”危机。为此,现代化背景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要树立道德“信仰化”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上,以终极关怀突破规范遵守,引导大学生形成“知善行德”的道德信念;在教育内容上,强化价值引导,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觉自愿的道德追求;在教育方法上,以情感陶冶弥补理性判断,满足大学生的内心需要和精神寄托。

(二)构建“科学化”的道德教育体系,彰显大学生道德发展特色

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呈现诸多鲜明特征,改善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需构建“科学化”的教育体系,彰显大学生道德发展特色。一方面,针对不同学段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开展不同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比如,将道德教育融于就业指导工作和毕业实习工作,以改善高年级大学生道德意愿不强烈、公益参与不积极的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差异,为不同学科大学生制定专属的道德教育方案。比如,道德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以提升理工类大学生的道德意愿和道德认知水平。

(三)营造“温暖化”的道德舆论环境,重塑大学生道德判断信心

当前社会的一些道德冷漠和信任危机现象给大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致使部分大学生因担心被讹诈而不敢扶跌倒老人。社会风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良好的道德氛围更容易催生大学生的善行。因此,教育者要借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加强正面案例宣传,以主流价值引领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对于负面案例要深入批驳,努力消除负面案例引发的道德困惑。通过赞美正能量、批评负能量,积极营造“温暖化”的“道德舆论场”,引导大学生重塑道德判断信心。

(四)开展“常态化”的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道德践行能力

解决大学生道德发展的“知行分离”问题,关键在于强化其道德认知体验、提升其道德践行能力。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对于提升“教育引导”效果而言,“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党团活动”和“社团活动”的贡献度较高,而“主题教育活动”的贡献度则相对较低。所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应当重视“常态化”的实践活动。一方面,要积极发挥现有“常态化”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将道德教育合理融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常态化活动,不断优化大学生道德教育渠道。另一方面,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和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加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建设,探索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长效机制。

(五)重视“生活化”的道德行为养成,提高大学生自身道德素养

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回归信仰”,这是要求超越现实而非脱离现实,一味追求至高至善的道德教育最终将走向形式化和空洞化。正如鲁洁先生所言,“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引导生活的建构”,[5]调查显示,当前个别校园日常不文明现象的存在程度较为普遍。因此,道德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生活化”的日常道德行为养成,引导大学生在体验、感悟、反思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此外,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作用,以“生活化”的身边榜样感染大学生、鼓舞大学生,也是大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不错选择。

作者:王迎迎 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道德观念与行为调查综述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5023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经济研究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陕西林业》 《新疆金融》 《南方奶业》 《人大建设》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测绘通报》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广东医学》 《东坡赤壁诗词》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