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转型期间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时期,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生活方式、就业制度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老百姓面临的生存压力和风险日益加大。大学生作为一个培养高投入的群体,承载着前所未有的期待和压力。然而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高校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金融危机导致的对劳动力需求降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导致的用人减少、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还有毕业生的择业观和市场需求不合拍等。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有深层次、社会和体制的问题,也有大学生的原因。比方说大学生就业技能不足,对社会和就业形势缺乏客观认识,择业心态不成熟,包括求职应聘过程中心理素质不过关,适应和抗挫折能力不强等。因此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非常重视,多次下文强调、部署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二、高校就业指导情况概述
就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紧密相关,主要通过激发大学生对自我、环境的认知及各种就业因素的思考和分析,确定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将来走向社会、顺利就业打基础。它的初级目标是预防性,即预防找不到工作;中级目标是找到工作,适应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高级目标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释放潜能,实现最优发展。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2003年又发布了《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通知》,以后每年毕业季都颁发通知。然而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存在很多问题,如指导目标不明确、指导形式单一、指导力量非专业、教育特点短期功利化及偏重职业信息和应聘技能方面的引导,忽略择业观和求职心态方面指导等,实际上好多大学生无法就业是求职心态出现了问题。因此我们应不断强化对就业指导的心理研究。
三、就业指导的创新研究策略
(一)在就业指导中强化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很重要,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在人的生活质量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大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适应大学生活、走向社会独立生存和就业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厌学、缺乏学习目标和动机、大学生活适应不良、自我认同混乱、思想消极、意志薄弱等心理亚健康现象普遍存在,给大学生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就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相关,关系到大学生的发展与适应,其终极目标是相同的。就业规划的实现依赖于健康心理与人格,心态与人格影响着就业指导与实践的全过程。因此就业指导的发展趋势应从关注人与事的简单谋划向关注人的心理特质、心理过程转化。
(二)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强化对自我与现实的心理认知与调适
大学生文化知识已达到一定水平,从发展角度来讲,大学期间就应倾向于对内探索。完成对自我的认知与认同,了解自己的特点与特长,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探索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是人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因为只有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明确自己的身份是什么、能做什么、又适合做什么,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特长、理想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和就业目标,实现自己与他人、环境的和谐统一。所以说就业指导是在明晰自我个性特点基础上进行的,离不开自我认知。人的自我认知常会出现问题,如过高估计自己、过度自我认同或过低估计自己。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实现就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就是要了解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知道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自觉调整自己、更新观念、迎合需要。这种指导要贯穿大学四年,不同阶段配备不同内容,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环境变化,自觉了解就业形势、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特点及基本的创业知识,增加心理成熟度和自我和谐度,疏导不良情绪和就业压力,提高生涯规划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实现顺利毕业和理想就业。
(三)加强就业指导中良好心态的培养
心态决定成败。很多大学生求职失败的原因就是心态不好。如就业期望值太高、过分追求理想职业的完美、刻板心理;“学而优则仕”的自负、求高心理;过度追求薪金的享受、功利心理;不自知、盲目攀比的虚荣、从众心理;缺乏长远目光和坚持的被动、放弃心理;以及缺乏勇气和奋斗精神的创业意识不强等心理。这些不适宜的择业心理使大学毕业生自我的选择与国家社会的发展与需要脱节,从主观上造成了无法就业的现实。因此我们应在就业指导中强调择业观与就业心态的教育。一个人的择业目标应当与本人的实力相当,切忌盲目攀比或理想主义,既不妄自尊大而幻想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也不妄自菲薄而放弃可能发展的就业机会。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到基层、边远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还要教育学生增强就业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克服自卑、胆怯等消极心理,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正确归因,积极乐观面对,勇于尝试和挑战。
(四)通过改变、创新就业指导方法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
就业指导实践性要求高,注重实战演练,传统的课堂授课效果不佳。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多方法如团体心理辅导,注重活动和体验的特点就能起到较好效果。团体心理辅导是根据特定目标,创设情境,通过让成员参与互动,有目标、有计划地引领他们感知、体验,达到深化认知、领悟和成长,重构生活态度和行为的一种教育方式。因为团体场的效应,使每个人都是他人的镜子,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成员在相同情境下的反应和表现,就能看到自己的特点和身上存在的问题。还可通过个体咨询、专业心理测试、经典心理影片赏析、沙盘游戏、头脑风暴、艺术绘画、角色扮演等形式,投射、探索自己的性格、价值观、职业能力倾向等方面的情况,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以其受众广、功能多、容量大及迅捷的传播方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渠道,也成为高校的一个思想文化阵地,给就业指导开辟了新阵地。我们可建立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网站,通过网站向学生即时传播就业指导和创业知识,引导学生树立适宜的就业理念和创业观。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还有待于培养。他们往往空有创业的热情,但却缺乏创业规划和物质、思想、心理上的准备,对于创业项目、途径、资金来源、条件等缺乏理性思考,这使得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网络的发展整合了教育资源,将全球范围内的优秀资源连接起来,扩大了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空间和覆盖面。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就业指导与求职应聘训练,甚至模拟创业情境进行创业体验和实践,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实现顺利就业或创业。总之,转型期间就业形势的严峻,对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对待,切实研究,争取探索出符合当前时代特点的就业指导模式。
.
作者:李纯丽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
相关专题:婴幼儿早期教育与保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