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续开展信息技术创新教育项目是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智慧的原动力
在持续开展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的过程中,经过参加几十次项目研修和培训交流活动,我的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1999~2003年期间,主持承担了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专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土中子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研究》的研究工作。该项目于2004年获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我从2004年到2012年连续九年被《中国科协—英特尔求知计划》国际合作项目批准为项目执行学校的项目执行人,我校从2005年到2012年连续八年被《中国科协—英特尔求知计划》国际合作项目评选为优秀项目执行学校。信息技术创新教育项目提高了我的学习素养,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善于思考的能力,增强了我的专业素养和驾驭项目教材的能力,以及实现项目目标的渗透能力,培养了我的科学素养,具备了科研能力,善于反思、总结和分享自己的教学活动能力,提高了我的合作素养、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给予其他相关教师以专业的教学指导能力。我的创新素养得到发展,在教材的开发、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都能够创新实践,从而使信息技术课堂实现了学生主动思考,用心体验,兴致高昂的智慧、灵动、高效的课堂。
二、主题式信息技术智慧课堂追求高效,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
课堂教学思路是主题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中采用主题式教学活动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一系列的基本技能得以应用,还可以为学生的各种作业、作品提供良好的题目。将课程各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新知识点学习融入到这个主题当中。在每个单元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的活动,然后学生们通过制定计划、动手操作、认真检查、交流分享等阶段完成学习活动。这种“以境激情、探究论证、具体实施、反馈矫正、应用评价和批判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高效的。既要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又要有课程实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适度,更要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高效教学”的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职责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励思虑;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分享学生发现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沐浴在人文关怀的阳光下,敢问、善问、敢答、敢辩的健康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不再把教书当作一种负担,学生不再把学习当作一种压力。我的课堂是包容的课堂、智慧的课堂,美好和谐的课堂蕴含着包容的智慧,没有责骂与嘲讽,多的是欣赏与赞美;没有成见与歧视,多的是平等和民主。课堂教学设计是保障。每一节课都要在课前精心设计,课上智慧实施,课后反思进度、内容、效果。亲切的交流,抓住了学生的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学生真正感受到从活动中求知,在求知过程中收获的快乐。为实现这一目标,既要注重技术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更要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我要对每一个活动单元进行精心设计,变为从活动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收获的快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承担着多种角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生实施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辅助者、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大项目作业的研究者、创作者。追求学生与教师保持一种自主、合作、创新、和谐的互动关系。通过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体验式的学习过程。同时“以人为本”,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以及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信息素养的养成。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内容让课堂“活”起来,也只有在活跃的课堂中,孩子们才会全身心地参与到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中去。“智慧是一种整体品质,它在情境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以机智为主要表现形式,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赋予它底蕴和张力。”而如何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成了智慧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评价标准。总之,智慧课堂生成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的实践经验。从而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的传意技巧。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作者:乌文军 单位: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
相关专题: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官网
matlab曲线拟合和预测|基于Bernstein基函数拟合预测的
经济管理论文2017-01-14 07: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