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康复护理伦理规范

时间:2017-02-13 10:30:49 来源:论文投稿

一、康复护理的含义和特点

(一)康复护理的含义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康复已经与预防、医疗成为一个统一体。康复医学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门新兴的学科,目的在于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简言之,康复医学就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综合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康复护理是指根据对伤残者总的医疗计划,围绕全面康复的目标,通过护理人员与康复医生及有关专业人员的密切配合,帮助伤残者达到功能恢复或减轻伤残,预防继发伤残为目的的护理活动。康复护理已经成为康复医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发展。

(二)康复护理的特点

1.工作内容广泛

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伤病者和伤残者的功能、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重建患者身心平衡,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能力,以平等的资格,重返社会和家庭。康复护理的实施要针对患者的整体康复,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不分科,要做全面的护理工作,病种繁杂,工作内容广泛。护理人员要做必要的辅助治疗和全面的护理业务服务,要对病人进行生活安排指导及身体照料,还要特别重视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的护理,帮助他们建立有利于康复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2.以“自我护理”方法为重点,由被动接受他人护理变为主动自我护理

由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有的甚至非常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他们的日常生活及其他活动都要依赖他人。这种心理和行动上的依赖性,妨碍了患者功能的康复,也带给家庭和社会极大的经济负担。在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要通过教育和训练患者,使其充分发挥功能上的潜力和个人的主动性,学习新的技能和活动方式,逐步提高功能独立性,尽可能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各种活动。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辅助,而不是盲目地代劳。要指导、训练和教会他们自我照顾日常生活的技能,使其由被动接受他人照料过渡到自我照顾,提高生活质量。

3.康复护理服务范围宽,需要多方面沟通、协调

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需要多种康复治疗,例如运动功能康复、语言功能康复,自助器、矫形器的运用及各种康复操和医疗体操、体位训练等,这就要求康复护士除具有临床护理人员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外,还需要掌握康复护理的特殊技能,并学习相关疾病障碍的康复医学知识。康复护士既是护理者,还要协调多学科、多专业的力量共同完成病人的康复治疗,这需要多方面的沟通、协调,积极发挥纽带桥梁作用。

4.康复护理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康复护理对象的功能障碍存在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甚至是终身存在,因此,康复护理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护理人员不但要重视早期康复,要防范继发性残疾和其他并发症的形成,还要关心患者家庭和社会的护理。在与患者的密切接触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生活环境及心理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为有效治疗和护理提供条件,并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互相合作的良好关系。要引导和训练患者尽可能多地自理生活,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饮食指导,为患者提供一个有利于康复的环境。

二、康复护理的意义

(一)符合当今社会医疗改革之需

当今社会,医疗改革的重点是将医疗资源尽可能地向广大群众转移。因此,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是:低成本、广覆盖原则。所谓低成本、广覆盖是指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使大多数服务对象能够享受服务,即获得较大的服务覆盖面。康复护理服务可以就地进行,甚至可以在家庭里开展康复训练,不受疗程的限制,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低成本、广覆盖的基层护理。

(二)适应社会和患者的迫切需求

首先,慢性病已成为现代医疗关注的问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创伤是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对那些从脑卒中、心肌梗塞中存活下来的患者,需要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以提高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其次,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工业和交通日益发达,因工伤和车祸致残者的数量比以前增多,他们需要接受康复治疗;同时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文体活动蓬勃发展,难度较高或危险性较大的文体活动如跳水、体操、杂技、赛车等造成的残疾,同样需要依靠康复治疗,使他们残而不废;而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使世界已进入了老龄化时代,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更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第三,严重的自然灾害和战争而造成的伤残者,迫切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

(三)顺应新医学模式的转变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发展。如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康复医学的范围,已经从单纯的功能恢复扩大到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心理康复及教育康复等。这种转变是把疾病与健康作为人的整体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体来看待,承认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患者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

三、康复护理的伦理规范

康复护理人员是病人恢复功能的主要指导和训练者,护理工作好坏直接关系病人能否达到预期的康复目标。因此,护理人员应遵循以下的伦理规范。

(一)理解病人,做到同情尊重

伤残人致残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先天性残疾,如先天性聋哑、智力发育不全等;二是后天因疾病、创伤、意外事故等原因所导致的伤残。伤残者,特别是后天致残者,他们遭受的是意外的、严重的挫折,这种挫折不但躯体痛苦,而且由于中断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毁灭了他们向往的美好前程,故而心理更加痛苦。伤残者往往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痛恨、愤怒、烦躁不安等情绪反应,继而出现孤独感和自卑感,甚至导致人格障碍或神经症,丧失了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对周围人们的言语和态度也十分敏感。因此,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病人,同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切不可怠慢、冷落、鄙视、嘲笑甚至歧视,要以文明的语言、诚挚的态度,尽量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关怀体贴,精心护理,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使之密切配合护理人员尽快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

(二)帮助病人,做到体贴负责

康复病人因性别、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性格及病种各不相同,康复护理也就必须因人而异。伤残病人大多数不能完全自理,有的甚至连穿衣、洗脸、漱口、吃饭、大小便、读报刊、读信件等日常生活小事也都有困难。因此,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他们,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除做好日常生活护理,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医疗护理、教育护理和社会护理。在护理中,对心理失衡病人要及时帮助疏导调节;要根据伤残程序、部位、特点进行生活能力训练,训练中要仔细认真,耐心引导;要利用病人的特殊才能去适应社会需要,鼓励他们为社会做贡献等,从而使伤残者感到温暖和慰藉,增强其康复信心,共同完成康复护理任务。

(三)关爱病人,做到耐心周到

康复病人由于住院时间相对较长,显效缓慢,因而比一般病人的护理难度要大,护士应耐心与尽责地对待康复对象。帮助伤残者进行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不可产生急躁或信心不足的情绪。护理人员也不可怕脏、怕累、怕麻烦、敷衍塞责、粗心大意,应该时刻保持细致、谨慎、周到的服务态度,细心观察病人的病情和心理变化,准确执行医嘱,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真诚负责地关爱病人。总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康复护理已经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康复护理人员应该在努力提升康复护理技术技能的同时,切实提高康复护理的职业道德规范,以便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作者:张志斌 董晓燕 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省医学伦理学会 皖南医学院思政部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小议康复护理伦理规范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5290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 水产动物免疫学论文

相关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2017-05-25 17:31:33

《数码设计》

文化播报2017-01-08 11:09:30
相关学术期刊
《管理科学学报》 《贵金属》 《数学教学通讯》 《犯罪研究》 《新学术》 《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中外妇儿健康》 《能源基地建设》 《建设科技》 《中医儿科杂志》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