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好第一堂课
通过第一堂课学生基本了解了本课程的特点,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和要求,对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评价也大概形成,这些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授课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人们常说好的开始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课程,如果开门见山就讲授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等枯燥、深奥的理论,相信学生会瞬间丧失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甚至后悔选择了会计专业。故在介绍完学习本课程的相关要求之后,应在视觉上对学生进行刺激。可以采用PPT向学生展示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档案等,也可以向学生下发对应的实物,增加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一般学生会被这些未曾谋过面的东西所吸引,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接下来教师应简单地介绍会计核算流程,让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从工业企业资金循环开始,首先提问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三阶段,及每个阶段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和资金形态的变化,从而引出会计对象的概念,继而再引出会计的概念、特点和职能等。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上你,喜欢上你的课。总而言之,只要注意教学方法,第一堂课就让学生被吸引,并爱上会计专业,那么学生将能很快地步入正轨,进入自觉学习状态。
二、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计基本理论和日常业务的处理是《基础会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会计基本理论一般包括会计概念、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等。这些理论对学生来说晦涩、难懂但最为重要;对授课老师的要求最高,最难讲。因此,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不能照本宣科,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认为反正讲了学生也听不懂,干脆让学生死记硬背,能应付考试就行。相反如果对这些概念性的理论学不懂,不仅影响整个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大为下降。日常业务的处理实际就是会计循环业务的账务处理,以编制会计分录为主,是教学的关键。进行《基础会计》会计分录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详细讲解会计分录的形成过程。即从一笔业务发生对会计要素增减的影响,再到具体的会计科目的增加或减少,最后借助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确定借方和贷方科目,熟练地掌握会计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次,要讲清部分会计分录之间的衔接关系。比如“A公司预付款项1000元购买原材料”(实际成本法核算,此处不考虑增值税处理)这种业务,表明当时材料并未收到,不能借记“原材料”等科目,只能借记“预付账款”;当实际收到材料并验收入库时,必然要增加原材料,同时要冲销预付账款,编制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1000,贷:预付账款1000。再次要讲清结转类会计分录中某些会计科目间的逻辑关系。“结转”通俗来讲就是让一个账户的余额变为零,全部转入到另一个账户中去。不难发现工业企业业务核算中有许多结转类的业务,尤其如“生产成本”、“库存商品”与“主营业务成本”这三个科目之间就存在着递进式的逻辑联系。如生产某种产品发生的生产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当完工入库时由“生产成本”转入“库存商品”,继而将产品销售出去后由“库存商品”转入了“主营业务成本”。
三、融入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
学生毕业后必须持有上岗证,即会计从业资格证方可从事会计工作。让学生毕业前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是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对于每一个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认识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重要性,树立一次通过的信心。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行是的全国统一的无纸化考试,考试科目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所有科目一次性通过才能合格。会计基础科目考试大纲不仅涵盖了高职学院《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还包括部分《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处置及坏账准备的核算等。有效地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融入到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在《基础会计》课程日常教学过程中,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应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为导向,根据《会计基础》科目考试大纲优化和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课时,将考证内容合理地完全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这样既可以完成本专业的教学任务,又满足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需要,真正实现一举两得。第二,建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与学生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各高职院校均采用全国题库,题库涵盖面广,题量大而细,基本实现了对所有知识点的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出习题的工作量。考试试题是电脑随机组成,每个考生抽到的试题不完全相同。有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能滴字不漏的将概念性的知识点背下来,但考试时却考不出高分,这充分暴露出学生对所学知识只是机械性的死记硬背,没有理解透彻,缺乏有效地解题方法、思路、技巧。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做题,及时查漏补缺,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方面的指导。此外,考试题库不仅限于安装在机房,还可以考虑安装在电子阅览室,供学生空闲时练习。
四、改革考核评价方法
目前,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考试一般采用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考试以理论为主,题型基本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且主观题(一般为编制会计分录)所占比例较大,达到50%左右。笔者认为,《基础会计》课程的考核可以采用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每一种考核又包括了终结考核与过程考核,只有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同时合格,本课程才算通过。
(一)理论考核
理论考核的终结考核为期末时由学校统一组织的闭卷考试,这种考试对接从业考试中《会计基础》科目,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计算分析题,分值与题量也完全与其一致。这种以客观题为主的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终结考核得分即为卷面实际得分。过程考核成绩即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答题、作业等,再按照终结60%,平时40%的比例计算即为理论考核的最终得分。
(二)技能考核
技能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湖南省会计技能抽查相对接。其中平时考核包括填制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开设与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若干单项实训成绩和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情况。终结考核为技能抽考,抽考题来源于湖南省会计技能抽查题库,并根据《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增删,考核标准也严格执行技能抽查标准。
五、注重会计职业道德培养
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职业教育道德教育必须从“会计源头”抓起,作为为社会输送和培养会计人员、灌输价值观和道德原则的重要场所的高职院校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当今社会,因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的案例层出不穷。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入校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要坚持会计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两手抓,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职业道德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经常向学生灌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不可取的。教育学生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在职业道德与利益诱惑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在讲授原始凭证、会计报表等内容时,选取现实生活中已发生的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原始凭证、会计报表造假带来的危害。还可以聘请企业专家或执法人员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张贴警示性标语等以此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六、采用通俗化语言教学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本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基础理论,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概念性、理论性知识非常多。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专业课,本身就缺乏足够的信心,如果课堂上老师采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进行教学,势必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甚至产生消极、退缩或放弃的心态。为了让学生轻松愉悦、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程,采用通俗化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贴切实际的案例教学显得尤为必要。比如在讲授“收入”会计要素时,为了让学生正确区分日常活动与非日常活动、收入与利得,笔者一般例举学生比较熟悉的服装企业进行教学。服装企业为了盈利会将生产出来的服装对外销售,这是其主要活动,取得的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为了盈利也会将过时的布料或闲置的厂房等对外出租,这是其次要活动,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两者均属于日常活动,属于收入要素的核算范围。而因为购货方违反合同收到的违约金,这是偶尔才会发生的,好比在马路上捡到钱,这是非日常活动,应当作为利得来处理,计入“营业外收入”。运用通俗化语言教学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比喻的合理性、案例的代表性,做到“通而不俗,通而有用”,让枯燥的会计理论变得生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波兰 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