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物理教学策略诌议

时间:2017-02-13 16:30:07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本文从合理选择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定向、有效地提问,提高促进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等几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生;学习

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这些策略在表述时都是些“原则”“方法”等等,也许这些内容对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如何很好地将这些策略运用到教学中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李政道说过:“没有今天的基础科学,就没有明日的科技应用。”物理是技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关系到今后电工电子、汽车维修、数控技术等专业课的学习。技工学校学生情况不同,约20%学生的物理基础较好或尚好,约40%的学生存在明显的缺陷或不足,约40%的学生缺乏起码的物理基础知识与物理学习能力,多数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不强、兴趣不浓、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那么,如何运用教学策略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呢?笔者有以下观点。

一、合理选择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原则,注重将理论知识与技术应用结合起来,筛选教学内容。如物理教学范围比较广,全面且侧重于概念和原理的掌握与应用,而电工电子则侧重于电工方面对于实际应用的要求,像电路分析和三相交流电等方面的要求,应该说物理课程中的电学部分是电工学专业的基础内容。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枚举生活现象实例,剖析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本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及探索的兴趣;教师还要将学生熟悉的物理现象融入到教材中,带有目的地引导提问,从而激发学生对常见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更理性、更深层次地用所学知识解释物理现象,以达到由生活现象到理论理解再回归生活的学用过程。

二、丰富、定向、有效地提问,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提问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了解学习状态的一种方式。丰富、定向、有效的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思考,更好地达到引入、思考的教学目的,做到事半功倍。1.问题生活化策略物理与其他学科一样,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也源于生活。教师对物理知识的储备与讲解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解读,不能代表学生就能理解和认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将知识点生活化,使其从生活来到课堂,既解决学生知识上的难题,也处理学生生活上的困惑,把学习转化成为一种需求。2.问题搭桥策略公布答案,告知结果,不再是教学的目的,有策略地提问以及教师搭桥式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构建知识框架,应成为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让学生通过探究理解物理的价值所在。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实践环节,注重技术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觉学习,而不要被动牵着学生走;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不要强迫学生;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而不要代替学生下结论,让学生不经历思索的过程。那么要发挥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主体性,就要看教师如何选择和设计物理教学策略。例如在汽车维修中的电学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做功课、找资料,进行基础教学后再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知识延伸,如不同品牌的汽车电路有怎样的差异、汽车上电阻分为哪些等。又如电工电子在课堂上增强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教师可以从生活实例入手,如学生家里有废弃的排风扇,可以让学生自己拆开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哪部分是感应线圈、叶片如何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引出知识点。这样教学更直观、更具体、更生动,让所学知识真正与生活接轨。以上笔者仅从几个方面列举了技校物理教学中教学策略的应用。但是,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应科学地确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以及知识和技能结构,以满足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因此,技校物理教学策略如何应用、设计与创新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教师的智慧。

参考文献:

[1]郑爱文.小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J].新课程学习,2011(4).

[2]李俊之.小议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J].新课程(下),2011(2).

[3]廖祥康.试验与物理教学小议[J].中学生数理化,2012(5).

作者:孙陶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技校物理教学策略诌议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5388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经济增长因素 宜宾学院学报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中国造纸学报》 《芙蓉》 《中国农村教育》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 《国际新闻界》 《现代园艺》 《当代经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