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教学民族音乐论文

时间:2017-02-13 22:53:19 来源:论文投稿

一、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思维

(一)学生长期以西洋调式音感为训练基础,缺乏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了解现在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上,基本都接受是西洋调式音感的训练,而接受训练的大学生都已到成年阶段,听觉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已基本成型,如果将民族音乐调式同时混合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容易导致学生对于两种音乐元素的混淆不清。同时,学习难度的加大,也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这样无疑就使学生对传统音乐的了解少之又少,以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乐器的了解程度为例,能够如数家珍的全部知晓为数稀少。或者以地方民谣为例,能够唱出居住地民谣片段者居多。

(二)学生对视唱练耳教学的认知程度不高,存在畏惧心理视唱练耳教学是各个音乐院校、师范院校中专业入学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学生往往只意识到视唱练耳教学在应试上的重要性,而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这是学生对视唱练耳教学认知程度不高的表现之一。其二主要表现在少数学生不喜欢视唱练耳教学,更有甚者存在对视唱练耳教学的畏惧心理。其原因有二:一是视唱练耳教学的趣味性不强,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二是视唱练耳教学是对学生音乐技能上的训练,越到后期,视唱练耳教学的技术性越强,学生的学习难度就越大,有的甚至超出了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

二、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音乐思维的培养措施

(一)改革音乐院校现有的教学结构,加强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中西结合的理念早已扎根于中国人的观念中,本文所强调的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民族思维目的并不在于排斥西洋音乐思维,而是期望在教学中能够双管齐下,通过二者的紧密结合,达到对两种音乐背景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强化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改革现有的教学结构,首先是夯实西洋调式音感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渗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其次是教学形式上采取班级授课制和个体辅导制两相结合的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第三点则是留给学生思考和练习的余地,学生课后能够积极主动加以训练者居于少数,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都应留有空余时间让学生总结、思考,甚至是当堂练习。

(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能够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熟练运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元素的师资队伍前一节有讲到师资队伍建设对视唱练耳教学中深入民族音乐元素的重要性,但是这样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该如何建设便成了一个硕大的难题。要想学生学得好,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同样,要想学生具有民族音乐思维,教师本身也应该具有民族音乐素质。教师本身就具有雄厚的音乐功底,音乐知识的接受能力、音乐知识结构框架的重新建构能力都在学生之上,在以此为基础,加强对教师民族音乐知识的灌输便是强化教师民族音乐素质的措施之一。中国传统乐器的种类多是得到全球认可的,在最近一期《我是歌手》中韩国歌王———郑淳元,便在节目中发出了此类感叹。但是试问,有几个音乐教师能够坦言———我对中国传统乐器能够如数家珍,因此加强教师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学习也可以加强教师的民族音乐思维训练。口传心授是民族音乐神韵的真正精髓,教师应多多参加民俗活动,让自己接受中国本土音乐的熏陶,潜移默化接受民族音乐思维训练。

(三)建立双音感的训练模式,教会学生民族调试音感的基本训练方法,以抵制学生对视唱练耳教学的畏难情绪建立双音感的训练模式是中西结合的一种形式,在这样的训练模式中,中西音乐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能够取长补短,互为补充,体验和感知两种形式的音乐魅力。视唱练耳教学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觉,因此建立双音感的训练模式最重要的一点是教会学生民族调试音感的基本训练方法,强化学生对音准、节奏节拍的把握。建立双音感的训练模式也可以改善以往教学内容单一的困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中西方音乐元素相互交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消除学生对视唱练耳教学的畏难、消极心理。

三、结语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展开了对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音乐思维的养成探讨,从分析当前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思维培养所面对的挑战出发,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应对措施,试图在教学中强化学生民族音乐思维能力,使中国传统音乐能够得以发展。

作者:顾毅白 单位: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视唱练耳教学民族音乐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5495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中国美术 西安翻译公司

相关论文

中国棉花编辑部

论文百科2017-03-17 06:02:03

北京名仕医院

论文百科2017-03-28 21:06:15
相关学术期刊
《陕西电力》 《中等职业教育》 《上海文学》 《实用骨科杂志》 《河南化工》 《冶金企业文化》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教师教育学报》 《石油化工》 《中国瓜菜》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