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创新能力初探

时间:2017-02-14 07:23:13 来源:论文投稿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开启创新的源泉

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努力:(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本课程与自己专业的关系。尤其是船舶、汽车、飞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习惯的认为机械设计应该是机制、机设、机电专业的课程,与他们关系不大。老师第一次上课就应该先向学生介绍机械设计与他们所学专业的关系。比如第一次给汽车班上课,可以先提问学生汽车变速箱里面是什么结构,或者开车挂挡为什么要踩离合器等问题,给飞机班上课可以提问飞机降落时地面给机轮的力为什么不会使得机轮转动等问题,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就知道本课程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使他们端正对本课程的态度,产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其次要向学生阐述本课程的意义及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机械类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生存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不断创新并开发出新的产品。对于才开始接触机械行业的学生来说,《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就是他们认知机械行业巨人的开始。该课程可使学生获得机械设计方面知识,掌握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除此之外,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设计能力,以此实现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自学,夯实基础知识,建立知识框架在课堂结尾,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告知学生下节课的重点,让学生课下有针对性的学习,下次课可以集中精力在课堂上解决预习中未解决的疑问,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基本知识授课时间,增加老师发散性问题的教学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点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来更深入理解课上发散性问题的相关知识,拓宽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2、根据专业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

针对机械类的各个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比如说对于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重点讲解渗碳钢、调质钢和工具钢等;对于模具专业不仅重点讲解模具用钢,还要讲解有色金属。由于工程材料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所以对机械工程材料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但要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各种机械工程材料的特点及适应场所,能够合理选用材料并制定正确、经济的加工工艺路线,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必须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我们首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放开思考,扩散思维,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表意见,教师要主动和学生沟通,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心理安全的情形下积极探索,培养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潜能;其次,重视课堂讨论。课堂讨论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性,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与训练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以平等、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方式参与课堂讨论时,教师须及时抓住学生讨论时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总结,引导讨论不断深入,并使学生们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有所提高;另外,在教学中采用启发渗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善于设疑、质疑,要特别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衔接转换处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在倾听学生的讨论后再和他们一起分析,从而自然地得出回火的重要性及应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使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由被动变为主动。

3、尊重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评价,组织专业讲座

尊重学生个性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每届新生开始学习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对每个学生做一份问卷,了解机械类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及对整个专业学科的态度。通过调研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非常愿意学好本课程并且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帮助。因此建立充满爱心和个性化的课堂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培养学生好学的风气。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既要客观公正,又要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和积极性。教师只有对学生给予厚望、尊重、理解,同时再给予他们正面积极的评价,学生才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创新才能得以发展。除此之外,在课余时间邀请业内专业人士和专家来校做专业讲座,促进学生对于本学科及相关专业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和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作者:李伟辉 单位:涟源市工贸职业中专学校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机械加工创新能力初探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5638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形容内容丰富的成语 日本的动漫文化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国际呼吸杂志》 《飞行力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杭氧科技》 《篮球》 《战略决策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中国供销商情.村官》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