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阈下初中语文教材探究

时间:2017-02-14 16:24:30 来源:论文投稿

一、生命教育视域下语文教材教育理论分析

(一)生命教育视阈下语文教材的教育理论

1、生命哲学

生命哲学作为一种非理性特征哲学的代表,提倡以感性的态度来面对生命。观点认为生命的体验是完成认知的基础,并且强调“人”作为一种完整性生命体。生命哲学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为生命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2、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理论基础,其观点认为由于人本身存在趋利的潜能,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保持这种潜能,使人不断向前发展。另外人本主义心理学同样强调人的完整性,并且认为教育要在尊重人的意愿的前提下开展,这样才能达到情感和理性的和谐统一。

(二)生命教育视阈下语文教材的特征

1、尊重学生主体

尊重学生主体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因此在语文生命教育中同样要突显学生的生命主体性。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学生应当在课堂中充当聆听者,教师才是主导课堂的唯一角色。语文教育的生命化不仅要做到教材编选的生命化更要重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表达。

2、注重学生感悟

语文学习本身是一种富有人文精神的探索过程,但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逐渐向应试能力转移,学生在语文中收获的情感共鸣随之降低。语文生命教育的关键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完成自我体验,学会在不断的感悟中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生命。

二、生命教育视阈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解读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解读

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既承载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又清晰明确的体现出教学目标。从教材编写内容来看,其中既包含体现民族文化含蕴积淀的民族文化习俗介绍,又纳入了培养学生创新科学态度和正确科学思想的说明文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能力的训练中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充分体现了生命教育的内涵。

(二)教材的统计解读

本文主要从选文内容的生命结构层次来对教材内容进行一个宏观层面的解读,其中生命层次又分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可以看出人教版语文教材对生命意识有较大的关注,且每个学年都保持相对稳定的选编篇数。从册数的编排来看,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所占比例逐渐加重,这与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是相符合的。教材的编选充分考虑到学生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演变过程,学生在教材中获取最感性的自然生命认识到战争生命的脆弱感悟,再到对生命意义的探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正是生命教育视阈下教材编选的意义所在。

(三)教材的选文文本解读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微观层次的解读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是生命教育的起步,只有当学生的生命意识被唤醒时,才能真正做到尊重自我生命、自然生命与他人生命。七年级教材中《珍珠鸟》、《羚羊飞渡》、《华南虎》等课文均是提倡热爱自然、珍惜动物,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八年级教材中《芦花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两篇课文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课文从谴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与罪恶的角度带领学生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战争,谴责非正义战争,支持反侵略战争,丰富学生对社会生命的认识。九年级教材中无论是《谈生命》还是《人生》,其中教学目标都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意义,珍惜生命的存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2、完善生命

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进而追求生命理想,拥有生命的同时完善生命。人生目标的树立是完善生命的第一步。七年级教材中《理想》与《我的信念》通过文章主人公坚韧不拔的成功信念对学生的感染,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努力目标。学习是完善生命的有效途径,选择一个学习偶像更能产生激励自我不断向前。

3、提升生命

生命不仅要追求长度,更重要的是体现生命的厚度。鲁迅先生告诉我们,生命既可以轻于鸿毛,还可以重于泰山。因此生命价值的体现比生命长度的延续更有意义。八年级教材中《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佳作,文中运用朴实的语言缓缓道来藤野先生对作者人生道路的启迪,学生从中领悟鲁迅关心国事、选择弃医从文的救世精神。《傅雷家书两则》傅雷作为父亲对儿子的企盼和教诲,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路上的消沉和挫折,感悟到生命价值所在。

三、生命教育视阈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优缺点分析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生命教育优点

1、教材选文题材广泛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生命教育理念体现的十分突出,并且通过不同的语言风格、叙事手法的选文来渗透生命教育意识。八年级教材中《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事理说明文,运用历史事实、数据、举例、对比等手法来揭露破坏自然环境的严重恶果,培养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尊重自然生命。《再塑生命》为一篇记叙文,文中表达出顽强学习的精神和克服自身弱点、不断前进的心理历程正是社会生命内涵的完美体现。从以上列举的课文中可以看出,教材体现生命教育的理念中选编题材十分广泛,古今中外都有包含,并且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内容都纳入了教材之中。

2、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教材中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否能达到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中是否能发生情感上的共鸣。纵观课本可以发现每一单元的结尾处都有一个综合性练习的设计,这个教学设计正是教师在课堂中启发学生参与到文中的良好平台。例如以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的综合性练习为例,整个单元包含《敬业和乐业》、《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家书两则》、《致女儿的信》这四篇课文,课文的中心主旨都围绕着引导学生现实地对待理想和生命,利用正确的方法释放心理压力,处理好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组织演讲比赛,演讲内容以这四篇课文为蓝本,自拟题目。鼓励学生表达出自我观点或是情感中的困惑。

(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生命教育缺点

1、选材内容脱离大众群体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较多选用历史伟人和名人的励志故事,其中包括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托尔斯泰等。这些典型形象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但这些励志故事一来大多耳熟能详,学生学习新鲜感不足。二来名人的励志故事往往距学生生活年代较远,学生难以从课文中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

2、选材价值取向不均衡

生命教育的目的让学生从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中学会完善生命,最终达到提升生命价值的目的。但从教材的选材中看出,有关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选材篇数远远高于自然生命。纵观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关于自然生命的文章只有31篇,其中以《春》与《济南的冬天》这一类写景散文居多,对人与大自然生命关系探讨的文章只有《敬畏自然》与《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为数不多的篇数。在自然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教材中忽视自然生命的教育是教材编选中的一大不足之处。

本文在机电期刊生命哲学与人本心理学的原理基础上阐述了语文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分析了当前生命教育中语文教材的特征。但是从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教材中还需改进的不足尚在。只有不断优化教材,突出教材的人本特性和生命哲学,学生才能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获取生命感悟。

作者:戴秀秀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生命教育视阈下初中语文教材探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57922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长期投资 防灾科技学院怎么样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云南大学学报》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贵州茶叶》 《家电科技》 《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评论》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