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云港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现状分析
一、湖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一)湖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1992~2012年湖北省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图我们可以看到,近20年来,湖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以下特点:1.湖北省产业支撑由农业和工业为主的第一、第二产业逐渐演变为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二、第三产业,1992年湖北省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7.8%、40.9%和31.3%,而到2012年这一数据则变化为12.8%、50.3%、36.8%。2.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尤其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支柱作用日益明显,2010以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0%左右,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总和;2000年以后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大幅降低,而第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则保持在八成以上。3.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0年以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趋势一枝独秀,而到2004年以后第二产业的发展则势头迅猛。宏观性政策调整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湖北省的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吸纳了更多的就业人员。总体看来,湖北省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则稳步上升,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则呈现出较为平缓的趋势。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由1992年的60%左右下降到2012年的45%左右,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人口比例则由40%左右上升到55%。2.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上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由1992年的1249.6万人攀升至2012年的2048.1万人,净增长798.5万人。这主要是由于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劳动力的需求量,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也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这其中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表现得最为突出。3.就业结构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化。湖北省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整体趋势上具有一致性,但是就业结构的变化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人才培养和消化吸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二)湖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结构偏离度分析。为了准确分析目前湖北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否对称及相关程度,本文运用结构偏离度指标(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来反映。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反映的是产业结构中某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是否处于同步变化和对称状态。我们可以发现,湖北省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均为负数,且偏离度绝对值整体呈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非常不对称。结构偏离度小于0说明第一产业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效率。而偏离度绝对值整体呈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也就意味着湖北省第一产业中存在隐性失业者,应该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流出,转移到其他部门。湖北省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0,第二产业的产值份额大于其就业份额,而且结构偏离度从0.957上升到1.373,上升幅度较大,不平衡性逐渐加剧。近20年来湖北省第二产业的偏离度都为正数且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说明湖北省的第二产业的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大于就业人数增长速度,湖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严重不足,从其在三次产业中的产值比重来看,湖北省的第二产业应该吸纳更多劳动力,使产业发展与就业吸纳能力保持一致。从湖北省第三产业看,其结构偏离度从1992年的0.63下降到2012年的0.074,下降幅度大,趋势明显,逐渐趋于平衡的状态。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逐步下降并趋于平衡说明湖北省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力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第三产业大量吸纳了从其他产业中转移出的劳动力。
(三)湖北省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分析。就业弹性系数是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本文选取1992-2012年相关数据,主要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通过SPSS对湖北省三次产业GDP比重与就业比重的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回归方程:Y1=0.529x1+38.840,其中:R12=0.657,F1=36.447;Y2=-0.12x2+26.209,其中:R22=0.311,F2=8.584;Y3=1.035x3-9.686,其中:R32=0.668,F3=38.215;这一分析结果说明:在湖北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第一产业GDP比重之间有十分显著的线性关系。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第一产业GDP比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7,经比较表明湖北省第一产业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呈较强关联性。湖北省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529,第一产业GDP比重每降低1%,就业比重就相应地降低0.529%。近年来,湖北省第一产业GDP比重不断下降,产生了大量的需转移的就业人口。湖北省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12,就业比重与第二产业GDP比重之间相关系数为0.311,这表明湖北省第二产业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呈弱相关性;F值8.584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回归方程显示出湖北省第二产业GDP比重每增加1%,就业比重反而减少0.12%,这说明,对湖北省现有产业结构而言,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较弱。湖北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第三产业GDP比重之间有十分显著的线性关系,F值38.215说明回归方程显著。第三产业GDP比重每增加1%,就业比重就会增加1.035%,在湖北省三次产业中就业弹性系数最大,这说明湖北省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有着正向作用。虽然这一正向作用不是非常突出,但是考虑到人才培养周期和就业增长的滞后性,第三产业对于就业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二、湖北省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一)产业结构失衡导致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湖北省经济总量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但是仍然存在着结构失衡和转型升级缓慢的情况,这影响了湖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通过上文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第三产业对于就业的拉动能力最强、第二产业最弱。然而湖北省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错位,虽然在湖北省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但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业为主的基本特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服务业发展相对工业而言仍然是滞后的。湖北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12年底仅占37%左右,这不仅远远低于60%以上的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40%左右的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对于劳动力的消化吸纳能力最强,湖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必然带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充分。由于产业结构的失衡,大学生无法得到充足的就业岗位,导致了湖北省大量高校毕业生的外流。相关数据表明,湖北高校毕业生的流出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以2008届大学毕业生为例,流入率为10%,流出率为72%,净流入率为-62%,多数的湖北高校毕业生并没有在本省就业,湖北的高素质人才大量流失。2014年初,湖北6所部属高校所发布的2013届毕业生就业报告也反映出同样的问题,报告显示大部分部属高校毕业生未能在本省实现就业。华中科技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生在湖北就业的仅占23.4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仅有25.61%的毕业生在湖北省内就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生中在湖北就业的仅为40%左右。这些数据都说明湖北省的大学毕业生多数未能在本省就业,高校毕业生缺乏相应的就业机会,尤其是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岗位缺乏,导致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无用武之地,高端创新性人才的供需结构严重不平衡,高等教育的人才优势对于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并不高。
(二)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小导致高端岗位缺乏。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看,湖北省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均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而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尤其是在第三产业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较为滞后,无法给湖北省的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应的高端岗位。湖北省的农业领域仍然是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仍然停留在低层次,无法吸引大学生就业。而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的钢铁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等仍占据决定的主导地位,而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物工程和环保产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小。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餐饮服务业等传统的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而新兴的会展业、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仍然有待发展,第三产业中知识密集型产业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拉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有意愿留在湖北省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可供选择的高端就业岗位并不丰富,这使得高校毕业生与“农民工”抢饭碗现象普遍。在“就业寒冰季”之中,大学生无薪就业、大学生和农民工抢饭碗的报道屡见不鲜。例如在2014湖北省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上,300家企业供岗15000余个,不少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一岗难求,而农民工在找工作时,几乎都是企业求着去。高校毕业生涌入农民工就业市场更多的是一种被迫的无奈,这充分反映出湖北省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滞后,不能充分带动大学生的就业。
(三)产业结构与教育体制不同步致使就业结构错位。湖北省的产业结构一直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对于人才需求也产生了很多新趋势和新动向,然而湖北省各大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没能达到同步,产业转型升级结构和高校人才供给结构的没有达到较高的契合度。在湖北省产业转型升级中,对于拥有熟练技术、良好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大。而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多数培养的是学术性人才,应用型人才较少,同时在教育手段上也必将落后,缺乏对于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专业划分过细则使得大学生通用素质的薄弱、就业面狭窄,导致大学毕业生很难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自由流通,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这种供给和需求的不一致性不仅影响了湖北省大学生的就业,也不利于湖北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由于湖北省产业结构与教育体制的一致性不高,导致了在湖北省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的错位的情况。不少毕业生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能力也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迫使不少毕业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求职过程中扎堆于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体制内单位。而另一方面,在湖北省内经济一线、建设一线、市场一线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优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紧缺,在湖北省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并不高。
三、破解湖北省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对策
(一)政府主导推动湖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政府要推动湖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尤其是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整体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湖北省的战略选择,湖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二五是湖北省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升级期。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粗放型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锲而不舍地推进先进制造业、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富有特色地发展现代农业,将成为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湖北省正在兴起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都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地,政府应积极支持这些产业发展,促进对大学毕业生的消化吸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广阔的就业空间。同时政府要大力支持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兴产业,使得湖北省的高等教育人才在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二)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用工主体。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也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不仅是湖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扩充大学生就业渠道的需要。企业要结合市场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一方面这有利于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另一方面企业在提高这些能力的时候必然会创造高端岗位,对高校毕业生产生更大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要降低对大学生的就业门槛,通过提供更好的薪资水平、更完善的培训体系、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来吸引湖北省高校的大量创新性人才、技术性人才和管理性人才在省内就业,使得高校人力资源充分服务于企业发展和湖北省经济建设。
(三)高校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是推动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学生就业的桥梁和纽带。高校也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大学生就业共赢的关键性主体之一。湖北省各大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特色和湖北省产业结构的实际,充分发挥自身对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通过多种手段来避免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为规避结构性失业,高校不仅要结合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及时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更具有前瞻性,要通过科学研究预测未来就业趋势,避免专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同时还要通过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通用性人才,通过建立就业平台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及时、准确、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给大学毕业生更多就业选择自由,在各地域和各产业实现充分流动,以此来减少大学毕业生的摩擦性失业。
(四)大学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有了政府、高校、企业的联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并不能完全高枕无忧,大学生也必须积极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以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在校期间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存量,尤其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能力的需求。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也要有就业危机意识,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能力等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求职过程中要避免不健康的极端心态,既不能好高骛远、盲目自信,对岗位、麻醉医学论文薪资、地域过分苛求,也不能过分放低对工作的要求,草率选择与自身人力资本价值不匹配的职位。
作者:徐顽强 易桂杨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相关专题: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 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