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

时间:2017-02-15 09:35:08 来源:论文投稿

缺血性心肌病是发生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是由于心肌供血和需氧之间不平衡而造成的心肌纤维化、心肌瘢痕及心力衰竭的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并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分组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就诊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排除肝肾功能不全、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和甲状腺疾病等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81岁,平均(60.1±1.1)岁;心功能Ⅱ级6例(15.0%),Ⅲ级22例(55.0%),Ⅳ12例(30.0%)。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5~82岁,平均(60.5±2.0)岁;心功能Ⅱ级5例(12.5%),Ⅲ级20例(50.0%),Ⅳ级15例(37.5%)。两组一般资料接近。1.2方法对照组主要予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药和利尿药、醛固酮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等,同时纠正酸碱失衡、控制感染及电解质失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芪参益气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5g/袋),餐后半小时服用,1次1袋,每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同时采用美国Vivid7型超声诊断仪测定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指标。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力衰竭症状体征减轻,心功能改善2个级别,或达到Ⅰ级;好转:心力衰竭症状体征有所减轻,心功能改善1个级别,但未到Ⅰ级;无效:心力衰竭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显效与有效合计为总有效。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表1)观察组显效率(55.0%)及总有效率92.5%均高于对照组的37.5%、75.0%,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P>0.05),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2.2两组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NT-proBNP水平比较(表2)治疗前两组间6分钟步行距离和NT-proBNP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这两项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表3)治疗前两组LVEDV、LVESV、LVEF、LVESD及LVEDD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除LVESV及LVEDD外,余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缺血性心肌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心肌缺血造成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导致患者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心力衰竭是缺血性心肌病最常见的病症,其发生机制除了神经内分泌激活及血流动力学紊乱外,能量耗竭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应首先加强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治疗心力衰竭常用的药物虽具有一定效果,但仍不理想。中药芪参益气滴丸主要是采用现代科技提取中药丹参、黄芪、三七和降香等药物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中药滴丸制剂,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肌损伤、心功能减退等症状,同时可直接经黏膜吸收入血,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溶出速度快、疗效高、副作用少等优点。另外,芪参益气滴丸不仅具有扩张血管、减轻患者心脏负荷及正性肌力的作用,与常规药物联用还能进一步提高疗效[2]。本文结果表明,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6分钟步行距离和NT-proBNP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说明芪参益气滴丸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不仅效果显著,还经济管理论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和NT-proBNP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余承云


更多经济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6080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空调制冷原理 旅游策划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河北林果研究》 《文史知识》 《山东交通科技》 《气象》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云南大学学报》 《新重庆》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比较法研究》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