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融入区域发展机制与途径

时间:2017-02-15 11:55:14 来源:论文投稿

一、加强创业教育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将创新和创业作为精神传统,富有创业精神和创业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获取创业经验、增强创业精神作用积极,推动了大批高素质青年人才积极参与创新和创业。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校师生年均创建数百家新企业。该校创业中心执行主任威廉•奥莱教授介绍,截至2012年,麻省理工学院各级校友在美国创办了2万余家企业,年均收益总计超过2万亿美元。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层认为,从创新到创业的产学研转化主要包括7个阶段,即创意阶段、技术发展阶段、商业化计划阶段、企业计划阶段、形成企业阶段、早期成长阶段以及高速增长阶段。为迎合不同阶段的需求,该校先后建立了6个独立运行、有效互补的机构。早在上世纪60年代,该院就开设“新企业课程”,为高技术人才提供与创业相关的培训。上世纪90年代,该课程进一步发展为跨学院的创业教育项目。1996年创业中心正式成立,校方提供固定办公地点。2011年,该中心接受马丁信托基金赞助及冠名,升级中心运作系统、扩大和更新办公区域。[9]为鼓励大学生创业,英国政府首次于1987年发起“高等教育创业”计划(EnterpriseinHigherEducationInitiative,EHE)。英国政府(主要是贸工部)在全国范围内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任何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开展创业项目。1998年专为18~25岁在校大学生启动创业项目(TheGraduateEnterpriseProgramme),不仅可让创业者得到志愿企业顾问(VolunteerBusinessConsultant)和创业导师(EnterpriseTutor)的咨询指导,按自己的商业构想开办公司,还可参加研讨班(seminar)、创业课堂(EntrepreneurshipMasterClasses),与企业家或创业者面对面交流。2004年,贸工部下属机构“小企业服务”(SmallBusinessServices,SBS)拨款15万英镑,协调英国一流商业组织与其他创业教育、培训机构设立“创业远见”(EnterpriseInsight),鼓励全国14~30岁青年的创业。2004年1月财政部、“小企业服务”和“创业远见”共同发表《创建创业文化》的报告,旨在推广创业活动;并于同年六月发起英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创业竞赛活动“显示你的成功———开始谈论创意”(MakeYourMark-StartTalkingIdeas)。[10]

二、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发展机制与路径

(一)转变观念,政策支持。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有益尝试,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学校多方筹资,为地方高校提供高等教育产业与社会服务基金、高等教育创新基金、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基金等专项资金支持,不断促进地方高校与产业界的相互联系,加强技术和知识转化,为提升区域发展水平提供更多动力机制。威尔士政府将国家战略性资金重点支持数字经济、卫生和生物科学、先进制造技术、低碳经济、光电、印刷技术和先进材料等,这不仅维持其在该领域全球认可的领导地位,而且大幅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11]地方高校职能部门也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设立专职与商界和政界沟通的工作人员、成立专家咨询团,充分调研,对产学研密切结合的社会服务资金投入比例适当调整,向与区域发展更密切的研究或专业适当倾斜。同时,地方高校可借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推出的“5%,和平转让”(fivepercent,goinpeace)政策,明确学校在技术成果商业化中只拿5%的提成,且直接用于科研项目启动配套经费或技术装让管理费。另一方面,如有可能,经个人申请,税收部门同意减扣个人所得税,申请人可以适当提高“和平转让”比例(如5%提高到10%),为地方高校提供更过融资渠道,促进科研转化力度、速度,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二)成立专门机构,加快科技转化。英国、美国政府或高校的有益尝试值得地方政府、高校借鉴。为鼓励大学生创业、促进科技转化,受益于英国政府(贸工部)科学创业挑战基金赞助,英国于1999年成立科学创业中心(UKScienceEnterpriseCentres,UKSEC),管理和实施创业教育,提供种子基金、天使资本、创业孵化和科学园区服务等,鼓励技术转化;后建立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NationalCouncilforGrad-uateEntrepreneurship,NCGE),全面负责国内的创业教育。[10]麻省理工学院专门成立技术许可办公室为学生创业提供服务,仅2011财年该办公室共产生632项发明、153项专利认证,发放79家企业许可证、110项商标许可证。亦可借鉴青岛科技大学的不懈探索,走政产学研融合之路;该校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三个。地方政府可尝试成立校、企、政府联合区域发展协会,高校派科研代表到区域发展机构任职;开辟区域发展论坛,完善知识交流中心网络;鼓励各级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渠道筹资,创设区域发展创新基金管理委员会,鼓励产学研创新,规范财政支出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促进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发展。地方高校可成立专利管理和转化机构,负责全校师生专利申请和对外技术转让;成立区域发展高科技孵化中心,协助高校寻找校企深度合作伙伴,加速科技转化力度。

(三)鼓励跨学科研究。地方高校可借鉴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尝试,不仅特别鼓励跨学科研究并为之提供专家和研究条件,而且非常重视学术研究和工业生产之间的联系,通过应用研究公司、工业推进中心、工业合作中心和技术协作计划与工业部门进行合作。地方高校应围绕区域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环境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等相关问题,拓展校内合作、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度,不断进行跨学科研究。海南地方高校应深化校内合作(例如,旅游学院与法学院可联合开发热带海洋旅游与生态保护立法研究);亦可充分利用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的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东盟科技合作基地是跨学科的研究平台,深化校际合作(例如,海南医学院可联合开展热带海洋旅游危机预防与处理机制研究);还可强化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力度,实现热带海洋生物制药、热带海洋旅游、热带海洋生态保护等研究,使之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四)加强创业创新教育。美国、韩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创业教育日臻完善,地方高校应积极借鉴并将其付诸实践。美国至少有400所学院和大学提供一种或多种创业课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更是高达24门。美国创业教育无论在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还是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等方面均非常完善。Intel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现任董事长AndrewS.Grove,从1991年开始,就担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兼职讲师,每年秋季为学生开1—2门课程。韩国2012年选定的50所产学合作先导大学,都设置创业教育中心,负责讲授创业理论与方法,支持以大学及研究所为基础的风险创业,支持有竞争优势的创业计划,对学校的创业教育提供全面的支持,极大促进高校职能转变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4]中国香港高校通过创建创业教育制度(香港政府财政司提供资金、教育局提供教育方案、香港贸易发展局提供协助、香港高校提供教育平台、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及香港应用科学院等非政府机构配合),因材施教,构建具有商业实战经验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设立创业教育论坛及创业大赛,确定科学的创业教育考核指标体系等,极大强化了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12]地方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应联合政府及高校的多个职能部门、拟定完整的授课与实践方案、实施动态过程考核,真正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和新职业能力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飞跃发展。

(五)拓宽服务内容。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发展的服务内容应逐步实现由相对单一型向全方位转变。本世纪初,南非高等教育白皮书即提出,高等教育的目的必须是“支持适应社会转型的政府的重构和发展计划,引导市民提高生活质量”[1]。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亦提出,“服务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该校通过开展短期课程培训、将各学科专家引进政府、让研究生及本科生积极兼任某些部门工作等方式,积极融入区域发展。高等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还应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既重视经济效益又重视社会效益。地方高校应不断拓宽其服务内容:可举办更多类似海南大学“东方经典”、“西方经典”、“社科经典”等系列讲座,构建“没有围墙的大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可开展更多企业化活动,如提供人才培训服务、信息咨询、对企业进行高技术改造、为企事业单位解决各种管理难题等;可鼓励各学院或系部开展更多社会服务,如艺术学院应举办文化下乡活动,支持所在区域或偏远落后山区的文化生活;教育学院“传道授业解惑”,为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更多免费指导;外国语学院可与涉外公司或个人免费提供外语培训,提高地方涉外服务从业人员外语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低碳生活逐渐深入人心,高等教育应不断调整以适应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借鉴国外高校融入区域发展的政策与实践,取其精华,洋为中用,对促进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制订合理的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地方计算机期刊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士祥 朱兵艳 单位: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融入区域发展机制与途径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6121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论文写作方法 公民与法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山西水利》 《安徽农业科学》 《文理导航》 《岭南文史》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表面活性剂工业》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上海大学学报》 《出版科学》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