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目前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运用于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中,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实践,拓宽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渠道,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实力。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信息专业;毕业设计;创新人才
0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是全面检验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1-2]。毕业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信息科学类专业是研究信息的产生、处理、传输、接收、存储、显示与控制等的一门学科[3]。信息学科极大地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不断从其他学科吸收新的知识,从而产生许多新兴的交叉领域和方向。信息类专业的毕业生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通晓多学科的背景知识。培养跨专业、跨学科的高层次人才,既有利于信息学科的新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4-5]。多学科交叉的毕业设计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
1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科学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产品不断更替,而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却没有相应改变[6],阻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出现一些问题。首先,毕业设计题目陈旧。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更快,部分教师没有及时补充新知识,仍然采用往年的毕业设计题目。陈旧的题目无法与企事业单位的先进技术接轨,无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其次,实验条件投入不足。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课题需要有必要的实验场地和实验条件。部分高校供教学使用的实验设备比较陈旧,仅能满足基本的课程教学,部分学生只能在宿舍里做毕业设计,更有甚者放弃实验,直接通过网络抄袭他人的论文。落后的实验条件难以满足毕业设计中创新性能力培养的要求。最后,就业阶段时间冲突。学生找工作、用人单位面试主要集中在大四下学期,而这一阶段也是进行毕业设计的重要时间段,学生在时间安排上往往会顾此失彼。很多学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找工作上,对毕业设计重视不足,部分学生为节省时间和精力会选择更加容易完成的毕业设计题目,而不愿意尝试创新性、更具挑战性的毕业选题。为使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步入良性轨道,可以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2多学科交叉毕业设计的实施
在深入调研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7-8],结合教学发展的特点,信息类专业可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毕业设计教学新思路,具体实施过程见表1。
2.1前期准备
毕业设计时间有限,如果希望学生顺利完成多学科交叉的毕业设计,就必须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做好准备工作。(1)开设交叉类专业课程或选修课程,补充多学科背景知识。例如,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强调信息科学与艺术的高度融合,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艺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学科严重分割,致使懂艺术的学生不熟悉信息技术,而懂信息技术的学生又缺少艺术素养,难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需求,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信息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可开设素描、色彩学、摄影、三维动画设计等艺术类课程,这种信息技术与艺术双重的教学计划有利于培养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再如,生物信息学专业强调生物、医药和信息科学的多学科交叉,对学生开设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分子模拟等交叉类课程,通过代谢通路系统建模、蛋白质分子对接模型、药代/药效动力学仿真等实例讲解,强化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物医药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2)开放实验室,组织跨学科研究小组或研讨班。尽管部分教学实验室的设备不够先进,但高校很多研究型实验室已配备仪器设备先进的科研实验环境,可以允许学生进入研究型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学科交叉且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同时,可将非信息专业和信息专业的学生组成跨学科研究小组,定期组织讲座和研讨,协作完成跨学科研究课题,实现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联系和学术交流。(3)支持和鼓励高年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和创新项目。积极鼓励信息类专业学生在高年级参加一些国家级、省级或者校级的创新竞赛活动,如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微软“创新杯”、电子设计竞赛等综合性活动。这些学科竞赛或活动往往需要多学科背景的学生共同完成。多学科背景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题设计、实验、答辩和论文写作,通过实践逐步了解项目研发的基本流程。此外,高校也可资助学生申请各类创新课题或项目,导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并让学生通过创新项目完成课题的部分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课外拓展,走访企业,服务企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事业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校还应积极联系相关的校外实践基地。企事业单位需要大量信息类专业人才,特别是既精通信息专业知识又了解行业背景的跨学科人才,可以通过参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其后续的就业选择做好准备。企事业单位也有很多实际工程问题需要研究,这些问题学科交叉特点明显,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参与解决,为企业服务。
2.2设计选题
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课题既要符合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和交叉性,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毕业设计选题一般在大四第一学期确定,课题主要来源可以包括导师科研项目子课题、研究生拟研究专业领域课题、校企合作项目、各类学科竞赛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实习单位项目、就业相关项目等。指导教师应该多渠道学习,了解交叉学科的背景,建立多学科交叉、多元化的毕业设计选题平台。同时,毕业设计选题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取舍,灵活变通。对于准备攻读研究生的毕业生,应挑选一些有学科交叉背景且需要探索的创新性理论课题,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对于准备就业的毕业生,应鼓励其选择与自己未来工作相关的企业背景课题,让学生更广泛地了解企业的应用背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未来更好地适应工作。
2.3质量管理
多学科交叉毕业设计准备时间长且综合性强,须做好质量管理和考核工作。(1)分阶段考核和检验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例如,对任务书、开题报告进行在线上传审核,将学生分组进行中期阶段检查,后期验收选题的软硬件并进行论文答辩等,指导教师对不同阶段的检查效果进行记录。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分阶段巩固所学知识,增强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的约束力。(2)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多学科交叉毕业设计成果验收和毕业答辩时,如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申请国家专利或发表学术文章,或对前人的工作有所改进和突破,则其毕业设计可以优先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对于获得校级、省级优秀毕业设计的学生,学校将给予指导教师及学生相应的表彰和奖励。通过毕业设计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对多学科交叉毕业设计的积极性。(3)毕业设计质量监控。学校可以建立毕业设计在线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量化学生毕业设计流程和导师指导过程,各学院进行质量监督,推动毕业设计改革。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系统反馈毕业设计的进度和效果,有利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改进与完善;另一方面,对导师的指导工作起监管作用,方便整个毕业设计的文档管理,也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
3培养效果分析
多学科交叉毕业设计在信息类专业实施以后,改进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对很多信息类专业学生而言,交叉学科比纯粹的信息类课题更有吸引力。学校在线管理系统的调查反馈表明,大部分学生通过多学科交叉毕业设计的实施,对信息科学的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效杜绝了学生毕业设计抄袭的现象,实现了毕业设计的保质保量完成。进行多学科交叉毕业设计的学生,均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和论文答辩,其中有2名同学获得了校“优秀”毕业论文。其次,改善和提升了学校的师资质量和实验室利用效率。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催生了信息专业中新的学科生长点,如数字媒体、生物信息学等。通过多学科交叉,改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指导教师拓宽知识面,有利于指导教师探索新的学科方向,为进一步的教育改革和师资培养奠定基础。多学科交叉还提高了研究型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实现了学校各类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实验室的建设和更新换代。最后,增强团队协作,提供就业方向指导。
参考文献:
[1]肖丙刚,王秀敏,赵吉祥.本科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7):147-148.
[2]张翠芳.毕业设计环节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以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J].教学研究,2015(1):78-82.
[3]万嘉若.信息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概述[J].电子技术,1991(10):11-13.
[4]陈琰,徐东风,常珊.“多学科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7):49-51.
[5]伍栖,赵初元,杨子华.“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新模式在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7(10):65-67.
[6]李一兵,姜弢,叶方,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与实践[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4):125-126.
[7]郑春辉,陈月华.数字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J].艺术教育,2法律期刊011(4):32-33.
[8]项雷军,方瑞明,卢小芬.电气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指导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196-213.
作者:常珊 史航 郑恩兴 单位: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相关专题:图学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幼儿园教师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