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崭新发展新趋势

时间:2017-02-15 13:50:11 来源:论文投稿

研究现状

儒道释易:研究焦点的原生态分布。中国哲学形成了儒释道三家鼎立的格局,这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相比较而言,儒学(约占33%)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重点,这与儒家文化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事实是相一致的。对道学(约占13%)的研究由于长期受忽视,起步较晚,发展的空间较大。而随着“人间佛教”观念的宣扬,佛学(约占4.6%)的发展会有较大的后劲。同时,易学(约占3.7%)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突破巫术的观念束缚,“人文易”、“科学易”逐渐成为研究的主流,其研究有了很好的基础,相信会有更大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学术界对法家、墨家等其它诸子(仅2篇)研究还有待加强。

出土简帛:研究热点的持续凸显。学术创新无非分为三大类,其一是学术观点的创新;其二是引用资料的创新;其三是新观点与新资料的统一,主要是新资料产生新观点。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主要表现为对文本的不断解读,因此新资料意味着可以与经典文本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开一些悬而未决的学术公案。比如,随着1998年郭店楚简的整理公布,简帛的研究一度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不但简帛学自身就是一门新兴的学问,而且简帛思想研究对于复原思想的真实、推动中国哲学研究的深入无疑也是个很好的突破口。因此,简帛研究理所当然成为研究热点,五年间共发表简帛论文46篇。

问题意识:中国哲学研究的创生动力。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是提出问题,它所张扬的开拓精神与挑战意识是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意识”可以分两个层面来考察:其一,是中国哲学研究的内部问题,即中国传统哲学独特的命题(含概念)及其思想。对这种问题的研究形成研究的主流。五年间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占全年的比重分别是55%、42%、70%、43%、50%。其二,是中国哲学对时代问题的回应,即发掘中国传统哲学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丰富的思想资源,可以称之为“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五年间主要关注焦点分别是“儒家思想与普遍伦理”(2篇);“中国哲学世纪回眸”(5篇);“中国哲学与诠释学、儒家与宗教及生态关系”(16篇);“儒家与生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17篇);“中西哲学会通、中国哲学与生态”(8篇)。显然对中国哲学自身的问题研究依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但对中国哲学的现代价值的研究力度正在加强,表现出日益增强的世界胸怀与民族气象。

方法自觉:中国哲学研究的增长点。方法往往是新思想、新观点的助产婆。新方法对于打破思维定势、转换角度具有重要意义。五年来《中国哲学史》发表论文对方法的探讨与运用情况,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考察。其一是中国哲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大多数论文没有明显的方法自觉,只关注论题自身自圆其说,论述过程擅长引经据典,或者天马行空地旁征博引,表现出深厚的学术修养,可以说是一种不讲究方法的方法。我们这里姑且称之为“经典法”,约占总数的79%。其二,是中国哲学的方法论研究,积极探讨中国哲学内在方法以及研究中国哲学合理、可行的方法,简称为“哲学方法论”,约占3.2%。其三,对西方哲学新方法的借鉴,这方面表现出多元的倾向,比如有诠释学(13篇)、谱系学(1篇)、叙事学(1篇)、释义学(1篇)。由此看来中国哲学创新,尤其是方法创新任重道远。

发展方向

新世纪再次兴起探讨“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运动已经成为振兴中国哲学、复兴中国哲学的世纪新声,它将展现强劲的发展态势。

继承性。中国哲学将会表现出观照生活、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强烈意向,复归它“明哲保身”的旨趣。这里的“身”不仅指个体,还指集体(包括整个社会乃至世界),从而彰显中国传统哲学以“身国共治”为特征的生命有机体的思想特质。总之,中国哲学的特殊价值和智慧资源将会更受关注;中国哲学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也必将多元化,西方的解释学、现象学以及后现代主义等各种理论与思潮将会更充分、更自如地融入研究。当然关键是要阐发中国传统哲学中承载的中华古老文明的核心价值,使这种核心价值为人们回答困扰人类的一些永恒问题和理解人类当代的困境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融合性。中西哲学对话交流必将更加频繁。汤一介先生在国际中国哲学第十二届大会的发言中,极力倡导中国哲学应实施“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中国哲学要在新世纪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争取自己在世界哲学中的话语权,必将增强学习外国的思想和方法,以促进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努力向世界提供有中国气派的思想资源。

创新性。中国哲学自身的理论创新会愈加强劲。一方面表现为中国哲学学科建设的加强。张立文认为中国哲学学科形成具有后发性优势,提出了“和合”概念,力图建构“和合学”。另一方面表现在中国哲学样态的创新。总的来说,中国哲学将会在经典诠释学、中国精神哲学、中国生态哲学、中国养生哲学等方面形成具有中国气度与世界视野的哲学新形态。中国哲学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而日益成为世界哲学不可替代的哲学类型。

背景介绍

中国哲学的20世纪回顾与21世纪展望已有一些人从学理上进行了探讨,但此类探讨大多侧重于定性分析,没有定量分析的支撑。此类研究依然难以让人产生直观的感性认识,进而生成哲学自觉。为力求弥补这一缺憾,本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以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的《中国哲学史》2000-2004五年间共347篇学术论文为考察的主要数项目管理论文据来源,结合近年来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为参照,努力把握“中国哲学”研究现状,探究它的未来走向。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中国哲学的崭新发展新趋势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61526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马路天使 1937 电影 高分子通报 小木虫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延边党校学报》 《石化技术》 《四川林勘设计》 《化学传感器》 《中医教育》 《当代商报》 《湖北农业科学》 《小溪流》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农业部北京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