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时间:2017-02-16 20:19:19 来源:论文投稿

1教育学生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立志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千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历史的天空,如戚继光、俞大猷、郑成功、刘铭传、李鸿章、邓世昌、顾维钧、李宗仁、张自忠、左权……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始终闪烁着光芒的名字,这些民族脊梁式的人物,爱国甚于爱自己的双亲,撑起祖国母亲的一方天空。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因为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在军事斗争中不怕牺牲,在外交斗争中据理力争,在当时西方列强称霸的世界里,为中国争取最大的利益,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国家。我们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努力奋斗,为国做出最大的贡献,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2对学生进行国情和民族历史教育,培育他们的国家和民族精神

笔者小时候读书时,课本是这样宣传国情的:“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许多能源资源都需要大量进口。现在,也只能这样教育学生:“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资源贫乏……”人人要节约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等等。在指导学生写这方面的作文时,笔者让他们回忆了初中学过的《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上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岸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这样的悲剧,是上个世纪20年代国民党政府将塔里木河改道,以及人们对自然的贪婪和盲目的索取造成的。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由此引导学生,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要认识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又如,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三次降旗和一次升旗,在香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终于降下。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一百多年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整整156年5个月零4天!这是一段让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漫长历史,回荡着百年巨变的沧桑感叹。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回顾那段屈辱的历史,令人心寒。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1841年1月,英军以武力强占香港岛,2月攻占虎门,5月进犯广州,1842年,英国进一步扩大战争,先后攻占东南沿海五个港口。同年8月29日,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此时香港作为全岛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1856年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和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之后,香港又进而成为整个地区的称谓。这样,英国就完全地占领了香港地区。清政府腐败无能,被英国的炮舰打开国门,接着西方列强也都随之而来,抢吃中国这块肥肉,从此,中国开始漫长的屈辱岁月。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避免悲剧重演,发奋学习,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立足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3教育学生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增强他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新观念

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教育学生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学习,也是当代青年学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习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他们的铁证,德国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引起世人的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的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奥斯维辛似乎没有什么新闻发生。现在70多年过去了,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同样,70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狮子仍然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建设我强盛之中华!我们要为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而努力!

4教育学生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胸襟,增强他们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和实现大国梦的决心

苏轼的《赤壁赋》展示了他积极进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要有旷达的胸襟,敢于直面人生,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正因为他的乐观旷达,积极进取,所以,被贬黄州的苏轼用“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来表达自己对黄州的喜爱。被贬杭州的苏轼能写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来表达对西湖的留恋。被贬岭南的苏轼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来表达对岭南的衷情。在众多失意的文人中,他奏出了生命的最强音,迈出了人生坚定的舞步。苏轼遭逢变故时,率性的心灵自我拯救,让他在历史岁月中,熠熠生辉。纵使大浪淘沙,终究洗不去人生坦荡,抹不掉文采精华。他为后世树立了难以企及的人格典范。苏轼的这种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使他在屡遭贬斥的困境中始终没有灰心丧气、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为官能造福百姓,为文能流传千古。所以,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想一想苏轼,也许就会产生奋起的精神力量,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为实现强国梦而坚持不懈,永不言弃,奋起直追!再如邓稼先、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于光远、鲁迅、臧克家、陈景润、华罗庚……他们为实现自己的强国梦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只要目标坚定,一切都是过程,心找对了方向,成功的路还会远吗?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只要我们懂得去寻找!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在人物形象和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借由这样每节课的学习,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熏陶,爱国情感慢慢升华,他们的思想也渐渐成长、成熟。语文也就真正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实现了新课标的培养学生,使之“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的目标。爱国主义是人们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巩固的对自己祖国无限热爱的一种崇高思想感情。它是青少年所必须拥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和思想品质,更是高中生所必备的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务必贯彻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以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保证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冉兆田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中学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高中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6338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企业薪酬管理制度 医学论文发表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比较法研究》 《河北林果研究》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气象》 《云南大学学报》 《文史知识》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山东交通科技》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新重庆》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