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初中科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一新生,面对科学这门新型的课程,组织好实验教学显得更加重要与迫切,尤其是现在的新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在普遍的实验教学中,常会使用到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但就其能否真正帮助学生做好实验,掌握知识,还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探究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帮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小组合作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分组原则与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做了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教学;分组引导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而探究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总结能力,同时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在20世纪的美国使用了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这种模式很快在一些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由于其实效显著,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我国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很多学校在不同程度上探究应用了这种模式,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次,借这届学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尝试探究小组合作在实验教学中的实效性,并做了一定的反思与总结。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实验教学中的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
实验作为科学教学的一部分,是科学教学的一个难点,而初一新生在面对实验时,总会显得异常激动,不听教师指导,使得整个课堂纪律混乱,事倍功半,老师教得累,学生玩得爽,而知识点掌握却是糊里糊涂,同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创造,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此,我们不难发现,实验教学的处境十分尴尬:实验,以讲解代替动手操作,整个“一言堂”;或者借助多媒体动画,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影像,学习实验,“填鸭式”教学实验;更或者让学生在实验室简单地以同桌或前后桌为组,没有将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准备好,匆忙之中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使得实验室出现聊天、开小差的现象;或者一部分学生积极与老师互动,而基础差一点的或者不自信的,跟不上别人的节奏,在实验中处于游离状态,出现“孤岛现象”。这样的现状都不利于知识点的落实与学生能力的培养,从某种程度上讲,还会起到反作用。感兴趣的学生更加喜欢学习科学实验,在兴趣的指导下,对于自己发现的问题会自发去查阅一些资料,以求答案。而落下的学生会自暴自弃,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任务,死记硬背一些结论,走进“死胡同”!就教师而言,对于小组合作教学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这也是一个问题。老教师可以驾轻就熟,年轻教师可能对哪些实验不必在实验室进行,哪些实验不必分组模糊不清,如七上的“制作小型地球仪”“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等简单的小实验,完全不必在实验室进行,可以安排学生在放假期间自愿去制作。再如七上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实验,可以安排同桌为一小组,使用实验室里的相应器材,两人合作,共同完成。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走过弯路,比如平面镜成像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死板地将这个实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反而使得一些学生没时间观察,或者没时间相互解释其中的原因,实验只起到走马观花的效果,弱化了这种模式教学的成效。由此可见,合理分组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实验教学中的分组原则
现在的初中生,从小生长的环境、家庭背景以及在小学阶段掌握的知识都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实验教学中展开小组合作式学习,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互补,促进知识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充分给每一位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和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课堂中的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朝着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大家有序分工,安排得当,发现问题时,大家一起思考与讨论,有疑问时一起商量解决,有争议时,各抒己见,在合理礼貌的讨论环境中落实知识,从源头掌握知识,从而活学活用。开学不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太熟悉学生,为了便于管理,我盲目地以学生的座位为依据,按照就近原则草率分组,在进行了两次实验教学后,我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组别数量较多,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学生基础不一,好的几组实验时间少,掌握知识好,而落后的几组,别组都已经收拾器材,要结束实验了,他们刚刚才开始着手实验,相差甚大,这让我措手不及。后来我试着按照成绩高低进行均匀分配,但发现这样分组也有一定的弊端,好的学生有点不耐烦,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会拖整个小组的后腿,整个实验小组就像一盘散沙,还有,这样分组有可能会使得老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几个优秀的组别上,使得其余小组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而成无序状态,甚至出现表面上看上去某些组别讨论得很热闹,但仔细观察,却只有几个相对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在操作,从而在某一程度上使得学生懒于做实验,渐渐养成“事不关己”的实验态度,这样发展下去,就容易养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背离了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后来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再结合自己所带班级的具体情况,我将我们班级在实验时的小组做如下分配: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守纪情况和性别比例等,以6人为一个小组,这样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与借鉴,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给每一个小组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与讨论,总体“管理”该组情况;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归纳实验成果;一名代言人,负责将本小组的实验情况向全班做汇报与小结;一名管理员,负责维护和管理本组实验器材。这样的分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如下优点:首先,使得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职,在这个小组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都能实现自己在这个小组中的价值,也真正做到了人人管,管人人;其次,每次实验,对学生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珍惜在实验室里的每一分钟,干劲十足,而且很期待下一次的实验;最后,对于有些基础好一点的学生,还会激发他们去预习下一个实验,争取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好好表现,起到了无形督促的作用。
三、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小组合作的学习
1.备好课,备足课。在实验组织之前,教师应该备好课,备足课,就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并思考好处理的对策,比如,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我考虑到学生可能很难在实验室里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物相结合,预先将以下问题备好课:(1)充分给时间,让学生在进实验室之前,自己对光具座的特征进行小结与交流,以此加深印象;(2)就“物距”和“像距”这对概念,从名称上去帮助学生理解,“物”指的是光源蜡烛,“像”指的是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3)像的一些简单特征(放大还是缩小,倒立还是正立),基于学生容易接受,简单讲解,而对虚像还是实像,从光学原理上去解释,教师先画成实像的一些光路原理图,后由学生自己思考画虚像的光路图,以此加深印象,不仅让学生识记了理论知识,更为实验室的实际操作打好坚实基础;备好这些课后,当学生来到实验室,拿到光具座等实验仪器时就不会慌忙失措,毫无头绪。
2.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对于实验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很多老师都会预见,并且也会灵活指导,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还是得花大量功夫在知识点的落实上,特别是有些爱动脑筋的学生,针对一些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而老师并没有在课堂上讲解过,会引发他们思考,所以为了以防万一,老师必须备足课。如在进行“研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实验时,701班有位基础较好的学生就向我提问:如果压强计探头的薄膜出现小孔会怎样?这涉及到“气压”的内容,而“气压”要到初二才进行具体学习,所以从这个实例,更加让我坚定实验过程中备好课至关重要。同时,老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进行分析,原本基础就比较好的同学容易引起老师注意,容易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老师更应该加以肯定,不吝惜每一次表扬,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起点和基础不一样,对学习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也有差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老师的领头作用,及时鼓励学生,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积极融入到学生中去,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益处。
3.及时巩固。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恐怕最容易忽视的是实验结束之后的及时巩固。老师作为学习小组的组织者,不仅要在实验时负责,更应该做好善后工作。如进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实验时,702班个别基础落后一点的学生,对于天平的使用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而同组的组员们也只是简单地指出错误,并不会就此帮助复习与巩固,对于本人,可能也只是敷衍了事,简单将错误改正,不会对此有更深的印象,这样一来就忽视了以前学过的内容,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复习机会。因此,实验结束后,我及时对本实验做出评价,针对学生在这堂课上的表现,就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知识掌握问题以及纪律问题、学生参与积极性问题等方面来一个小结,这样虽然烦琐,占据一定课时时间,但就整体而言,很好地复习了以前的内容,大大增加了小组合作的成效。
四、反思
实验室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区别于课堂上的,在教师分配好任务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当然教师也要适时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在这届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渐渐由毫无头绪走向有理有据,也渐渐掌握了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正确组织学生,让学生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使得那些已经掌握某种知识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其他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分好组别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教师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守纪情况和性别比例等之后,再给全班同学加以分组,正确分组的基础上,再分配好各个成员的任务,同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加以观察和指导,对表现好的加以表扬的同时,也不吝惜对表现稍差一点的组别的肯定和指正,课后的反思也少不了,这个善后工作在整个组织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教师,纵观全局,加以评价;对于学生,进行自我客观评价,更能促进自身成功,所以不管怎么样,实验结束之后,双方的评估一定要及时进行,画上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毕志国.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理科考试研究.2015(6)
[2]周正明.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思考[J].理科考试研究.2015(7)
[3]朱宁波、张萍.组织合作学习教师该做什么[J].人民教育.2003(9)
[4]王攀峰.小组合作学习: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J].教育学术月刊.2008(9)
[5]刘荣健.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机电论文教学实效性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5(7)
[6]姜凤兰.浅析小组合作纠错在有效教学中的作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5(6)
作者:何淼 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浣东初中
相关专题:企业资金管理制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