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我在讲《语言的实际运用-得体》这一知识短文时,将参读课文《科学探索的壮举》与之结合起来,把课外的读和课内的听、说以及课后的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课堂上,我让一位身材魁梧的学生背着书包(行李)扮演秦大河上讲台,我充当特别新闻的“主持人”,用兴奋的语调告诉学生:“各位‘记者’朋友,我国第一位横穿南极的冰川学家秦大河即将归来,请大家不要错失良机。”只见秦大河背着行李从“飞机”上走下来(走下讲台),一群男女“小记者”手持“话筒”(卷着的课本)争着采访。有的问他:“穿越‘不可接近地区’时想到牺牲吗?”“秦大河”巧妙地运用课本结尾的话神采飞扬地作答。有的问:“听说你横穿南极时爱人病重住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只见“秦大河”顿了一下,满脸绯红,他想到特定的场合,想到自己的“身份”,竟然回答:“我当时想到自己不是一个好丈夫,我相信妻子会理解我的。”随即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记者们”越问越深,越问越难,一连问了十多个问题,“秦大河”都做了巧妙得体的回答。
课后在写下日记,大赞这次课是“有趣的采访”“乐在其中”“颇有收获”。这次表演是以提高学生的读、讲、听、写能力为目的而特别设计的。这一“身临其境”“我即其人”式的教学活动既传授了知识,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学生体验了生活,享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初中生这一年龄常常表现出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好奇好胜,但精力专注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教师每节课都按一种模式讲到底,就会把活生生的教材教“死”,把学生教“呆”。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教学过程设计得生动有趣。
教师那随教材内容自然流露的喜、怒、哀、乐的感情辅以恰到好处的动作,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共鸣。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当“教师”,模仿教师讲词析句、质疑释惑。这是一种转换角度的很好的生活体验,这种体验与只读书本、聆听说教的感受是不同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当多种角色,能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的手段是多样的,而表演是使学生“乐知”“乐学”的极好方式。例如,分析小说时,我让学生上讲台表演孔乙己“排”九文大钱和“罩”茴香豆的传神动作;表演范进中举喜疯的形象语言和神经动作。学生在表演中充当多种角色,有的男扮女装饰演范进的老娘,有的饰演《变色龙》中的小狗,有的还愿意挨鲁提辖三拳饰演“镇关西”。我在多种体裁课文的教学中广泛运用表演教学法。比如,讲寓言时,学生逼真地表演了蚊子的骄傲、狮子的凶恶、赫耳墨斯的自命不凡。教学戏剧单元时,我发动学生每人自编一个课本剧,一周之内利用课余时间选拔排演了4个课本剧,有歌剧《白毛女》、寓言短剧《蚊子和狮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学生个人创作表演的《范进中举》还面向全校师生进行了公开演出,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道具的配备也是放手发动学生,从杨白劳的破棉袄到穆仁智“积善堂”的灯笼,从喜儿的“红头绳”到她的“卖身契”,从“变色龙”的狗头面具到范进手中的老母鸡等,都由学生自制、自借。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演出中,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理解得深、用得活、记得牢,懂得运用戏剧知识去看戏、编戏、演戏。
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好方法。语文教学中的表演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表演。比如,把小说改编为课本剧,学生必须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认真构思,进行艺术创造,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体现。学生领会了作品的精髓,才能产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行为。学生表演中那声情并茂的台词说白,那惟妙惟肖的举手投足,那激昂、委婉、粗犷的感情,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真实具体的情感体验。文中之意出我口,文中之情出我心,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心领神会,进入角色,领悟到作品的真善美。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行为艺术论文
作者:高秉义 单位: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第四中学
matlab曲线拟合和预测|基于Bernstein基函数拟合预测的
经济管理论文2017-01-14 07: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