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小说文体创建及审美文化

时间:2017-02-19 02:20:18 来源:论文投稿

《菱荡》的每一段落都好似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其中人物贯穿每幅画中,人成为风景的点缀。《河上柳》、《桃园》、《桥》、《莫须有先生传》等的画面组成式结构尤为突出,朱光潜先生对长篇小说《桥》的结构方式曾作了类似的评价,将其概括为“一种风景画簿,翻开一页又是一页……”[4]的确,《桥》的每一章都是一副美景,各章连缀起来,就形成了一本“风景画簿”,让人享受和沉浸其中。第四,在抒情方式呈现上,废名较多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怀和感受,采用第一人称叙写故事和抒发情绪,作者目的是借第一人称视角可省略许多穿插叙事的繁枝蔓叶,并且显得较为亲切、自然,给人一种亲近感,这种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是废名对诗化艺术的执着探求。如短篇小说《河上柳》、《柚子》、《菱荡》、《桃园》、《竹林的故事》、《桥》等无不寄寓了作者内心的诸多感慨和无奈,生活的无常、生命的无从把握等含蕴作品之中,在作者有意的轻描淡写中抒发了对生活现实的深刻认识,并且把生活的现实无奈之感淡化在对人物、景物的美好描写中,营造了诗意、和谐而美好的氛围。废名的小说总是以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表达着人生的各种况味,人物内心的悲哀借表面的美好来掩盖,给予淡化悲伤,这也是废名对当时社会现实人生的一种有意变相反映,折射出作家内心的一种时代诉求,渴望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现实的到来。

自五四时期以降,中国现代小说就凝聚了作家的一种责任和文学理想,他们通过敏锐的眼光、深度的洞察、深入的体悟和深刻的思考,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认识通过艺术的审美形式给与表达,以一种文学文化想象的生态和谐思想呈现在自己的小说文本中,其诗化的文体形式、诗意化的语言以及深蕴人生社会现实的田园风格等文体特征传达着作家对现实的深刻体悟,这种表面的远离时代主流的“另类”小说,只是一些创作主体变相地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无奈反映,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审美和文化的生态和谐想象。和谐在中国现代小说家文本中,表现得又是如此乐观和美好,甚至呈现出与激流时代相背的田园式的格调,如美丽的自然景观、单纯美好的人物形象以及和谐的社会等。这些都与当时的“和谐”文坛又是如此的“另类”和不一致,以致有评论者把书写此类风格的作家划入“自由主义作家”或“走中间道路的作家”,或被视为“异类”,如废名、沈从文等,甚至有评论者认为他们在与当时的“主流”作对,或是有意“逃避现实”等。现实是逃避不了的,废名并非“逃避现实”,周作人在《竹林的故事》序言、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都表明了类似并非“逃避现实”的说法,笔者认为废名只是凭借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动荡不安的黑暗现实,而借以精神超越寻求一种艺术的寄托和审美的文化想象,从而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其实通过时间的沉淀和检验,随着文学生态环境的日渐宽松和批评家的自主意识的增强,曾被人们误解的作家废名及其作品日渐浮出文坛地表,其影响和价值近些年来被学界高度认可。废名小说在文体形式上具有自己的独创特点,他一直在努力实践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诗化的艺术寄托,创造了独具个性的诗化小说文体形式,这种艺术形式的创建除了与他个人的个性、文学观、思想认识和精神追求等有关,也是他对审美文化的有意选择。

审美文化作为美学范畴的学术概念,虽然它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由叶朗先生提出的“一个具有现代意义并辐射和涵盖整个审美和艺术活动的总体性概念”[5],但其实在1750年“美学”诞生前,审美文化就与其他文化领域一直保持着联系,如我们所说的美与真、美与善,以及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等,其中也蕴含着和谐文化的传统。因为作家创作时首先对表现对象要产生一种美感,然后升华为审美,而真、善、美又是最为普遍的审美标准。这里的审美文化并不是审美加文化,而是审美的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研究的是审美文化与其他文化领域的关系问题。[5]在现代小说中,审美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已被许多作家所表现,只不过这种称谓没有被学界采用而已。现代作家废名在其艺术精神追求中,和谐、美好、纯真、善良等皆是美的表现,真、善、美可以说是他小说赋予人物的优良品德。虽然现实生活中,真、善、美并不一定集于一人之身,但从废名的文学观来看,真、善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心灵美的体现。当然,对于笃信禅学思想的废名,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的小说中,极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如《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卖菜,买者与卖者的友好,人与竹林融为一体,竹林是人的生活背景,而人也是竹林的一道风景和点缀,处处显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以说,传统的审美文化为废名诗化小说文体构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和谐本身就给人美好之感。《桥》中的景、情、人不断融合在一起,呈现出“天人合一”之画景,如“琴子心里纳罕茶铺门口一颗大柳树,树下池塘生春草”。其实,废名在其小说作品中着力表现人的真善美,营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意境氛围,乃是他在传统文化视野下对理想生活的审美话语预设和和谐想象。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艺术创造如果“没有来自外部世界的信号输入就不会发生魔术般的综合”[6]。创作主体进行艺术创造,首先要调动自己的主体意识,选择题材、塑造人物、提炼情节、安排结构、表现情感等都离不开主体意识的积极主动参与,“所有的思想,乃至所有的意识,都是对‘经验的加工’”,[7]废名把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等的真知灼见和美好想象融入作品的艺术构建中,创造出具有个性的诗化小说文体,蕴涵着对传统审美文化的和谐想象。通过以上的阐述和解析,可以看出,废名小说文体建构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又深刻传达出对人生现实、社会生活的和谐理想诉求,是现代和传统的有机融合。废名为现代小说提供了“破天荒”的诗化小说文体,“在某种意义上说,废名的文体是融汇了古今中外的养分,‘特创’出的一种文体”[8],影响了同时代和后来的许多作家及其创作。时至今日,废名小说文体的价值和意义仍在不断地被言说和传播。相信,废名独异的思维方式及其所建构的富有个性的诗化小说文体,对二十一世纪的作家及其创作都将是有益的启迪和激励,深蕴其中的和谐的审美文化既为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传播一种正能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承续商业经济期刊

作者:王萍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废名小说文体创建及审美文化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7130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论文写作格式 日化用品有限公司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乡镇论坛》 《光电子.激光》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中国房地产金融》 《实用药物与临床》 《建筑与预算》 《化学进展》 《银行家》 《石油机械》 《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