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物化的文本载体。研读经典的过程就是通过深入细致地研读,领会其中深刻的思想精髓,准确把握其内在的理论意旨,从而使其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发挥和运用。研读经典著作,首先分析和探讨主体在研读原著时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导向,最后探索科学的原著研读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原著;研读;方法
一、研读经典原著的几种态度分析
(一)“过时论”与“随大潮”。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的改革和平稳发展,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针对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不断蔓延,认为马克思主义揭示和批判的东西,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都已成为“过去式”。另外,在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甚嚣尘上,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直接产生经济利益,无法为现实生活提供更多物质帮助。带有这种“过时论”的态度去研读经典,无疑不是自愿的,往往是出于某种强制性和任务性的需要。可想而知,这钟错误的立场和态度本身就已经决定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不可能性。在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我们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但社会多种思潮激荡,信仰迷失的大背景下,最大的研读障碍在于能否真正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而不是一种从众的心态。倘若不能突破这种从众心理所带来的理解局限和制约,就无法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正确评价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这种立场和态度也会导致在不同程度上淡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革命性、批判性和阶级性的方面,这就势必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片面理解。
(二)致力学理与着眼运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态度或是为了致力学理或是着眼运用,这两种态度旨趣都无可厚非,甚至是我们研读原著的两种基本态度,但掌握不好方法,也会让研读失去原来的方向。致力学理的研读也许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会更接近思想家们的思想,能够本真地理解其原意,但是也可能使得原著研在书斋中兜圈子,理论与现实脱节,断章取义,变成学究们的孤芳自赏,倘若如此,就很难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精髓。着眼运用通过科学的研读方法,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神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但这中研读的态度和方法也需警惕误入实用主义的范畴,避免出现急功近利的诸多错误现象。
(三)“再现原典”与“问题求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的寻求再现马克思主义的原味和原貌,有的带着自己所下的结论在原著中寻求只言片语的佐证。再现马克思主义原貌的研读态度和目的,则会尽可能忠于原著,忠于作者的思想,“再现原典”的态度固然可取,却也存在容易囿于原著的圈子,忽视其现代意蕴。“问题求证”式倾向于以当下的自我意识和需要来理解文本,这本是文本运用和理论创新的方式之一,但这也容易导致向本末倒置的文本解读方式的偏离,文本不再是研读和理解的目的,而变成了论证自我意识、思想的工具手段,文本内容依照读者的自我需求被裁剪成“有用的”和“无用的”。“有用”的部分自然多加利用,成为文本中自我观点的佐证,而“无用”的文本内容则被直接忽略。
二、运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研读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内容上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不科学的研读方法无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意旨,更谈不上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来。
(一)注重整体性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所包含的理论有着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完整和严密地研读,注重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整体性研读。邓小平曾强调“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1]这也是我们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所必须持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整体性研读应将原著与马克思主义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相结合来进行,避免教条主义对研读的影响。
(二)把握研读的主次。首先,把握经典原著的重点篇目和一般性篇目。在研读的过程中既要认真对待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本真精神的重点篇目,也要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阐释、解答等补充作用一般性篇目;再者,把握如何粗读与精读。粗读时需要了解原著的基本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精读时要弄清原著产生的时代背景、内在逻辑以及中心思想;另外,还需运用段落分析与整体综合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严密性和逻辑的严谨性,需要我们深刻把握好经典原著的结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分析段落内容,还要综合理解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把握好理论的结构,和得出结论的整个推理过程。
(三)带有问题意识。问题的产生是创新的萌芽和源泉。只有在研读著作的同时带着问题意识,理论创新才能成为可能。从一定程度上说,理论创新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不能一览而过,粗浅理解,而是应该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四)坚持批判方法。关于马克思主义阐述真理的相关论述,提到真理的发展的原则有种:一种是辩证综合,另一种是批判审视。当今社会,人们更多的是谈论思想和文化的包容、融合、交流,而相对忽视了批判和审视,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不可丢弃的理论武器,批判不是单纯的否定,批判是把握事物的一种方法。因此,马克思主义既是革命性的、也是批判性的,这个判断的工具在今天还适用,而我们当前最大的挑战也在这里,人们用吸收代替了批判,用包容代替了是非、善恶分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同各种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史,在研读的过程中,更要注意用批判和审视的态度去分辨和理解马克思主义。
智能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
作者:吴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