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关中乡土建筑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本文阐述了关中乡土建筑的现状、面临的冲击,重点分析了关中乡土建筑所蕴含的深厚文化,论证了加强保护关中乡土建筑的重要性,营造乡土建筑的宜居性,促进在一体化的建设中实现因时,因地和因题稳步发展,推动关中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全面传承乡土建筑文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土建筑;文化价值
在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关中乡土建筑受到严重的冲击,对乡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中的一个必须面对的考验。了解关中乡土建筑的现状、面临的冲击,加强保护关中乡土建筑的思想观念,保护原有的乡土建筑,开发出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乡土生态建筑。
一、关中乡土建筑的特征与现状
乡土建筑是指民间自发的传统风土建筑物经过历史的沉淀所形成的,深宅、窄院、封闭的空间,是关中传统民居的独特空间布局形式。其建筑是以整体群落形式出现,平面布局规整,主次分明,且排列严格有序。在建筑造型和材料运用上以木构架为整体承重结构体系,以砖土木为主材,在建筑部件和门窗样式上,融合了民间艺术特有的淳朴、厚重的装饰技巧。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进步,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乡土建筑正在逐步消失,一部分原因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造成了传统建筑物被拆除和废弃,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乡土建筑虽然得到了保留,但由于长期废弃无人维护仍旧毁坏严重只能任其消失。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关中乡土建筑的冲击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关中地区乡土建筑遗产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首先,对乡土建筑保护意识薄弱;现代化建设导致人们追求新型建筑类型摈弃传统建筑类型及其繁杂的装饰,加上当地居民对历史文化已经感觉到麻木开始出现可悲的破坏现象。保护不力,放任自流居民各自为政混乱发展,传统的四合院如今已变得满目疮痍,老宅废弃的现象随处可见。其次,乡村城市化建设迅速;在建设中,一些古老民居和特色建筑被强拆,明显忽视了改和增之间的问题,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流失。再次,传统技术的流失;一些老工匠和技术人员,因为依靠传统技艺已经不能谋生,不得不背井离乡去打工,还有一些老工匠对自己的手艺不愿意外传,或年轻人对于传统手工工艺的漠然,使木工,砖雕,石刻等传统手工工艺后继无人成为保护传统居住文化要素的致命伤害。
三、关中乡土建筑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关中传统建筑具有久远的文化底蕴,具有建筑艺术的形式美、韵律美、意蕴美。关中乡土建筑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了的一笔不菲的精神财富。1)关中乡土建筑体现了中华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传统建筑形式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精神,礼制思想和宗族观念,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乐观积极向上的崇生心理以及思维方式。乡土建筑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是象征性艺术,是通过建筑的多种外在形态和形式综合结构体现的。如建筑的造型、序列、环境、雕刻艺术、绘画艺术以及建筑使用的色彩,数字,形状等,都具有深厚的美学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2)关中乡土建筑蕴含着关中地方历史文脉;关中乡土建筑作为地域鲜明的文化传承,曾经有过强势文化的辉煌历史。儒、释、道三教合流形成强大的本土文化势力近两千年来,一直左右着世人的思想意识和世俗生活。关中乡土建筑如寺观,民居等在布局、结构、形式、和细部装饰方面体现了宗法社会礼制秩序。耕读,商儒,仕宦文化等丰富内容也是地域鲜明的文化传承,具有深厚的地方历史价值。3)关中乡土建筑表达当地民众审美特征;建筑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表现,关中传统建筑“四合院”的形态特征规矩严谨且空间布局外窄内敞,结构朴实大方。装饰主要以木、砖雕刻、和石刻为主并加以色彩装饰,装饰部位主要为入口梁枋,斗拱,屋檐,壁面,山墙,马头墙,屋脊,门窗,屋内陈设装饰及家训题刻等凸显出了关中地区装饰艺术,使我们不仅获得感官层面上的审美愉悦,而且获得精神层面上的审美慰藉。4)关中乡土建筑展现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系;乡土建筑是一种特殊的符号体系,记录了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关中乡土建筑多显王侯气息,关中传统建筑的总体形象是各种居住建筑组群围合而成的形形色色的院落,院落是家族凝聚亲情沟通,天人合一、亲和自然、韵味深厚,魅力独特的空间组织和建筑形式,是地区建筑文化的遗产和永久的财富。建筑是历史的载体,建筑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反应了人们全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传统的乡土建筑更是时代的产物,历史事实见证者。乡土建筑代表了过去,又体现了当前,人们在追求信息时代的同时,更应该停下脚步去感受时代精神的意义。在进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传统的建筑元素,积极的探索,推动形成建筑符号的表达和象征意义,促进一体化的建筑的地域文化风貌特征。
参考文献
[1]李琰君.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雷振东.整合与重构——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D].建筑历史与理论西水泥机电论文安建筑科技大学
[3]赵新良.建筑文化与地域特色[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1):68
作者: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