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时间:2017-02-20 09:31:21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四川省苍溪县居民胃病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卫生预防及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对随机抽取的800名苍溪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胃部不适情况调查显示,99.0%的居民均有不同程度的胃部不适症状,主要为胃痛(27.1%)、胃胀(23.8%)、返酸嗳气(21.2%);其中去医院确诊过的患者有675人(85.2%),确诊的疾病主要是慢性胃炎(83.1%);绝大多数(大于70%)居民有一年以上的胃病史;胃病相关因素调查显示,作息不规律、生活习惯差、饮食不规律、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均是引起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作息不规律、生活习惯差、饮食不规律、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是胃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生活中应积极避免与改善,政府也应加强宣传,提高对胃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以期有效的降低胃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苍溪县;胃病;流行病学

调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在改变,人群的疾病模式和疾病构成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1],胃病作为其中的一种常见病,受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大。本课题以胃病为例,通过对苍溪县居民胃病的发病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寻找和了解当地居民胃病高发的影响因素,以期根据统计结果从流行病学层面为降低该地区胃病发病率提高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进而促进预防该地区胃病的发病和提高该地区居民生活质量。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5年7月于苍溪县随机抽取850名调查对象,包括苍溪县城及下辖的龙王镇常住居民。苍溪县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是本次川北医学院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调研地点。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50份,并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800份,有效率为89.41%。800名调查对象中,有胃部不适症状者792人,占99.0%。本次调查的各项内容和指标均基于这792名有胃部不适症状者。

1.2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广元市苍溪县居民胃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问卷》为调查工具,对随机抽取的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共19道题目,包括15道单项选择和4道多项选择。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学历等)、患病情况(症状、是否确诊、胃病史等)、饮食行为习惯、胃病知识的获取渠道等。调查数据录入Epidata3.0软件并核对,然后采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居民的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的苍溪县常住居民中有胃部不适症状者792人,男性334人(42.2%),女性458人(57.8%);年龄在20岁及以下、21至40岁、41至60岁、61岁及以上的分别为74人、180人、290人、248人;其中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325人、初中204人、高中138人、大中专71人、本科及以上54人,可以看出此次调查的主要人群是2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且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

2.2居民患病情况

调查发现居民的常见胃部不适症状:其中有675人(85.2%)去医院确诊过胃病,大多数为慢性胃炎596人(83.1%),急性胃炎有32人(占4.5%),胃、十二指肠溃疡70人(占7.8%),极少数(0.4%)为胃癌,其余胃部疾病有16人(占2.2%)。

2.3胃病发病相关因素调查

此次调查发现,有胃部不适症状的人群平时休息时间在11点以前的仅有305人(占38.5%),在11点以后的有487人(占61.5%);仅有258人(占32.6%)平时按时进食三餐,其余534人(占67.4%)为进餐时间不固定、少食多餐、经常不吃早餐等;另外多数(41.9%)人群有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习惯,47.7%的人群经常吃过夜或者不新鲜的食物;调查发现有胃部不适症状的人群大多有吃辛辣粗糙食物、喝烈酒、吸烟、喝浓茶和咖啡的习惯(表1)。

3结论

3.1该地区胃病高发,尤其以慢性胃炎为多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随着当地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苍溪县居民大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部不适症状,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情况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同时我们发现该地区主要的胃部疾病为慢性胃炎,而急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病率较低。

3.2引起长期胃部不适症状或胃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导致胃部不适、引起胃病高发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涉及社会经济文化、个人饮食习惯、生活水平等方面。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区具有较为严重胃病的人群多是中老年人,且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他们对胃病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不够,以致于耽误了疾病早期的预防和治疗。而有调查显示学历和经济水平是Hp感染的保护因素[2],而Hp感染是引起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此次调查我们也发现约六成的人作息不规律,甚至有长期失眠。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食用不新鲜食物不仅会引起胃部正常活动紊乱,破坏胃酸正常分泌,而且剩饭中的淀粉加热会发生糊化,胃对这种糊化的淀粉水解消化能力显著降低,剩饭也易被葡萄球菌污染,引起胃肠道感染[3]。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也会对胃肠道粘膜造成一定损伤,影响胃部的正常活动和功能。由于当地的饮食文化,该地区居民大多有食用辛辣粗糙食物、烟熏食品的习惯,有一部分人群受工作、个人等因素需要长期喝酒、吸烟、喝浓茶和咖啡等,这些习惯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胃部的正常活动和功能,吸烟增加胃病的发病率,降低胃病的治愈率。另外研究表明长期过度的忧郁恼怒、思虑紧张等精神刺激,能够造成大脑皮质功能失调,进而会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胃壁血管的痉挛性收缩,胃黏膜缺血、缺氧,就会发生慢性炎性病变[3]。

4建议

4.1多部门联合,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对胃病的认知度和重视度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有胃部不适症状的人群之所以没有及时去医院治疗就是因为他们文化水平不高、经济实力不强、没有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以致于他们对胃病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不高。当地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走进社区、走向群众,加大对包括胃病在内的常见疾病基础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对这些疾病的认识,指导群众正确就医、正确认识疾病,避免他们盲目从医,同时也加强医疗单位和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和连接,促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而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4.2群众个人提高认识,养成正确的饮食行为习惯

胃需要“三分治,七分养”,通过合理的饮食保护胃是预防胃病的重要方法,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必不可少。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注意忌口,不食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4]。对于胃病患者还应坚持合理安全用药,减少药物对胃部的伤害。

4.3坚持体育锻炼、保持积极心态,提高机体抵抗力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及饮食所伤在现代胃病患者中占很大比例,也是胃病很难治愈及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5],所以在养成正确合理的饮食习惯的基础上,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对降低胃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也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坚持适度的与体育锻炼能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毒或细菌侵袭的机会。

4.4建立和完善乡镇或社区群众健康档案,对胃病进行提前预防

建立和完善乡镇或社区群众健康档案不仅有利于医务人员对群众的健康状况有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并且能更有效地指导群众正确用药。此外,加强群众与医务人员之间的长期联系以及医务人员对群众健康状况的监测和干预,可以对胃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本地区胃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进而提高群众生命健康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恩才,朱一胜.常州市钟鸣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J].江苏卫生保健(学术版),2013,15(1):8-9.

[2]刘瑶.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调查分析及健康管理的初步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8.

[3]张馨,曹文君,王静等.某地区胃病患者饮食及行为习惯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3):96-99.

[4]孙立杰,颜灿冰,李思薇等.预防护理对胃病发生和发展关系的调查研究[J].吉林医学,2008,29(20):1744-1745.

[5]汤朝秀,严俊.健康干预管理在中医治疗胃病中应用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8):218-220.

作者:刘华乙 王艺蓉 吕征 吴琪 郑智 单位:川北医学院检验学系 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胃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7624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职称论文发表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比较法研究》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河北林果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 《新重庆》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文史知识》 《山东交通科技》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气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