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需要进行手术。其中男患者有20例,女患者有40例,年龄25~65岁。其中行妇科手术有5例,产科手术28例,骨科手术有8例,外科手术有19例。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心理护理
病人情绪过于激动容易引起术中的低温,因此要加强术前的心理护理。医务人员要以热情、耐心、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开导患者,倾听他们的心声,讲解医疗技术的先进,让患者充分了解与信任医务人员,关心体贴患者的疾苦,协助患者解除各种顾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手术。
1.2.2控制室温
皮肤散热是患者热量丢失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调节室温,从而减少辐射与对流,来预防患者低温。在一般情况下,室温应调节在23℃~25℃,湿度在45%~65%为最佳。
1.2.3覆盖物的使用
在接送患者期间要注意保温,尤其是冬天,多使用棉絮、毛毯等,尽量不要让患者的肢体暴露在外面。在手术过程中和实施麻醉后,需要减少肢体暴露,注意保暖。采用覆盖物可以降低身体的散热率,让其与冷空气隔离。有条件的术中可以使用电热毯维持患者的体温。
1.2.4输血、输液前加温处理
没有经过加热处理的液体与血输入明显可以降低患者的体温。因此,在进行输液、输血前采用加热器把液体与库血进行加热,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简单的预防体温下降的方法。不过有一些药物不能加温,需谨慎处理。
1.2.5防止体腔热量散失
部分手术时间比较长,一些腹腔脏器长时间暴露在外,容易导致体温下降,可以采用温热盐水纱布覆盖,用温热液体冲洗体腔,从而降低体热的散失。
1.2.6呼吸道加热
把气体热化,取呼吸蒸发器加热吸入氧气,有效的减缓呼吸道的散热率。尤其是全麻患者使用湿热交换器,从而来维持体温。
1.2.7术中严密监测
采用常规的体温监测法,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若出现体温过低,及时给予有效的保温处理。
2、结果
经过有效的低温预防的护理措施,中途发生低体温的有5例,对这5例患者针对性处理,体温迅速恢复正常。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讨论
3.1产生低温的原因
①采用的麻醉剂会直接影响体温的调节,阻断大脑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作用[2],让患者的身体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导致体温下降;②皮肤消毒,一般消毒液都是冷的,擦在患者身上冰凉,皮肤裸露在外、时间长加快了散热速度;③补液、输血过程中未加热,使患者体温下降;④手术室温度过低;⑤手术时间过长、暴露的肢体过多、切口多大;⑥年龄因素,尤其是小儿与老年人身体抵抗力低下;⑦自身因素,情绪过于紧张等。
3.2低温的危害
①增加伤口感染率和延长了住院时间,低温不仅可以直接造成机体免疫力的损害,还减少了皮肤血流量,易出现缺氧状态;影响切口愈合。②影响凝血功能,若发生低体温可以导致循环血流过慢,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因子活性降低;③增加心血管并发症,体温低的患者比正常体温的患者发生心血管机率高很多,由低温引起的低钾是导致室速室颤等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3];④影响机体代谢,低温产生抑制了生化代谢酶活性,让患者清醒延迟。
3.3低体温的复温
若术中发生低温时,需要及时处理与冷静对待,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复温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体表复温法,另一种是体中心复温法。①体表复温法,如热水袋、暖壶、电热毯等,其中空气对流加电热毯效果最佳;②体中心复温法,如体外循环、静脉输液、呼吸道复温法等。
总之,一般处在手术期的病人都有一些危险性,因此在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重点关注患者的体温监测,做好有效的预防以及护理对策,避免在术中发生低体温,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蜘蛛侠之破碎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