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养生思想分析

时间:2017-02-21 19:44:56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寿亲养老新书》为元代邹铉所著,是对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进行的续编。陈直在《养老奉亲书》提出“食疗先于药治”和“承顺情志”来加强对老年病的防治,以道德礼法来指导子女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护,在此基础上,邹铉提出“自养先于他养”的养老思想。以上老年养生思想为现今解决人口老龄化相关问题,启发了新的养老理念和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寿亲养老新书》;食疗养生;精神养生;自养之养;健康老龄化

近年来社会积极提倡“健康老龄化”,认为“以生命历程的视角来看待健康,即在人生各个阶段,对能够影响到老年期健康长寿和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都要重视,预防和减少危险因素,推进和增加保障因素”[1]。而提倡“健康老龄化”除了意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外,还旨在能进一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而就邹铉在《寿亲养老新书》阐述老年养生思想不仅重视的饮食养生、精神养生、情志养生等理念,有利于老年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其“自养”之说,还有利于激发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对于《寿亲养老新书》中的老年养生思想的研究,无论是对老年病学的发展,还是对缓解“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另外从其总体思想中体现出的整体观和采用的治疗手段来看,则比较符合“自然疗法”的思想。有医者认为,中医养生属于自然疗法,它是以自然物质或原生态的方法,激活人体的自愈力和抗病力,取法自然、效法自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人体自身平和的同时,也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和谐地相互作用、相互感应[2]。近年来医学界对“自然疗法”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因为“自然疗法”副作用小,且更人性化,更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寿亲养老新书》中的老年养生思想适用于现代社会要求的更主要原因是其理论构架的与时俱进,不仅以食疗和调摄情志来调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更以“自养”之说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虽然时代不同,表述不同,但二者在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上所关注的要点是类似的,本文从以下三点分析《寿亲养老新书》中的老年养生思想。

一、以中医理论指导的老年食疗思想

宋代医家陈直在论述老年养生相关理论思想62学苑新作时,首重食疗,开篇即强调饮食调治。他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总结老年人易患病的机制为“肠胃虚薄,不能消纳,故成疾患”,并且认为人体正常阴阳运作机制与饮食有关,如其所言“是以一身之中,阴阳运用,五行相生,莫不由于饮食也”[3]11,故提出“其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若有疾患,且先详食医之法,审其疾状,以食疗之。食疗未愈,然后命药,贵在不伤其脏腑也”[3]11。即言人体进入老年后,其体质会发生变化,主要是气血亏虚,五脏衰弱,极易生病,既要重视日常饮食的调节,主要以“温热熟软”为主,同时又要注意若出现疾患,先以相应功效的食物调治,食疗效果不佳,再选药物治疗。陈直提出的老年养生以食疗胜于药疗,是具有合理性的。依据中医养生理论中“治未病”的思想,老年人适宜以食物滋养,易于吸收,促进脾胃运化,进而有助于补益气血和肾元。而老年人以食疗为主的另一个缘由,即老人脾胃虚弱,须温和之品,而食物相对药物而言药性要弱一点,不至药性太过而反伤及老人身体。如同样要补益老人体质的虚损,牛奶、猪肚等比起人参、黄芪、肉苁蓉等补益气血之品,没那么温燥,且便于吸收。陈直以食疗为主的老年养生思想是有理论基础和源流可循的,其所著《养老奉亲书》中的食疗理论和医方也不是首次提出。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有关于食疗的记载,并产生了“药食同源”的理论。陈直的食疗养生思想可能源自唐代孙思邈,如《千金翼方》载“养老食疗第四”提出的“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药能恬神养性以资四气……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此外孟诜还与张鼎共同编撰了《食疗本草》,这是其食物功效研究的借鉴与参考。关于对老年养生的关注,孙思邈先于陈直。如其所言:“缅寻圣人之意,本为老人设方。”[4]《养老奉亲书》之所以能传抄收录流传至今,除因其注重以孝养亲外,主要还是因其养生的目的在于关爱老年人之生命,期以保全老年人能尽终天年,是以重视生命为主,而不似其他养生之书,或以草药、丹药为主,或以针灸、行气导引为主,而是以调摄饮食的食疗为主,这和当时许多意在修炼成仙而长生不老的养生医书是大为不同的。这一点也类似于孙思邈“重生”的养生理念,如其言“神仙之道难致,养性之术易崇”[5]。当然相对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只是概括论述关于注重饮食调理的老年养生理论而言,陈直以四时调摄饮食的老年食疗理论更为详尽细致,更符合中医“三因制宜”的原则,有助于子女在养护老人时或老人自身调养时顺应自然,及时调整来应对自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二、以道德礼法指导的老年精神情志养生思想

陈直不仅重视食疗养生,还重视精神情志养生,并以道德礼法来引导子女应如何奉养老人。自古中国的礼法道德就要求人们要“报本反始”,使老有所养,这样才能“曾元而下,家庆一堂”,如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又如《诗经•大雅》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指出若子孙后辈的孝心不竭断,则上天就会使孝顺的子孙福泽绵长。可见在古代十分推崇和鼓励“老老亲亲之念”。然古代措词时,“孝”常搭配着“顺”,即要顺从老人,可见以物质孝养老人是不够的,还要从精神上顺遂老人的心愿,注重以仁爱之心关爱老人。相对于其他中医养生著作,《寿亲养老新书》更注重对老年人的心理疏导和精神关爱。在论及“四时养老”篇中提到不同季节老人的情绪和心理变化以及应对方法,还专篇论述“眉寿之人”的心理变化,如其“性气嗜好”篇提出的两点建议:其一,针对年老之人“性气不定,只如小儿”的特点,在照顾老人时要“承顺颜色、遂其所欲”;其二,针对“缘老人孤僻,易于伤感,才觉孤寂,便生郁闷”,建议以嗜好喜之,自以为乐。中医养生本就重视调养心神,认为心情舒畅、精神内守为宜。《寿亲养老新书》不仅具体描述了老人的心理变化,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对老年人的护养需细致入微、面面俱到。此外还提出即使要对老人“承顺颜色”也要加以劝告、晓以利害,既要遂老人喜好,也要提醒老人注意节制。如“夏时摄养”篇中说到老年人脾胃虚弱,不宜贪凉,更需“饮食温软”,所以当老人“思食之物”时,建议“但随意与之,才食之际,以方便之言解之,往往知味便休,不逆其意,自无所损。”《寿亲养老新书》中还提出子女要“承顺父母颜色”尽其孝心,但考虑到有子孙贫困或能力不及的情况,亦善解人意地提出奉养“不在日用三牲”,根据家庭情况不论贫富祸福只要“以纯孝之心,竭力事亲,无始终不及之理”。这种思想也可应用于现代,告诫子女即使没有赡养老人的能力,但是要有奉养关爱老人之孝心,这才是老有所乐的关键。《寿亲养老新书》还提出老人易感孤独悲伤,需要心理慰藉和疏导,这有助于老人正确看待生老病死之事,如“秋时摄养”篇说到“秋时思念往昔亲朋,动多伤感”,认为子女应该主动观察老人的身心变化,若发现其“颜色不乐”就要“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又如《淮南子》“木叶落,长年悲”,认为为人子女是不宜种植易凋落的花草树木,因为怕年老之人看到落叶想到自身已经衰老而感到悲伤。“承顺颜色”“以嗜好喜之”的思想,就是精神上的顺调疏导和情志上能自以为乐,正是有利于帮助老年人进行精神调养。中医重视养“神”,据《黄帝内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养“神”的重要性,正如张其成教授所言“不养神而谈养生基本属于没有抓住根本”[6]。《养生三要》强调“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然古代医家多认为人要清心寡欲,方能精神静守,身心和谐,但人为饮食男女,怎么可能完全做到寡欲,所以《寿亲养老新书》要求子女承顺颜色这点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适欲为度,而无需刻意遏制所有嗜欲,顺应老人心志,使老人心神调和即可。

三、培养嗜好倡老年“自养”

《寿亲养老新书》所论及的老年养生思想和方法有很多,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自养之说”,即“夫能知自养之养,而后能安享子孙之养”,意为受子孙之养的前提是先能自我保养。清代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说到他觉得自己的孙子还没能力“老吾之老”,所以他认为只有“自知其老,自老其老”,年老之人学习一些养生思想和养生之术:“纵无解于老,亦自成其为老,更无待于老吾者。”[7]也就是说,老年人可以不用依靠晚辈的赡养来养老,也可以通过自我调理来自养。然而自养之养又以“自以为乐”为关键,如书中序言中所说:为人子女奉养老人,除了要保障其饮食起居,还要“娱其耳目心志,即可使之燕佚,怡愉全生而益寿”,而要使老人能安享晚年,安逸舒适,莫过于使老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去帮助老人实现心中所向往的。如其性气好嗜篇所言:“老人衰倦,无所用心,若只令守家孤坐,自成滞闷,今见所好之物,自然用心于物上,日自看承戏玩,自以为乐,虽有劳倦咨煎,性气自然可减。”也就是说老人要有精神支柱来激发其生活热情。就一个家庭而言,“自养之养”比“子孙之养”更有意义。一方面,对于为人子女来说,年老之人形羸气弱,容易生病,与其在父母亲人病痛时服侍在侧,不如早在其健康之时就行养生之事细心奉养,既使年老之人“去老而全形”不受病痛折磨,又使自身免于忧虑,如《寿亲养老新书》原序中提出对子孙奉养的要求说道:“人子之爱其亲,因其康强,加以奉养,为之安其寝处,时其旨甘,娱其耳目心志,即可使之燕佚,怡愉全生而益寿……尤不能不唯疾之忧。”[3]1另一方面对于老年人自身来说,汲取养生思想,注意自我的养护,以合理的食疗来养护自身健康预防疾病,以自养自乐的精神状态积极看待“生老病死”之事,保全自身,才有享受子孙后代孝养的命,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夫人以自养之养,而后能安享子孙之养”。就整个社会而言,“自养之养”的养生思想将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老有所养若只要求由子女来赡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就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而言,很少有“三世”以上同堂的情况,那么对于“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来说,子孙没办法在身边照料,甚至没能力赡养,可能“自养之养”比“子孙之养”更加适用。“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8]而我国从2000年开始即进入“老龄化社会”,就目前老龄人口增长形势来看,“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人口红利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根据2013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将提高到18.2%。未来老龄化的压力是长期、持续增长的。”[9]虽然我们无法停止老龄化的趋势,但是可以采取措施延缓老龄化的速度,并且使老龄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小化,特别是要解决已经步入老龄的这批人群的生活质量问题,以及像重病或慢性疾病老年人,每年在医疗费用上的支出就十分庞大,不仅家庭负担重,政府补助方面也面临着更大压力。而发展“自养”之养的老年养生思想从某种程度,是有利于缓解这种压力的。《易经》中的“君子自强不息”激励着很多年轻人自强奋斗,而其实“自养之养”也有从精神层面来鼓励老人自强不息的意义。事实上,很多老人是希望不仅能自养,不为他人带来负担,还能老有所为,如陈直所言:“眉寿之人,形气虽衰,心亦自壮,但不能遂时人事。”所以当代的老人既需要家人的鼓励与养护来自养,也需要新的养老模式和政策来帮助和扶持老人实现自养,因为“老”不一定就“弱”“病”,老也可以有所为。日本早在197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人均寿命都在80岁左右,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对中国来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寿亲养老新书》不仅继承了陈直注重老年食疗养生和老年精神养生的思想,更启发后人提出“自养之说”,比“子孙之养”更适用于现代老年养生。现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几乎全世界都在关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如果不是一种协调的社会发展模式,可能导致社会发展静止化甚至衰退化,不仅加重政府经济负担,还影响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所以研究老年养生思想和方法,结合多学科拓展新思路,对于现今老龄化社会是很具有指导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吴玉韶,伍小兰.“健康老龄化”: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EB/OL].[2015-03-24].

[2]张荣健,李爱民.常见病的自然疗法[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2-3.

[3]陈直.寿亲养老新书[M].邹铉,续编.钱超尘,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13:15.

[4]孙思邈.千金方千金翼方[M].北京:中华书局,2013:240.

[5]李经纬,张志斌.中医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305.

[6]张其成.张其成精气神养生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63.

[7]曹庭栋.老老恒言[M].钱超尘,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12:1.

文学期刊

[8]人口老龄化[EB/OL].[2015-03-24]

[9]杨谧.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影响[EB/OL].[2015-03-24].

作者:许笑盈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老年养生思想分析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7958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铀矿地质官网 军事史林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四川林勘设计》 《化学传感器》 《小溪流》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农业部北京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石化技术》 《延边党校学报》 《当代商报》 《中医教育》 《湖北农业科学》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