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德制度是针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具体而特殊的伦理制度,是将对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明示为一系列规则和规范,是师德建设制度化的一种方式。目前,高校师德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师德规范制度不健全和师德保障制度薄弱。健全高校师德制度应突出专业核心伦理价值,完善师德规范制度;重视师德培训,加强监督,健全师德评价体系。
[关键词]师德制度;规范制度;保障制度
近些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多元化社会的突起,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笔者认为,高校师德建设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个人的修养和自律,还必须完善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制度,最大程度地抑制因为个人道德失范而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拟从师德制度建设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寻找有效的师德制度建设路径,以期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的发展。
一、高校师德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师德制度是针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具体而特殊的伦理制度,是将对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明示为一系列规则和规范,是师德建设制度化的一种方式。整体而言,目前高校师德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规范制度不健全
笔者以2011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道德规范》)为例分析发现,我国师德规范制度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关系范畴不完整。檀传宝认为从师德调整的关系上看,有师生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同行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重点谈及了师生间的道德规范,还另设单项谈论教师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但教师同行、教师与家长的道德规范未曾谈及。二是,核心价值观不突出。作为指导教师实践活动的规范,编写者应准确的找出几个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突出或强调以便广大教师清晰、快速地掌握。《道德规范》中的“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应该就是编者想强调的核心价值观。然而,在“爱国守法”名目之下却出现了与之不符合的“维护校园和谐”、“不得有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在“服务社会”之后出现了“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由此来看,编者尽管用了六个关键词来统领全文,但并未突出专业核心价值观,使规范失去主次,重点未凸显。三是,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师德规范是为了指导教师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应当具体化、细致化,具有可操作性。与之前颁布的各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比,《道德规范》中类似“循循善诱”这类虚无缥缈不具有可操作性的词语正在逐渐减少但依然存在。四是,适用对象单一。我国目前颁布的所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均是单独针对某一学龄段的某一类教师,而不是针对所有教育工作者。
(二)保障制度薄弱或缺失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师德的养成需要完备、清晰、明确、统一的制度来进行约束和规范。师德规范制度是否能充分发挥其实质性作用关键在于师德保障制度是否能有效运行。就当前师德制度建设的实际而言,师德规范制度受到较高的重视,而对于配套的师德保障制度却相对比较薄弱。笔者将从师德培训、师德监督和师德评价三个方面来分析目前我国师德保障制度的不足。我国师德培训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主要针对新入职教师,缺乏有关任职中师德培训的制度。第二,仍处于职业技能训练范式之内,呈现出培训目标空泛化、培训内容伪圣化、培训方法灌输化和培训效果虚无化。一个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必须要有一定的监督机制,以保障其意义和价值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我国师德监督机制还未受到较大重视,其方式主要局限于传统的书信,作用效果不大,结局往往是“不了了之”。师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职业行为作出判断和评估的活动。近年来,人们对师德评价的重视和研究越来越多,但总体而言“还处于经验水平层面,缺乏公信力,缺乏对反映师德本质特征的行为的分析和观察”。首先,师德评价趋于形式。如年度考核中优秀轮流评,考核结果不公示,考核结果与分配制度不挂钩等;其次,方式主要为定性评价缺乏定量评价。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教师的“德、能、勤、绩”难以用量化只能定性考核,事实上对于教学一线教师可以量化其教学量、科研项目、论文数量等;行政人员可以量化其工作任务、工作效率、出勤情况等。此外,评价方式单一。师德评价不仅可采用领导评价,还可采取学生评价、同行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
二、高校师德制度建设路径选择
(一)突出专业核心伦理价值,完善师德规范制度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明显化,世界各国都逐渐意识到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已成为必然,即从最初的“教师职业”向“教师专业”转变。教师专业化运动要求从专业角度出发讨论师德规范的建立,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特点,使其不再是“放之四海皆准”而是具有不可替代性。一种制度规范只有找到其在伦理道德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依据之后,才能使之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可和行动上的支持。因此,师德规范想真正约束教师道德行为,提高教师专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形成,就必须具有强大的专业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的劳动过程不仅具有其他劳动过程不具备的教育性、劳动主体及对象的可互换性,还具有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和劳动过程管理和评估的艰难性。因此,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完全依照自己的意志和思想处理教育活动事务关系,他必须受到一定的约束、制约。这就要求约束、制约教师的规范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细致而具体,并且具有较强的对象适用性。作为具有最高规范性作用的国家层次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仅要适用于中小学教师、高等学校教师,还应适用于幼儿教师;不仅适用于一线教学授课教师,还应适用于不直接参与教学的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实验人员、科研人员等。
(二)重视师德培训,加强监督,健全师德评价体系
岗前培训是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岗位需求的过渡性培训,它不仅是帮助新教师了解基本教学理论、掌握教学技能、熟悉岗位环境、培养主人翁意识的好途径,也是培养教师良好师德的好渠道。岗前培训是基础,在岗培训是关键。教师师德的培养和培训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高校应设立师德培训课程,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师德活动,让师德伦理价值观深入人心。师德监督是对教师职业行为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的过程,包括自我监督和他人监督。师德监督不仅应包括群众监督,还应建立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等机制;监督方式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书信方式,还可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方式。纪委监察处、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应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做好调查、信访、回馈及解释等工作。对于造成重大教学事故、科研中剽窃他人成果、出现有失教师身份并在师生中产生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言行、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的教师,在岗位聘用、职称职务晋升、奖优评选、出国深造等方面应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机制能全面、合理地评价教师专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师德的培养。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制度应具有科学的评价标准、重视自我评价和有效的反馈机制。师德评价的标准即依据什么来具体评价教师的“德、能、勤、绩”。制定师德评价标准时应注意根据工作性质制定符合各自工作实际的评价标准,不能一概而论。教学一线教师应注重教学能力及态度,行政人员及教辅人员应注意工作效率,实验科研人员应注重科研能力。师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能进行反省与改进,因此笔者认为科学的师德评价应更加重视教师自我评价,而不是他人评价。进行师德评价时应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客观地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总结、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从而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终而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强调自我评价并不是否定他评形式,而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他评形式包括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等。评价结果应采取合适的方式及时的反馈给教师,使其能“对症下药”。对于具有优秀专业道德水平的教师应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具有不良道德水平或道德水平失范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处罚并督促其加强学习。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于进,于源溟.从灌输到交往:师德培训问题的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4(10).
[3]蔡军.论师德评价中的应厘清的几个基本关系[J].教育探索,2011(5).
[4]龚会莲.论制度设计的伦理关怀[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1).
作者:蒋明思 单位:川北医学院
matlab曲线拟合和预测|基于Bernstein基函数拟合预测的
经济管理论文2017-01-14 07: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