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堂与教育资源交流模式初探

时间:2017-02-22 15:15:02 来源:论文投稿

一、同步课堂的实施前提

技术保障是同步课堂得以实施的前提,为此,我们从硬件、软件两方面进行了同步课堂的建设。1.同步课堂的硬件建设同步课堂依托流媒体技术,把互联网中应用广泛的音、视频信号同步压缩后实时传送到终端设备上,利用这一技术将处在城乡间两个及以上的课堂捆绑在一起进行教学。同步课堂的结构示意图,详见图2。同步课堂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建设,学校的职责是维护、使用好设备,让其真正发挥效益,实现对接学校间优质教育课程资源共享,需要的设备有摄像机(至少两台)、麦克风、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等,采取的技术方式有如下几类:局域网文件夹共享、建立共享服务器、数据库网站、存储视频材料的移动硬盘等。另外从网上下载一个界面友好、功能完善且适合作为资源库的论坛或网站模板,并对其模板及源代码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从而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资源库应用平台。平台应具备站内搜索、管理权限、分类精细、操作简易等特点。2.同步课堂的软件建设同步课堂的软件建设包括如下部分:一是课前备课和教学设计的分享,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撰写并与对方学校教师交流,备课组长审核;二是课件共享——授课教师按学科、分章节将自制的课件共享到资源应用平台中,教研组长审核修改,形成规范的课件资源并上传至资源平台;三是教学心得或课后反思——主辅课堂教师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并进行交流,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教学;四是在线视频的录制,主要是我们一线教师将同步课堂的视频保存下来后,进行适当地加工剪辑处理,上传到应用平台中共享。

二、同步课堂的运维流程

城乡校际同步课堂教学交流模式的基本运维流程是:通过主辅课堂间远程视频互动,两校师生共同教学一个主题,主辅课堂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充分互动的基础上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两端是有效备课和有效反思。主辅课堂教学过程中双方教师的沟通更为重要。1.基于主辅互动的有效备课。基于同步课堂教学的备课,教师要钻研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对各单元、各节课的知识点以学科发展、学科应用为基础的整体把握;要把握好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实现教材与学生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兼顾两所及两所以上不同学校、不同生源层次学生的学情,加以改造、加工、提炼、活用,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必须在教材与学情之间找到一个有机的结合点;要活化教材,使静态教材动态化、趣味化、人性化;要备相关的电脑教学软件,这是在同步课堂中比较关键的环节。要实现这一点,主辅课堂的教师之间需要在课前多交流,因为备课要兼顾城乡之间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同步课堂教室里的摄像头能拍到哪些镜头,对方会看到哪些画面,教师在事先要弄清楚。要特别注意备好互动环节,在同步课堂下让两边的学生同时“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更需要教师动脑筋。2.基于主辅互动的有效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制订的、运用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目的是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从而改变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方式,使师生双方互动体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生命意义,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2]同步课堂下的主辅课堂互动教学也不例外。教师需要在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订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组织艺术创造丰富有趣的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适时给辅课堂学生以鼓励,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其次,在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时,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城乡学生特点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后,制订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告诉学生不等于学生真正掌握,只有让学生真正学会,才能让他们身体力行地参与进来。在课堂中要抓住每一个表扬学生的良好时机,要表扬学生具体做的某一件事,让学生有责任感和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辅课堂教师的角色应该有两个:一是与学生一起听课,用听课本记录下主课堂教师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二是课后与辅课堂学生即自己所教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3.基于主辅互动的有效反思。从事同步课堂教学需要主辅课堂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认真反思,“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3],可以从如下三个维度:一是反思教学设计,例如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教学设计中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等;二是反思教学过程,主课堂授课教师要突出重难点的讲解,务必把重点夯实,把难点讲透,辅课堂教师需要反思学生对一节课重难点的掌握情况;三是反思教学效果,主要是结合主辅课堂学生的反馈、同行和专家的评议等,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出今后改进完善的设想。需要注意的是,同步课堂下的教学反思,不仅是主课堂教师对自己教学的有效反思,也包括主辅课堂教师的切磋交流,以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同步课堂的价值意义

同步课堂给城乡校际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带来了契机,是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合理利用好同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也可以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育教学。第一,同步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资源分配不均衡、教学硬件设备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教育信息资源和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差异问题,是制约我国中小学教育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4]同步课堂借助网络进行音频、视频同步传输,实现远程信息传输,对提高薄弱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帮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确保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开足、开齐课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步课堂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全程视频录像,把一些优质的课堂实录保存、拷贝,进而推广,这对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学校来说更是宝贵的教学参考资料。第二,同步课堂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传统课堂教学倡导教师为主导,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育,极易造成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步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课堂既可以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也可以通过网上远程视频互动与辅课堂进行互动交流自己的思想,师生间可以互问互答,生生间可以互问互答甚至是不同地域的学生与老师间,畅所欲言,扩展视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对这些教学细节的关注,其实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教育归根结底是促进人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孩子的特点成就了教育的多彩和复杂,也呈现了教育的魅力。”[5]第三,校际同步课堂的实施,是以多媒体应用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更加迅速地改变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促进基层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同步课堂教学服务。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四、同步课堂建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同步课堂教学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反过来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具体体现在:一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同步课堂教学交流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学生的个体认知是在同伴互助下建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跨越城乡的同步课堂,让城乡间学生相互“同化”“顺应”。教师作为同步课堂教学任务的承担者,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理论学习,例如何克抗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熊才平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专著,《中小学电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技术》《中国电化教育》等专业杂志,对提升教师这方面的素养很有帮助。二要加强技术磨炼,提高驾驭能力。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给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为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技术资源,教师必须学会合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和资源,“以数字化校本资源为师生搭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自主学习的平台,经验丰富的教师以此平台为基础,谈方法、谈经验、促发展;年轻教师可谈心得、谈体会、求发展;师生可谈民主、谈管理,求自由全面发展。”[6]三是加强集体备课,落实课后反思。基于同步课堂教学的集体备课中,授课教师可以吸收、融合学校学科教研团队中教师的教学优点,同时借鉴辅课堂学校同仁的教学智慧,有效弥补各自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也能够使教学实践行为得到调整,从而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提高教学绩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同步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差距,反思已有的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还要强化和落实课后反思,使教学行为更加有效,完成理念的更新与飞跃,并用以指导日后教学。诚然,作为教育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校际教学交流新模式,同步课堂在发挥它独特魅力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一是同步课堂的技术保障还不到位,例如授课教师授课使用专业扩音器,主课堂学生能听到“双重声音”,辅课堂学生听到的声调不自然或语速过慢,授课教师还能听到自己声音的回声,影响教师教学情绪和课堂教学效果;二是主辅课堂学生总数过多制约着教师良好有序地开展教学;三是同步课堂教学中主辅课堂师生互动的实效性很难保证,教师备课和上课要尽可能兼顾主辅课堂,然而主辅课堂之间不是真实生命个体面对面的交流,很难将学生引入课堂所需的情绪氛围;四是城乡主辅课堂学情的差异性导致同步课堂教学因材施教的难度加大。同步课堂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对主辅课堂的学情有确切的认识,然而,由于事先缺乏沟通导致授课教师对“辅课堂”学生的情况了解几乎为零,也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究,群策群力,协同攻关,多方协作,同步课堂教学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作者:林桂平 单位:滁州市田家炳中学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同步课堂与教育资源交流模式初探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8368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商标英文翻译 建设银行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水利发展研究》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齐鲁护理杂志》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晚报文萃》 《小演奏家》 《山西焦煤科技》 《天津电力技术》 《地层学杂志》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