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含义及类型
(一)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来自边远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背负着家庭的希望和生活的重任,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相对于富裕学生而言,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无助、苦闷等心理体验。加上目前大学毕业生的简历制作、就业交通、置装等就业成本费用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无疑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相对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而言,他们从小接受的多是“死读书”的应试教育,普通话水平和英语口语水平较低,电脑操作技能和大胆创新能力相对缺乏,综合素质有待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欠缺,加上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较少,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身体有残疾或形象欠佳毕业生群体
由于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看重外表和形象。存在身心疾患或者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在就业面试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容易遭到冷遇和歧视,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
(三)女性毕业生群体
由于受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男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相对较为困难。
(四)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欠缺毕业生群体
有些毕业生专业成绩差,自身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过于自卑,性格孤僻、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还有的学生缺乏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组织纪律观念较差,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五)就业观念偏差型毕业生群体
由于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职业定位不清晰,对自我认识和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就业期望值偏高。他们“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家乡一间房”,盲目追求高薪水、大城市、大企业的工作,从而人为造成了就业的困难。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既有社会、用人单位、高校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毕业生自身择业观念、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主观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一)客观原因
1.社会层面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经济得以高速平稳发展,这一方面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城市化的进程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再加上高校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增多,较高的教育成本使他们对就业抱有较高的期望,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国家就业压力的增大。即使目前我国经济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社会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只有1200万个。而高校毕业生、中专和中学毕业的劳动力,加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社会其他需要就业的人员,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达到2400多万,我国出现了1200万就业岗位的缺口。这种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形势整体上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2.用人单位层面
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为节约用人成本,对毕业生“重使用,轻培养”,要求毕业生具有实践经验,一上岗就上手等,对毕业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盲目地进行人才高消费,过于看重学校招牌、学历层次,学生户籍。性别歧视、相貌歧视问题严重。部分实习单位假借招聘的名义,实为宣传或者是利用实习、就业之名将大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这种现象极大挫伤了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1]有的用人单位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任人唯亲,因人设岗,暗箱操作,公开招聘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虚假形式,不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上加难。
3.高校层面
一方面,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没有经过充分调研,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所需脱节,专业结构失衡;课程设置不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过于陈旧,造成学生学用脱节,在就业中无专业优势可言。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实效性不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仅限于对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方面,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全程性、系统性、针对性,不重视就业岗位开发,就业公共服务配套措施不完善,不能给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帮助。这在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观念的引导方面造成了缺位,不利于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主观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也包括就业期望值过高,专业技能不强,综合素质欠缺等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
1.就业期望偏高
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念已逐渐趋于理性,但仍有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和职业定位不清晰,就业期望值明显高于社会现实。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想留在大城市、进大企业,对于私企、民企、郊县和偏远地区的工作机会不屑一顾。一些大学过分看重薪资和职位,眼高手低,导致“高不成,低不就”。一部分大学生宁愿待业或做临时工作,也不愿意“屈就”。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状况下,大学生不能从社会需求实际情况出发,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专业技能不强
相当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成绩以考试及格为目标,学习仅限于表面,缺乏钻研精神,专业知识不牢固,很多时间浪费在上网、交友上面,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综合素质欠缺
很多大学生抱着急功近利的态度,不重视与专业无关的公共课、人文素质教育课,视野不开阔,知识面太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不够,创新能力欠缺。部分毕业生心理素质不强,性格孤僻,语言表达和与人沟通能力欠缺,交际能力不强,不能胜任就业岗位要求。还有的学生缺乏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团队合作能力不强,缺乏责任心,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这就造成了大学生人才市场上“基层工作不愿去做,高层次工作不能胜任”的结构性矛盾。
三、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指导与帮助存在问题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指导与帮助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落后,忽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部分高校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传授,但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过程中存在重智轻德现象,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用脱节、工学分离。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观念的引导方面造成了缺位,不利于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连续性、系统性、针对性
部分高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指导与帮助不够深入、细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指导的整体状况了解掌握不够系统,对于该群体的指导缺乏动态性的管理与帮助。工作缺乏重心和针对性,仅仅停留在浅层面上和某个阶段上。工作缺乏整体的规划和问责机制,导致指导工作有计划没措施、有班子没落实。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心理咨询缺乏实效性
部分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不够重视,相关的师资培训跟不上,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效果差,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仅限于对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方面。有的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和就业指导课只在毕业班中开设,教学方法陈旧,内容过于抽象化和理论化,不易为学生接受和吸收。有的高校侧重于对学生就业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就业心理与观念的指导与帮助。
(四)就业岗位开发不够,就业公共服务配套措施不完善
有些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缺乏深度和广度,对于学生实习基地开拓不够,就业渠道开拓不够,特别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的开发不够,缺乏相应的推荐和救助机制,就业信息发布不够及时有效,就业公共服务配套措施不完善。
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的建议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社会、高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共同努力。而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生产基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以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强调研,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优化课程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实习,社会实践和调研等途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行统一,工学结合,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真正学以致用,提升就业竞争力。此外,学校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人文素质课、校园文化活动、职业技能比赛和学生科研项目的设立,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纪律观念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二)建立就业援助体系,提供系统性、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弱势群体,也是需要重点帮扶的对象,高校有必要建立就业援助体系,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通过优先推荐、心理咨询、个别指导、就业补助等方式开展就业帮扶工作。首先,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问题做好登记分类,实行系统、持久的个性化指导和帮助,保证职业指导的效果。通过建立动态的“就业困难群体”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服务。对于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困难群体,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设立专门的就业和创业帮扶基金,鼓励毕业生服务基层。对于残疾或形象欠佳的困难群体,高校积极加强与残联、用人单位等机构沟通与协调,说服企业录用他们。对于女性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要帮助她们树立自信心,合理定位,同时说服企业转变观念,消除性别歧视。对于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欠缺的就业困难群体,给予就业技巧、面试礼仪方面的指导,引导他们合理定位,扬长避短,挖掘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对于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出现问题的毕业生困难群体要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个别咨询辅导,帮助他们正确分析自我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其次,明确就业援助体系的施援主体,落实相关责任制。相关部门领导、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理应承担起就业援助的任务。同时也可以发挥朋辈辅导在就业帮扶中的作用,通过优秀校友、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对就业困难学生实行结对子帮扶。再次,通过建立常规化的就业咨询服务和不定期的开放日等形式,多方面拓宽就业信息网络渠道,通过飞信、QQ群等工具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从就业准备、推荐、面试到签约,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和指导。
(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仅靠即将毕业前的“短期促销”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渗透到大学生活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帮助学生及早树立理性就业观。根据大学生在生涯规划、求职就业方面显现出来的阶段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课程为支撑,以专家讲座、个体咨询、企业实践、心理辅导、校友访谈等活动为补充,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咨询服务有机结合,构建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体系。此外,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心理困惑,提供个别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有利于纠正学生不良择业心态,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择业心态。
(四)加强校企合作,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
结合本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积极探索,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就业联系,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专门针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库。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发布就业信息,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QQ群、飞信群,加快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速度,通过信息指导,让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
五、结语
总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和帮助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艰巨工程。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加强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提供个性化、全程化、针对性的指导和帮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者:陈彦珍 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当前学生就业面临的困惑。
高年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对自我优势不明确,对就业情报掌握不够,对毕业该往何处去更是忐忑和茫然。他们对于就业的认识多是纸上谈兵,缺乏核心能力,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无法满足岗位所需。很多学生面试后才知道,自己对社会和企业情报掌握不足,所学的知识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多学生对本身的职业生涯没有目标,没有定位,对自我优势认识不够,最终盲目地跟风考研考公务员考证书。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这些困惑,恐怕还得归结为在校期间严重缺乏职业规划以及忽略就业能力的培养所造成的。
二、针对学生就业存在的困惑,转变工作理念,准确定位,分层次分阶段,精心培养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大学生参与就业,是大学生活的一种必然归属。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应当如何调整自我认识和实践,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学校就业工作者在学生就业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学生就业的指明灯。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将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介绍给学生,并通过各种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综合就业能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就业机会,最终成功就业。
(一)、大一期间,让学生对专业方向以及就业前景有一定的认识
帮助学生对认识自我并准确定位自我,培训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带着梦想进入大学,大部分的学生在心理上从一开始就有着强烈的落差感,对学校的不满、对自我管理式生活的不适应、对人际关系处理的不老练等让新生总是无所适从,处于迷茫混沌中。作为高校工作者,在学生大一时期,应该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并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专业特点、专业状况、专业发展形势、专业就业状况等方面透彻了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条件与处境,从专业、兴趣、爱好、机遇等方面尽早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财能力,树立学生的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和艰苦创业的意识,提高和完善学生的个人素质。
(二)、大二期间,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把握自我优势,拓展学生活动平台,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要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参与社会竞争和承受风险的能力。作为“三本”学生,与正规院校毕业生进行竞争时已经处于不利地位,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专业支撑,是不会获得用人单位的赏识的。首先,在学生进入大二时期,应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学习意识,提供各种机会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让学生在同专业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其次,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掌握自身优势,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大三期间,鼓励学生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指导学生做好就业规划并逐渐进入就业角色,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准备相关证书。进入大三,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积累,思维相对比较成熟,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应鼓励学生踏踏实实地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提前多参加招聘会、参加企业在校园举办的宣讲会,并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进而对比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还有哪些差距,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择业目标,从而使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应聘中拥有真正的竞争力。
(四)、大四期间,指导学生学习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条文,择业技巧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指导学生把握机遇,促进就业人格完善。面对迷茫的未来,准备的再充分,对于当事的学生来说,还是不尽完善。到了大四应该积极宣传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使学生能够行使保护自己的权利,并且知道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哪些义务,发生争议时如何解决,如何签订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等相关材料。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指导学生要用发展和进步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客观了解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剖析自己、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促进学生完善自己的就业人格。指导学生掌握应聘的方法和技巧,在求职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在求职过程中应怎样正确地宣传自己、展示自己,如何准备笔试以及与用人单位谈要注意哪些事项等等,培养学生敢于竞争、不怕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内容十分广泛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来自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就业工作的规律,不断改进,才能找到适合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就业指导方法,科学、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实现高校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唐丽洁 崔嵩 任亮 高启荣 单位: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