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针对武汉市的8所高校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7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这8所高校包括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院校;调查对象包括从大一到大四的在校生以及毕业三年内高校毕业生;所在专业包括理、工、文、艺术等主流专业(由于医科大学和军事院校的特殊性,所以没有纳入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个体情况。这部分包括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级、学校类别、专业、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内容。主要目的是分析这些个体情况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动机的影响。
2.对创业的认识。这部分主要是调查大学生对创业的影响因素和困难的认识程度。包括创业项目、创业地点的选择,创业准备,创业团队的选择,创业资金的筹措以及创业遇到困难如何处理等内容。
3.创业实践。这部分主要是调查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有多少创业实践的经验。包括是否参加过创业方面的比赛、是否有过从事盈利性经营的经验、是否有过相关实习经验等内容。该项调查主要是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所以在调查对象选择的时候,首先询问了调查对象是否有创业意愿,所有问卷都是由有创业意愿的调查对象填写,虽然创业意愿的强度不尽相同,但是或多或少都有创业的想法或者冲动。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1.个体情况分析。对于有创业意愿的调查对象,从性别、专业、在校学习成绩、年级和家庭背景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1)性别。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对于创业的热情明显大于女性。通过访谈,大部分有创业意愿的男性认为作为男人,今后面临着买房买车结婚等压力,如果仅靠替人打工的工资,实现这些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创业是更好的选择。同时还表示希望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得到父母亲友和社会的认可。有创业意愿的女性大多数是希望实现自己开店的理想,例如蛋糕店、咖啡馆、服装店、花店等,不希望受到上班的约束。
(2)专业。从调查对象的就读专业分布来看,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意愿更强烈一些,有不少人希望通过自己专业相关的技能来创业,尤其是与互联网相关的创业想法比较多。文法艺类专业的学生中,就读于经济管理和艺术类专业的同学,有创业意愿的人数比其他专业要多一些。
(3)学习成绩。有创业意愿的同学主要集中在在校成绩良好和一般的分类中,通过访谈,成绩非常好的同学更多的想继续深造或者去好的单位工作,而成绩不好的同学,有一些根本还没有自己的目标,甚至没有思考过毕业之后做什么。
(4)年级。从调查和访谈的情况来看,从大一到大四到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都有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同学,但是不同年级对创业的憧憬和考虑问题的深度不同。大一大二的同学更多的是一种创业愿景,有具体想法和实践的较少;大三大四的同学考虑得更为实际一些,有一些同学已经开始为未来的创业进行准备;毕业三年内的同学对社会认识更为深刻,对创业的困难也考虑得较多,倾向于有更为完善的准备之后再开始创业。
(5)家庭背景。在对家庭背景的调查中发现,家里或者亲戚中有人经商的同学,更容易产生创业的意愿,而且他们对创业的认识更为全面,对于创业项目的选择范围也更广。家庭背景的不同,也影响了他们的创业动机。
(6)创业意愿的来源。根据调查,产生创业意愿的来源,主要来自家庭、朋友的影响和社会对于创业的宣传和鼓动,大部分都与所处环境相关,也有少数是因为一些偶然因素产生的创业冲动。在调查中,学校的创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较小。
2.对自主创业的认识
这部分是为了分析有创业意愿的调查对象对创业的认识程度。包括创业动机、创业领域的选择、最佳创业时机、对创业团队的认识、对创业教育的期望以及对创业困难的认识六项。———创业动机。创业动机是创业行为背后的驱动力,通过对创业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在创业动机的调查统计中,成就需要型占了最大的比例,说明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中,希望成为一个创业者的比例较高。技术型创业的比例相对较少,从侧面反映,大学生创业大部分都集中在技术含量不高的领域。还有其他一些创业动机,例如受人邀请合伙创业,看到别人创业赚钱所以自己也想创业,希望能实现时间上的自由等。———创业领域的选择。在选择创业领域的时候,同学们会从自己的兴趣或者专业考虑。特别是在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倾向于选择投资较小,风险较低的行业,希望投资回收周期较短。通过交流,创业项目的选择多数集中在服务型行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创业时机。虽然无论被调查对象对创业时机的选择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创业之前一定要有经验。这种经验可以通过实习、打工或者创业实践等途径来获取。当对于准备创业的行业或者项目有了一定经验之后,就是创业的时机。所以创业时机取决于有多少经验,而不是取决于具体时间。———对创业团队的认识。大部分同学希望有合作者甚至形成一个有共同目标的创业团队,团队协作可以分散创业风险,增强竞争能力。但同时也担心团队是否能一直保持目标一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团队成员能否齐心协力。有部分同学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团队,不如自己单干,虽然辛苦,但是可以减少内耗,而且也可以独享创业成果。———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调查显示,有创业意愿的同学更希望学校或者社会、企业能够提供一些真正对创业有直接作用的帮助,而不是理论性或者纸上谈兵的教育。在这个项目中,许多同学显得较为急功近利,忽视了基础教育和理论教育对于实践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创业困难的认识。大部分有创业意愿者都表示,面对困难一定会勇往直前,不轻言放弃。但在交流中发现,大部分同学对创业的预期过于乐观,对困难认识不足,所以在实际遇到困难的时候,恐怕会有很多人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应对。
3.创业实践。这部分主要是考查调查对象是否为创业做了一些实践性的准备工作。
(1)创业课程或者比赛。调查显示,参加过创业课程的培训或者创业竞赛的比例很少,一方面是创业课程在高校还未普及,创业竞赛的影响范围也比较小;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同学认为,创业课程和创业竞赛的实践性不够强,对自己创业的帮助不大。
(2)创业经验。在有创业意愿的同学中,大部分都有过经验,这些经验大多是通过勤工俭学或者做小生意获得,虽然获利并不多,但是却让同学们尝到了甜头,更激发了对创业的热情。其中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在校期间就有了丰富的创业经验,甚至已经创业初见成效。对于他们而言,创业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给他们带来收益的途径。
(3)创业政策。国家和地方近几年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和鼓励政策,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对这些政策了解的同学并不多,至于利用这些政策的就更少了。
(4)自身优势资源。该项调查内容是为了了解被调查对象是否清楚自身有何优势资源,跟创业所需要的资源相比,自身又有何不足之处。通过与被调查对象的交流,大多数同学表示,资金、经验以及好的项目,是目前创业比较缺乏的。
三、调查结果综述
1.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认可度有所提高
综合调查数据统计,以及访谈结果,发现大学生对实施自主创业的认可度正在逐年提高,这说明随着社会舆论的宣传和政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的认识已从思想上开始接纳并逐步认可。在访谈中,有35%的人表示了对创业有兴趣或者会考虑创业,但是这部分人中,已经开始为创业做准备的只有10%,而73%的人则表示有此意愿,但是还是打算先就业,有了经验和积累之后再考虑创业。相比而言,男生比女生对创业的认可度高;理、工科学生比文、艺、体科学生认可度高;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认可度高。随着各种媒介对于创业和创业成功者的宣传,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也在提高,创业对于大学生而言,不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可以触摸的现实。
2.创业准备不足
大学生长期待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对商场上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式不太习惯,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在与生意合作伙伴应酬方面往往会遇到困难,商场上所需经历的一系列繁琐手续对其而言更是繁重的压力。此外,大学生尽管有理想与抱负,但有部分人“眼高手低”,缺乏具体的市场开拓经验与相关的知识,也缺乏从职业的角度整和资源、实行管理的能力。很多人的创业意愿都停留在理想阶段,而并没有为创业做好充足的准备。虽然有部分学生有过类似创业的相关尝试,但大多限于从事家教、商品推销、摆地摊等社会兼职活动。对于真正的创办公司,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经验。
作者:梅琳 袁若宁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文华学院 湖北省成套招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