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问题分析

时间:2017-02-23 10:29:46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提高大众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新时期应对社会思潮与不良风气的必然要求。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意识形态领域竞争激烈、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和大众思想观念深刻调整等巨大挑战,重新探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问题,对于消解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模糊和指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进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问题;人的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崭新命题和战略目标,十八大又进一步强调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以达到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的目的。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之所以能不断地取得成功,是因为我们能正确理解与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与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并基于时代变化与实践发展持之以恒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十七大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要命题以来,理论界、学术界便迅速掀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高潮。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的界定,专家、学者依据自身渊博学识与研究领域特色提出独到见解。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单是基本理论与基本观点的通俗化、普及化与民族化,还应涵盖马克思主义内容与形式本身的创新和发展。[1]有学者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大众”为逻辑起始点,以尊重人民大众历史地位与首创精神为联结点,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为落脚点,以此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大众中的普及、运用与发展的历程与效果。[2]亦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前后相继的三个互动环节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经过实践与感性认识的互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互动、理性认识与大众实践的互动这三个环节,促进大众思想解放与成果转化,由此构筑大众受益的马克思主义化。[3]根据前面的论述,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以人为本、创新共享为基本理念,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为表现形式,以大众媒介、文化媒介与实践媒介为传播载体,以认同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目标,以改造世界、促进人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辩证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顾名思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要求。根据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境遇、传播对象、传播目标等具体情况,笔者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在宣传与普及中应遵循的根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与解决问题时,应联系国内外客观情况,联系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并非经院哲学式的概念演绎,而是人民大众社会实践的理论结晶。反观历史,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无一不证明,只有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同中国客观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换言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历史,就是一部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检验理论并实现理论创新的历史。大众化究其本质而言,则是一个实践范畴。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取决于人民大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客观实际的程度。[4]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就是要联系不同区域、不同环境的具体情况,联系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生产实际、生活实际与思想实际,联系大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5]p96,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策略与实现路径。

(二)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正反方面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所谓以人为本原则,实则指基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立足于现实的人与社会的人,借力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6]就当前社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满足群众根本利益为谋发展的逻辑起点,以满足大众物质文化需要为促发展的基本目标,并切实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上是以大众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只有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才能客观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只有从大众的利益需求出发,才能富有成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这恰如江泽民所讲:“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7]

(三)“四贴近”原则

“四贴近”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普及的重要指导原则。“四贴近”实则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贴近需要。立足于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与变化发展的社会实际,基于更好地服务国家大政方针与广大人民群众,理论宣传工作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群众的生活变化与生活需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帮助人民大众解决现实问题,并满足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究其本质而言,是传受双方思想互动与知识共享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若想真正实现“化”大众,让大众共知、共享与共用马克思主义,其关键在于传播内容与传播策略的科学性与创新性。坚持“四贴近”原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科学传播的起始点,是增强大众对马克思主义认同与信仰的着力点。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坚持“四贴近”原则,就是要坚持大众的思想情感与价值判断,就是要尊重大众的主体地位与首创精神,就是要满足群众的现实需要与利益诉求。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目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目标是立足于目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情况与具体效果而确立的短期内能够实现的目标[5]p89。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导价值观,巩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仅要坚持“五个认同”理念,赢取大众对党和国家的支持与拥护,还要汇聚群众之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

(一)强基固本,坚持“五个认同”理念

201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不断地增进和提升各族人民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具体而言,认同伟大祖国,是要热爱祖国,在具体中展现爱国情怀,在实践中心系祖国发展;认同中华民族,是要培养民族意识,增进文化认同,并且将身份认同和情感认同相统一;认同中华文化,是要认同中华传统的优秀文明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认同中国共产党,则是要从理论上与信仰上认同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要从道路、理论与制度上认同历史的选择与人民的选择。“五个认同”是国家安定、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与凝聚中国力量的源动力。增强人民大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加强对人民大众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与文化观的教育,是统一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观念与理想信念的基本前提,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是团结人民大众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强后盾。因此,只有增进“五个认同”,才能开创同舟共济、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才能认同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融情入心,赢取政治支持与政治忠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赢取政治支持与政治忠诚的必经之路。所谓政治支持,是指广大群众拥护与支持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与方针政策;而政治忠诚是指广大群众对国家及其相关制度的拥护与忠诚。简而言之,赢取民众的政治支持与政治忠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与促进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与相互影响,既扩大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又面临着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挑战。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复杂化,理想信念的趋利化与淡薄化,是目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重大而现实的难题。赢取人民大众的政治支持与政治忠诚,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能够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能够始终保持同人民的密切关系,并始终践行党的宗旨[5]p91。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证明:人民大众之所以支持与信任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能够做到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换句话说,为民谋利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出发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落脚点。这恰如胡锦涛同志所讲:“只有……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任和拥护”。[8]

(三)汇聚众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人口红利衰减、要素资源约束加剧、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和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等内外因共同作用之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9]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提出,对于抓住发展时机和夯实发展基础具有影响意义。新时期与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必然对于劳动力素质与劳动力水平有严格要求。鉴于此,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确保群众顺利就业,必须要培育人民大众的高素质与高水平,必须要实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顺应时代变化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有助于提供破解发展难题的方法论指导。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目标是在坚定大众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增强大众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的基础上,赢取大众对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支持与政治忠诚,进而为现代化建设与实现“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与思想保障。当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改造世界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与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熙国、路克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探索,2008(6):156‐160.

[2]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课题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历史经验及其当代实践路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4):5‐10.

[3]肖士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基本向度的当代诠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6.

[4]张秋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于国际金融危机视野下的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21.

[5]张书军、高乃云.西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96、89、91.

[6]石荣菊.以人为本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4.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7‐01.

[9]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

作者:黎欢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问题分析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8740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专业代写代发论文 南京工业大学

相关论文

《数码设计》

文化播报2017-01-08 11:09:30

国民经济论文2017-05-25 17:31:33
相关学术期刊
《数学教学通讯》 《中医儿科杂志》 《新学术》 《贵金属》 《能源基地建设》 《犯罪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中外妇儿健康》 《建设科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