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

时间:2017-02-23 10:40:06 来源:论文投稿

1教师方面

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个别教师对实验课的认识或态度不端正、不科学[3]。他们往往担心学生实验过程出问题,进展不顺利,对整个实验过程,尤其是注意事项再三强调,生怕学生做不好实验。对他们来说,实验教学过程越顺利,学生完成实验越快,教学效果越好。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场面:整个实验课堂格外安静,秩序井然。学生按部就班地根据书本和教师的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没有讨论,没有提问。实验教学开展得很顺利,学生也很顺畅地完成了实验,原本计划需要花费2个小时的实验,不到1个小时即可结束。学生得出的结果非常完美,几乎可以和书本的结果媲美。教师和学生都很高兴和满意。但这种看似完美的表象背后却是令人担忧的结局,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实验,长此以往便会形成这样的心理定势:实验就是简单的重复。细胞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探索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过程太过于一帆风顺会大大降低其探索性、新奇性和趣味性,也很难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很容易丧失对实验课的兴趣,因此也难以产生在未来开展深入科学研究的兴致。

2新方法的尝试

2.1反面示教法

反面示教法也称为错误示教法,简称“示错法”,通过在示教的过程中故意示范错误的方法,增强学生对错误操作的认识,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正确操作方法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反促正,从而实现正确的理解概念,或在真正的操作中避免错误[4]。这种方法对于以方法学教学内容为主的课程尤为适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是细胞生物学实验研究最基本、最为常用的实验仪器,因此,本教研室历来都把显微镜的使用安排在本科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第一堂课进行。目前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实验教学方法都是正确示教法。也就是在学生正式动手操作之前,由教师以播放视频或者亲自动手演练的方法为学生演示整个显微镜正确使用的过程,同时指出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以期使学生掌握科学使用显微镜的方法。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依然会出现种种不规范操作。我们总是不遗余力地让学生记住更多的知识,其实这不仅违背了记忆的规律,也不符合心理学的特点。仔细分析发现,这是因为显微镜正确的规范操作内容太多,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会因为记忆倦怠而产生遗漏,从而出现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听而易忘,见而易记”。因此,从记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利用错误示教法“新”、“奇”和“少”的特点,教师先以反面教学的方式故意示范错误,比如在观察切片时故意不用低倍镜而直接从高倍镜进行观察,关闭显微镜时故意不将光源调到最低,诸如此类,然后再由学生找出教师示范过程中哪些操作是错误的。而学生遗漏的地方往往就是记忆的盲区,或者在实际操作中容易疏忽的地方,再由教师一一指出。实践发现,反面示教法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2.2问题导向法

问题导向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即“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的教学模式。最早由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提出并开始实施。其设计理念是以问题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学习,经过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讨论研究和总结反思4个主要步骤获取知识[5]。虽然这一学习方法最早是依据临床医学教育的学习特点提出来的,但也可尝试在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中加以应用,因为细胞生物学一样具有知识面大、知识网络性、系统性强以及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问题导向法在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可以简化后加以利用,也可称为任务导向法,即由教师提出问题或任务,由学生根据问题或任务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或实验方法,对问题或任务作出回答,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这一方法在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一课中较为适用。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提出如下三个问题或任务:①显微镜下的物像与肉眼实际看到的物象有何区别?②根据生物绘图的要求,绘制高尔基体图和中心体图;③根据生物绘图的要求,绘制有丝分裂期各个时期的图。摆在学生面前的有4张切片,分别是:①字片;②猫脊神经节切片(硝酸银染色);③马蛔虫子宫切片;④洋葱根尖切片。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任务,自己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这样将促使学生对之前课堂上理论学习的知识进行回忆,如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的形态特征,以及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等,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还能训练学生如何根据观察目的或任务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问题导向法教学有助于增强实验的目的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度。

2.3自主探索法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总是要做很多预实验,尤其是对于新配制的染色液,以确定最佳染色时间,找出实验的最佳实验条件,然后让学生按照最佳条件按部就班地操作,以保证实验结果。然而,这种方式却泯灭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只会按照“protocol”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知道细心观察每一步结果,不能及时根据中间结果调整实验方案,更不会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比如在利用甲基绿-派洛宁染液进行细胞中DNA和RNA的染色观察一课中,经常会发现个别教师为了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完成,一直苦口婆心地向学生强调洋葱内表皮取材大小以及染液染色时间的合理性。这种“保姆式”的做法不仅让教学过程变得费时费力,且会磨灭学生的主动性。何不省去费力的讲解,转而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提供充足的试剂和时间,让学生自己设计变量,自主探索取得最佳结果的条件,充分感受科研探索的妙趣。比如针对取材大小和染色时间这两个最重要的变量,提示学生通过改变其中的某一变量,探索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研究气氛特别高涨,积极设计实验条件、相互讨论,满怀信心和激情地投入实验。实验结束后,他们还能有的放矢地总结经验教训,对理想和不理想的实验结果作出充分的解释。综上所述,新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尝试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作者:陈振国 白晓春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8744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制约情绪 中文自修org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中国房地产金融》 《建筑与预算》 《光电子.激光》 《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 《乡镇论坛》 《银行家》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实用药物与临床》 《石油机械》 《化学进展》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