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资源研究

时间:2017-02-23 20:29:34 来源:论文投稿

2010年我国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表明: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在下滑20年之后终于开始刹车。但是,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继续增加,农村学生的超重比率首次超过城市学生;学生的近视率依然居高不下,并表现出低龄化趋势,小学近视率达40.89%,初中达67.33%。这一结果令人喜忧参半,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转好得益于“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阳光体育”及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与措施,忧的是中小学生的肥胖、超重和近视率依然居高不下。保障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校体育资源存在总体短缺、城乡和区域的不均衡性,导致学生体育锻炼的权利与机会不均等突出问题。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纲要》)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区域内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笔者试图从城乡一体化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资源的视角来保障青少年每天锻炼一小时,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体育锻炼的权利与机会均等并对修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提出建议。

一、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现状

学校体育资源是指在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中的各种体育要素或者说是可以利用的各种条件及要素。主要包括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学校体育物力资源、学校体育财力资源、学校体育无形资源等四类。1.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第一资源,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体育教师,也包括体育的实验员、体质健康测试人员、场地器材的维护保管人员和其他体育教辅人员。根据2009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指出,我国现有大中小学体育教师41万人,按照2007年《中央7号文件》中规定:“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的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全国还需要体育教师超过30万人,依据周君华等2002年的调查,从表1可知,东部农村在师生比、教师与班级比、专兼职比、男女比、学历、周工作量等方面远远优于西部农村地区。表1东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状况师生比教师与班级比专、兼职比男女比学历(%)工作量本科专科(学时/周)东部1:3681:7.31:0.824.8:17.832.812-16西部1:7351:10.91:2.56.8:10.119.716-20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存在总体缺编现状,在结构上,又存在城乡差异,东、西部差异。2.学校体育物力资源配置现状。学校体育物力资源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体育教学仪器设备、体育图书等。据2005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情况报告,我国已有各级各类体育场地共85万多个,占地面积为22.5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527.2万平方米,场地面积为13.3亿平方米。中小学有500370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58.9%,场地面积约为7.8亿平方米。全国中小学生总人数约2.08亿,经过不精确计算,我国中小学人均场地面积约为3.75平方米。从体育场地分布来看,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64%,拥有体育场地66446个,占8.18%;另外36%的城市人口却拥有90.82%的体育场地设施。与体育场地一样体育器材、仪器存在着短缺与城乡不平衡的配置现状。体育图书的配置则未能写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基本标准》。3.学校体育无形资源配置现状。学校体育无形资源是指除学校体育的人、财、物资源以外的非物质性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体育人文资源,对学校体育活动起重要长期作用的资源,它包括学校的体育思想观念、体育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体育口碑、体育品牌、体育荣誉等等。受我国长期“重文轻武”、“学而优则仕”文化传统的影响,加上经济条件的制约,体育场地器材的限制,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等等导致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4.学校体育资源配置机制现状。现行的学校体育资源的配置主要的依据是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07年的《中央七号文件》和2008年制定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标准》)的相关规定,把学校体育资源的配置统一纳入政府的教育资源的配置中由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管理。不同区域的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差异巨大,标准不一,未能建立问责机制。

二、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存在问题

1.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短缺,城乡分布不均。根据重庆市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市小学缺体育教师47%,初中缺35%。又由于体育“豆芽课”地位,学校往往是先满配甚至超配语数外课教师,再配置音体美教师,体育教师工作超负荷,有的中学体育教师周课时量达18节以上,小学达20节以上,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属超高工作量,但是体育教师的待遇却没能体现其工作量,甚至比其他学科更低。2.学校体育物力资源短缺,未能达到《基本标准》。在农村,特别是在村小基本没有什么体育器材,场地简陋和不规则,能开展的体育活动除了跑步和极少数其他项目外,很难开展其他体育活动,其他体育教学仪器设备、体育图书几乎成了奢望,学校体育物力资源的短缺成了农村学校开展体育活动进行身体锻炼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城市学校存在生均体育场地面积小,学生多的问题,导致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和落实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的问题和困难十分突出。3.学校体育财力资源配置参差不齐,生均体育经费标准不明确。国家不同区域的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经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学校体育经费比较充足,例如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国家级示范学校;有的基本能够满足学校体育工作需要,如城市中的学校;有些学校属于不足或严重不足,如乡村、老少边穷地区的学校。例如:渝东南地区学校人均体育经费为中学生2.00元/年,小学生0.50元/年。4.学校对体育无形资源重视不足,体育未能放到应有高度。学校和社会还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倾向。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负担过重,许多孩子在补习班、辅导班中疲于奔命,体育与健康被忽视。体育未能放到应有高度等突出问题,种种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学生锻炼体育教师指导不足,体育的权利与机会的不公平,从而影响到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

作者:孙仲春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更多通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资源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89519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坚守底线议论文 陕西商会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当代通信》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传动技术》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 《齐鲁石油化工》 《江苏农机化》 《光明中医》 《现代测绘》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