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论文

时间:2017-02-23 20:40:08 来源:论文投稿

一、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衡量标准不健全

中国内审协会前后发布了很多关于内审质量控制的具体准则规范,但目前的准则体系对企业具体审计工作的作业标准表述的不够明晰,审计人员往往依靠经验做出审计判断,给漏洞的存在和错误的发生提供了机会,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内审的作业质量标准表述的比较空洞,欠缺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机械性的操作规程使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受到制约,给漏洞的存在和错误的发生提供了机会,呈现出各企业内审运行各行其是的尴尬局面,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考核指标简单的可怜而且应变性较差。现行的考核指标大多以数量去评判工作,如完成了多少项目,发现了多少问题等;对内审人员的敬业态度以及其提供的咨询服务的考量却很不到位,总选用审计的失效性和领导的满意程度等较为老套的指标,权重设置较为随意,考核结果主观且呆板。内审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方面发挥的作用体现不出来,而这恰恰是内审的精髓之所在。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

许多企业内部都是由其他职能部门兼任内部审计工作,审计人员既是这项工作的“裁判员”也是“运动员”;有些企业只为满足上级部门监管要求而设置“空壳式”的审计部门,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内部组织保障机制不健全,有些企业的内审机构隶属于财务负责人,使得审计监督与财务监督混同;有些隶属于总经理,使得内审人员发现问题也不敢指出来。另外,内审人员往往未被赋予特定的审计权限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自主性,在发现问题时也没有特定的处理权;内审也没有足够独立的经费来源,审计工作总是遭受到办公经费或者人力资源等条件的禁锢。

(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不适应内审工作的需要

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加大了企业风险管控的难度,对内审人员的专业性需求变得更高。但就我国目前执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操守和交流沟通能力等各方面水平都偏低,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对财务知识比较熟悉,但对于企业整体的运营和管理、法律、计算机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了解甚少,知识结构单一而又显得老化。第二,部分内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责任感,质量意识相对淡薄,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不重视重大问题的审计取证,不关心取证材料是否真实。还有些内部审计人员或迫于外部压力,或不能坚守廉洁,对查出的问题不及时上报。第三,企业在雇用内审人员时,不充分考量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与项目审计目标不匹配,难以编出有效的审计方案。有的内审机构甚至成了企业的“疗养护理院”。

(四)企业内部审计项目的过程不规范

企业内审部门承担审计项目的过程暗藏很多容易导致内审质量低下的情况,例如审计工作底稿不规范,降低了审计复核的有效性;审计报告的措辞习惯性的模棱两可;审计复核则停留在很浅显的层次上,不注重实质性的内容等等,原因如下:一是内部审计的业务过程不规范。在审计准备阶段,许多企业不进行适当的现场调查和分析研究,对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审计方案往往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突不出关键点,无法很好的指导实际审计工作。审计实施阶段,部分企业对人员和时间的安排利用不够科学合理;对审计取证环节不够重视,获取审计证据时欠缺系统性的考虑,对有重大影响的审计事项的估计也往往不足。在审计报告阶段,部分报告不能客观地评价被审计项目,提供的审计结论内容不够全面清晰、分析不够透彻深入、定性也不够精准,其次是对查出的问题没有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避重就轻,不能帮助企业找到问题的根源。在审计跟踪阶段,很多企业把它当成走过场,每年审出的问题都相似,年年审年年不改进。二是内部审计技术方法滞后。部分内部审计人员的观念没有改变,仍然主要采用账目基础审计方法进行审计。在抽样审计时,样本规模确定较为随意,选取的样本往往也不具代表性;同时计算机审计的开发和应用跟不上,不会使用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了。

(五)企业内审工作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措施不挂钩

目前大多企业的评估往往由领导主观评判,有的企业甚至各自工作职责不明,出现财务事故要追究责任时压根无法归咎于谁。内审人员干的好与不好之间,甚至是干与不干之间都没有较大的区别,很多审计人员混在里面吃“大锅饭”。这主要是由企业对内审质量的考评与问责制度实施不力造成的,部分企业即便有责任追究制度,但制度不具体或过于原则化,难以执行,久而久之也就流于形式了。内审人员兢兢业业得不到激励,违规违纪不受到限制,长此以往,人员的是非好恶观念会向错误的方向发展,原本制定好的规范也就变成了苍白无力的一纸文书。

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一)规范企业内审质量控制的衡量标准

企业应以内审的相关准则为基础,量身定制一套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衡量标准。如果有可能,起码创立一些行业内审标准。首先,要遵守求同存异的原则,对于工作底稿和审计建议等内容可以一致规范。同时应充分考虑不同企业管理经营活动的特点和审计项目之间的差异性,要根据企业战略、审计内容和目标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审计标准。其次,要遵守与时俱进的原则,企业可以随着审计工作的调整对标准进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能时刻指导和规范审计行为。另外,在有限的审计资源下,质量控制标准并不是越多越严格就越好。如果过于详细繁多,审计人员要么按照条款机械地做出判断,要么根本无所适从,反而会降低工作效率。

(二)优化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环境

1、内部审计行业协会尽情发挥监管作用。内部审计协会不能仅局限于制定相关的准则法规,更应当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并健全行业的管理体制,促进内审工作向行业自律转变。内审协会可以设立一个特殊的内部审计质量检查委员会,它有权对各企业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可以组织一些企业开展集体活动,一起对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活动之后还可以对部门企业质量控制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并推广,使得内部审计规范被遵循的程度大大提高。2、完善内部审计的内部组织保障机制。保持内审地位独立的关键在于企业内审机构的设置模式。在一般情况下,将内审机构设在组织内部较高的层次上,它的权威性就较高,受其他职能部门或人员的不合理干预就越小。因此建议设置审计委员会于董事会之下,并使内审机构隶属于审计委员会,这种架构使内审机构负责人在业务上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在行政上又对总经理负责。

(三)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的人员控制机制

1、健全内部审计人员的录用考核制度。一方面,企业选拔录用内审人员要严格,从业者必须具备内部审计执业资格,对内部审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相关的会计和管理类知识都比较熟悉。另一方面,企业在招聘内审人员的时候,应综合考虑其各方面的素质,尽量吸入多学科人才。2、合理开发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对不同的审计项目选择不同的适合于该项目的内审人员。同时明确内审质量控制主体的权责,确保每个内审人员对自己的职责都非常清楚。3、强化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内审人员必须注重职业操守。保持审计人员应有的职业谨慎,以客观公正为前提做出职业判断,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上报。4、切实进行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企业应开展多种多样的审计培训项目,使内审人员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企业可以聘请专家进行讲授,让审计人员清楚知晓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如行业制度的更新或者审计方法的变化等,也可以选用企业的一些审计案例组织内部探讨会,加强审计人员之间的交流提高。

(四)加强内部审计的业务过程控制

1、加强内部审计业务过程的质量控制。内审部门应通过查阅相关档案资料或现场调查等方式对被审部门了如指掌,对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以往的经验初步评估风险状况,明确内部审计的范围、目标以及人员的分工,编出可行的审计方案。实施审计时,首先要控制审计证据的质量,收集相关可靠的证据并进行整理分析。其次,工作底稿的内容与格式要保持一致,使审计目标、技术和相关证据资料一目了然,降低底稿分类汇总的难度。审计报告则应强调格式的统一,要注重及时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内审人员不能凭个人好恶而隐藏或刻意加重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细节上,报告的表述要尽可能的轻松,便于引起共鸣;用词要精准,不能说的模模糊糊似是而非,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审计建议的追踪工作也要做好。内部审计人员要定期检查审计建议的被采纳情况,发现尚未整改的督促其及时改正;已整改完的要确认建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以后的审计工作积累资料信息,这样内部审计的监督和防范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2、改进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技术手段,并巧妙地与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对接,加快内审的电子化进程,兼得效率提高和成本控制的好处。此外还应完善审计抽样技术,抓好样本量的定量定性等薄弱环节。

(五)完善控制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方法体系

1、加强内部审计过程中的监督。企业应开展可以随时进行的对执业人员的自查,并对此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形成追究责任机制,确保人人参与;也可以统一组织内部互查,相同项目组内的负责不同审计任务的人员之间、不同审计项目组的审计人员之间都可以检查对方的审计业务;对于比较复杂的项目,企业还可以挑选一些业务水平较高且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或者再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成立复查小组对质量进行专门的把关。2、加强内部审计的考核与评价。想要全面正确的考核内审工作,首先要确定同企业及被审项目的特点相关的考核指标,指标不宜太多,要因地制宜;其次制定的考核过程要详细,什么时候考核,谁负责考核,用什么方式考核等事项都要安排妥当;对考核的最终结果要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如此过后提出的评价结论并由此采取的措施才符合实际,能有针对性的去改善管理,提高审计质量。3、完善内部审计的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能帮助内审人员清楚的知晓自己肩上背负的责任。第一,将责任追究与岗位考核结合起来,根据岗位责任对内审人员进行质量考核,然后依据考核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或处罚;第二,企业的审计作业要实行劳动分工,使人员之间相互牵制,约束责任,同时鼓励对不良行为的揭发检举并实行严厉的惩罚制度。综上所述,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内部审计的环境、独立性、人力资源、项目过程和监管机制等各个方财务管理论文面进行系统地、全面地的完善。当然,也要注意形势的变化,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保证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作者:孙舟天洋 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8955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日本动漫产业 养猪贷款政策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当代商报》 《小溪流》 《湖北农业科学》 《化学传感器》 《四川林勘设计》 《中医教育》 《石化技术》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延边党校学报》 《农业部北京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