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对跨文化交际的应用(共3篇)

时间:2017-02-23 23:25:50 来源:论文投稿

第一篇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通过有效的方法将被动式的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让学生对西方文化进行全面了解,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对不同学生来说,可采用不同教学法,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消除各种英语学习障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意识

众所周知,不同地区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而身为一名西南地区的英语教师,除解决教学中学生持有的一般性学习态度、运用的学习方法之外,还要制定一些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策略。为提升西部农村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对于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不断的提高,并且对于学生进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加灵活的掌握基础英语教育的基本知识内容。对于基础英语教育的目标而言,首先应该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进行全面的加强,进而能够有效的为学生今后在社会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除此之外,英语基础教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使得学生对西方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具体来说,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由于长期生活在山区环境当中,从而使得其生产、文化、教育的发展相对十分滞后,在和中华民族进程相互融合的进程中,既作出了一些贡献,同样也作出了相应的牺牲。而只有进一步加快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各民族团结协作。而作为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师来说,必须让学生接纳与欣赏自我,培养他们的民族归属意识和民族态度。与此同时,在培养文化认同感时,借助多样化的引导方式培养他们接纳、欣赏外来文化的态度。

二、缩小各民族文化发展差距

对农村地区的人们来说,他们的文化底蕴十分的丰富,也正是这样,使得我国民族文化更加的灿烂、辉煌。所以,工作在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师,要全面对农村地区文化背景、传统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之处,搭建一座情感沟通桥梁,而且又能更好的处理民族语言、汉语以及英语间的文化差异关系。无论是各民族还是各国家人民的价值观、文化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不能只站在某个角度蔑视文化的存在。当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合理处理好文化观念,使学生把这三种文化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阶段注重移情

移情既有美学概念,又具有心理学概念。移情是人类相互间和谐共处的一个关键因素。总的来说,语言为移情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相互间交往中,由句法结构再到他人的情感境地都应该做出假设。不过,在做假设之前,应该跨过自我屏障,确保信息交流道通畅。如果运用英语进行交流,那么移情问题十分的突出。在学习英语时,既要全面了解讲话者认知以及情感状态,又要保证将自己不熟悉的语言最终达到移情目的。然而,在表达思想方面,因出现语言障碍,极易造成英语学习者出现判断性错误,有时甚至会出现误解现象,而这些问题通常发生在偏远地区的英语学习者身上。针对此情况,教师可适当对学生进行移情;若有时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时,那么将会导致英语课堂学习产生情感危机,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抑制心理,严重的还会直接影响到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所以说,对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教师适时的移情是非常重要的。

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现如今,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应用,既丰富英语学习资源,又完善了英语学习手段,同时还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另外,通过互联网技术,学生还可及时获得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资料,也可收听一些英语歌曲。这种集文字、图像以及音像效果为一体的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五、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学生英语水平,教师可指导学生读一些英文文学作品、书刊等,同时对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背景、习惯以及社会关系等内容予以积累。例如:通过文学作品可积累关于民族习性、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等材料。因而,教师要选取一些使学生短时间能提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作品,把其中的结构、词汇等和本民族语言形成对比,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对于此类材料教师应该充分利用。

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为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必须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生具备一定外语阅读能力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喜好,选择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材料进行阅读。不过,这样的阅读活动都是在课余时间完成的。这样,既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又从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对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也会变得十分的轻松。

七、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被动式的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而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生来说,可采用不同教学法,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消除各种英语学习障碍,并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李盈光.谈英语交际能力与文化背景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1(12):67-68.

作者:翁光俊 单位:宜宾市南溪第一中学校

第二篇

[摘要]高中英语课外活动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个组成要素来构建高中英语课外活动的思路。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高中英语课外活动;构建

新课标对培养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融于世界的脚步日渐加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成为国民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03年教育部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育部,2003)。英语课外活动在培养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广西新课改是在2012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实施。但是与国内很多地区一样,区内大多数高中的英语课堂教学仍然是以大班授课为主,学生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而在课外全母语的环境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以高考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导向以及课时相对紧张的现状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然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发生在教室之外,发生在社会环境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充分利用好课外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邓道宣,2005)课外学习实践活动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有待开发的课程新资源,英语教师可通过发掘这个课程资源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外活动构建模式

跨文化交际能力由知识、动机、技巧三个因素构成,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王建英,2010)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足够的跨文化知识、积极的动机和有效的交际技巧。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与英语母语者进行交际的有效性和得体性,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笔者从高中英语的教学工作实践中,依据外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框架来进行课外活动的设计,从知识、动机、技巧三各方面对学生加以培养,结合上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提出课外活动的构建思路:根据跨文化交际的培养目标分三个层次建立活动模式(增加认知能力——增强情感能力——调整行为方式)。活动过程中,教师进行辅导、观察以及数据收集,并且对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活动分三大主线:(1)英语课外学习活动。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第一阶段,英语课外活动以任务型的自主学习和研究为主。该阶段的活动任务为调查分析类型,其设计的目的为:增强学生的跨文化认知能力,进行知识储备积累。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以及课外英语畅读系列活动。(2)英语课外实践活动。经过初期的课外自主学习和研究为学生进行知识铺垫,第二阶段的英语课外活动的主要类型为问题解决。其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兴趣和动机,从实践中理解文化现象和文化差异。活动的具体内容有英语视听说、话题讨论、中西文化对对碰等。(3)英语跨文化交际实践体验。经过了课外学习活动的文化知识的铺垫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实践经验积累,第三阶段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与来自英语文化背景的国外友好学校的学生进文化交流活动。课外活动的任务以设计制作、展示和互动为主。设计的意图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应用技巧,实现与来自英语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交际。这一阶段的活动内容有英语角、国外文化交流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并不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而是通过活动反馈来检查各个阶段活动的效果和存在问题,从而为新一轮的活动展开提供目标导向。要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阶段的活动的进行模式是循环往复的。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英语课外活动构建内容

(1)建立跨文化交际教材资源库,开展英语课外学习活动进行知识储备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首先在输入方面要进行知识储备,使他们了解文化差异,加强文化敏感度。举办英语沙龙等课外英语畅读系列活动不但能强化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联,也是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校可利用本校教学资源,建立英语阅览室,让学生课后自由阅读各种英语报刊杂志并要求他们做好读书笔记。以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作为文化输入途径,以读书汇报和英语板报作为文化输出的能力评测方式,使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和探索,了解本国和他国家文化知识,为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好知识的铺垫。(2)利用校本资源,开展趣味课外活动,激发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动机将有趣的课外活动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动机。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充分利用师资和设备资源,建立跨文化交际知识相关的校本课程,使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交际礼仪。在进行大量视听输入的基础上,在输出评测方面,首先检测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让学生进行ForeignCustoms,SocialEtiquette等专题展示。然后让学生就中西文化冲突如中国大妈在美国跳广场舞,以及英美等国家“禁止在自家阳台晾晒衣物”等话题进行文化现象剖析和专题辩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处理文化冲突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3)发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双向文化交际能力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为导向,认同和接受异国文化只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将课外活动空间延伸到校外,在老师指导下,学生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自选研究课题,在周末和假期,以实地考察、旅游等方式进行文化体验和探究,使学生通过对比本国和他国文化,进行自主研究,意识到语言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然后学生通过成果展示进行研究性学习汇报:如制作双语旅游指南图册介绍本地旅游景点和美食,宣传本地文化。制作PPT介绍各国节日以及本土独有的节日如广西三月三民歌节、梧州市的宝石节。通过文化双向传递,加深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提高双向文化交际能力。(4)创建生活情境,训练学生的交际实践能力运用文化信息资源,首先建立英语课外活动实践基地——英语角,通过面对面与外国人,比如与外教、外国留学生交流,进行经历分享、话题讨论,帮助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经验。然后与国外友好学校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真实体验。在活动后进行反馈和总结,就学生在交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以跨文化交际语言规则和礼貌规则为标准,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改善方案。在测试和评估环节,通过各种形成性评价体系如网络交际能力评测、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评测、成果展示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估。

总结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培养学生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兴趣,丰富学生跨文化交际知识,锻炼学生跨文化实践能力;通过构建校内和校外、网上和线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弥补教学材料的不足、交际语境的缺失。在学校教学工作方面,管理者应该重视和支持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通过加强校内文化环境创设,利用校际国际合作平台与国际交流活动,为师生创造与来自英语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机会,从而实现师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邓道宣.新课程下的英语课外活动[J].基础英语教育,2005(6):51-52.

[2]王建英.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因素[J].黑河学刊,2010(5):100-1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李兆里 单位:广西梧州市第一中学

第三篇

摘要: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途径,对于中国走向世界文化的战略部署而言,是具有重大的突破性意义的,文化意义的传递精神深远,不断的走出封闭的视野,要使其走向可接纳的普遍性,而译文在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下其可读性同样不可以被忽视[1],翻译的文化跨度的重要性显得日益突出。

关键词:翻译;跨文化交际;差异;英语教学

1翻译的定义

翻译在很大程度上理解认为是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事实上并非想象中的简单,翻译作为最古老的人类活动形式之中的一种,其研究角度具有多种形态和十分复杂的样式,而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民族的不同,使用的是不同的语言体系,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文化体系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翻译作为特殊的信息传递形式,与普通的信息传播过程有所不同,它是在两种甚至多种文化之间不停的进行转换[2]。可以说,翻译的过程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它不再只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它的本质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进行与迸发,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的完成和文化的正常交流是翻译的目的,它是承载着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使全球一体化发展为更高的文明。

2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通常是指一些人或者群体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另一些人或者群体有着与前者不同文化背景的进行的交际。信息的收发者可以是在文化之间,如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非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人,同样也可以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族的人之间。跨文化交际让人们跨越文化交流和非语言交际的障碍,同时走出由于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等多方面的障碍,能与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的人们进行正常的无障碍的交流与沟通。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无时无刻都会出现的社会现象,几乎同人类历史一样悠长而久远。当今,随着人类社会交融越来越密切,跨文化交际的现象逐渐变得普遍和常态化,对跨文化交际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作为交流途径的一种,翻译也为此显得尤为重要[3]。

3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差异

人类共有的感知能力既然有共性,也有个性。翻译的过程中,跨文化交际出现的差异性,从而导致的翻译障碍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民族性的文化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例如:名言和谚语,不同的民族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民族心理等多种关系密切结合,凝结了自身的智慧不断的传承,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思维模式的差异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和反射功能,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认知能力,它不仅具有共性,必然也具有强烈的个性。也是由于这种思维个性形成意识上的差异,人们对知识的来源和能否有条理清晰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差异,考虑的角度不是同一性的,还有语言自身的复杂多样,构成了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文化上的交往障碍。比如表示“勉强别人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在汉语中可以说是“强人所难”或者“赶鸭子上架”,在英语教学中也许会翻译成“driveaduckontoaperch”,再比如英语中的“Loveme,lovemydog.”在汉语中可以翻译为爱屋及乌,法语为“爱马丁的人,也爱马丁的狗狗,”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尽管思维内容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由于思维的差异,在整个翻译的过程中,跨文化交际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其实有些时候是受到声像化、物质化、民族意识、地域化、社会化等原因影响的,例如“花生”在汉语中除了作为食物名词之外,在结婚的时候送上花生就寓意着希望新人早生贵子,在你升学考试的时候则寓意着步步高升,当你是生意人的时候则寓意着你升官发财,这就是语言文化中由于声像化导致的文化差异。例如“天地”在汉语中象征着至高无上,像是历朝历代只有皇帝才可以祭拜天地,夫妻新婚时要互拜天地,农民在耕作劳作物的时候是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形容劳动不易以及对天地的敬畏,在悲怨感觉走投无路时会大喊“老天啊……”,是天道观的反射,而在英语教学中的天“god”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神,也就是上帝,他主宰并给予了人们一切,这是文化语言中由于民族意识导致的文化差异等等。

4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阐释与融合

(1)跨文化意识是由于译者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爆发的敏感性,也就是说,对于在跨文化交际翻译的第一轮交际活动的参与者来说,译者的跨文化意识能否成功是其进行的关键之处。有学者就此认知专门细分出了四个层次:第一,是不理解与自己有别的不同文化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第二,对于与自己文化背景相反,是不可思议又缺乏理念的文化认知;第三,通过理性认真的分析之后,对异文化的文化特征得以认知;第四,要求交际者在充分、理性的认识异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把自己移情融入文化当中去,让自己设身处地的感知别人的际遇和感受,完全走进对方的心境,在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观察、学习、思考和认知。译者在跨文化意识中要有对原来语言文化的意识;要对异文化有所意识;要对自己翻译的策略方法有解释的能力。这些不仅是能够良好的进行翻译的基础,还是使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2)归化作为翻译的一种策略,主张的是为了降低接受者的接受难度,将原著或源语言中文化的异类成分牺牲,也就是要将其大量的、宝贵的并且极具有价值的附载信息进行消除,从而转化为即将翻译的语言文化中被人们非常熟悉并且认知的内容。异化作为与归化相对立的翻译策略,则主张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以原著或源语言文化为根本归宿,不怕造成很多接受者对译文的接受难度及陌生不通畅感,更加在意的是可以保留原寄宿者的真实情调,使接受者充分的欣赏、学习并借鉴到自己的母体文化当中来,丰富本国的文化,促进文明更好的提高。

5总结

循环农业论文

随着文化的交汇融合和全球性发展,人类的交往及学习沟通方式也越来越全面,人类对文化的多元化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包容,当民族文化不断的被其他民族了解和接纳,甚至吸收,翻译将变得开阔而清晰,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畅通性并不再是不无可能。

参考文献:

[1]王宁.翻译与文化的重新定位[J].中国翻译,2013(2):7.

[2]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与困境[J].汕头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17.

[3]张风娟.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交际翻译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2(4):53.

作者:谢素静 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英语教学对跨文化交际的应用(共3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9004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西安翻译学院 微生物学通报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辽宁大学学报》 《现代质量》 《森林公安》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中国三峡》 《中国社会医学》 《电源世界》 《电力系统装备》 《中国临床研究》 《游泳》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