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随着影视科技的发展,“影视民俗学”的概念逐步进入了民族文化传承的视野,影视艺术已经成为表现和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方式。如今,简单的镜头记录已经不能满足民俗文化保护的要求,通过艺术化语言对民俗文化进行加工创造,准确传达其精神内核,才能充分发挥影视艺术在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应有的作用①。庄河电视台的纪录片《海祭》结合民俗文化语境,针对大连市沿海地区的“放海灯”这一民间信仰活动进行了艺术化的表达。
一、纪录片《海祭》的视角选择
纪录片的内涵会随着社会文化的思潮和时代背景的变迁而变化,这就需要纪录片创作者不断变换视角、推陈出新。对纪录片而言,观众可以感受和体会的制作视角有两个:一个是旁观式的,一个是代入式的。两种视角的表达形式虽然不同,但是并不偏离,也可以相互融合。在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民族意识的时代背景下,民俗题材纪录片创作中的视角选择必须遵循时代要求,才能在更为广阔的时空维度下诠释其精神内核,并充分展示纪录片本身的美学价值。由于纪录片《海祭》所表现的民俗文化存在于远离城市的沿海渔村,其首先依赖的是大众化和平民化的视角,通过对存在于大连市沿海地区普通群众生活中民俗活动的真实记录,说明“放海灯”这一海祭活动的平民性和大众性。纪录片《海祭》最显著的特征是采用了具象化的人物。孙绍举作为大连市“放海灯”民俗文化的传承人,不仅奠定了纪录片的主要视角,也基本确定了创作思路。纪录片以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一天的生活为时间线索,描绘了海祭的活动场景,并将其个人视角作为整部纪录片的时空转换点。选择这种视角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具象化的人物开拓纪录片的纵深,避免落入空洞的、说教式的宣传,有利于观众理解并接受纪录片所阐释的民俗文化精神。采访对象视角的运用是纪录片《海祭》的又一重要特征。整部纪录片中的采访对象有五个:除了孙绍举,还有研究辽南文化的张晓莹博士、致力于采访“海灯节”的记者邹乃武、当地的渔民代表王乐君、海灯制作人赵忠强。这些采访对象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和不同年龄阶段,这不仅赋予纪录片多样化的视角,构建起丰富的观赏维度,还增加了纪录片的真实性。
二、纪录片的画面与镜头语言特征
一部好的纪录片,永远离不开现场的忠实拍摄,利用声效和现场的同步画面进行叙事,客观真实地记录那些同步发生的故事。由于同步记录是不可再现的,而拍摄过程中人物的行为、动作以及场景的变化都在产生着故事性。从这一角度来看,叙事性的画面语言不仅不可缺少,往往还会产生比采访和解说词更为真实的现场感和吸引力。可以说,最动情的解说、最动听的音乐,也代替不了利用事实来展示和说明问题。文学叙事是描述性的,其图像隐藏于语言之中,电视的叙事语言是声画,画面和声效是纪录片中最可信赖的原始材料。《海祭》讲述了大连沿海地区农历正月十三这天的海祭活动,拍摄过程场面巨大,但时间跨度十分有限。面对这一创作难点,拍摄组的工作人员在前期采访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了拍摄的主要任务,并在拍摄过程中善于抓拍和抢拍,用一个个精彩绝伦的画面,将声音、情节、细节等一个个兴奋点连接成完整的叙事结构,利用镜头的真实向观众讲述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民俗题材纪录片的画面语言不同于一般纪录片,需要有特定的、表现民俗事项的美感和张力。因此,纪录片创作中,无论是前期的拍摄和后期的剪辑,都需要结合作品本身的基调进行画面的选择。在纪录片《海祭》中,创作者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镜头语言,展示纪录片的民俗特征,增强了画面语言的张力。例如,在片中屡屡出现苍茫大海的空镜头,这显然是创作者有意而为之,这种空旷、空灵的画面,可以使观众感受到“从古至今”的时空跨度,联想到祭海习俗的历史沿革。“运动”是电视画面构图中的重要元素,是电视和其他造型艺术的重要区别②。在纪录片《海祭》画面拍摄过程中,通过镜头的运动可以产生多变的层次、空间、角度和景别,形成丰富多彩的画面构图和审美效果,使纪录片更加接近生活,达到真实反映生活的创作目的。在拍摄广场海灯评比这一民俗文化活动时,创作者为了保证时空连贯与场面的真实效果,充分运用了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手法。例如,为了表现众多围观群众的神态,拍摄者利用摇摄的手段,将画面主体由海灯转移到围观者,以展现海灯评比现场的热闹场景。这种真实的运动镜头记录,可以给观众强烈的动感感受和心理共鸣。
三、解说词与采访的合理利用和艺术特色
解说词可以充分整合多样化的资源、有效弥补画面信息量的不足,对明确纪录片画面的指代关系、拓展纪录片的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祭》作为民俗文化纪录片,要表达和传递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仅靠画面语言无疑是很难实现的,因而解说词的正确应用就成为该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纪录片《海祭》的解说词呈现出朴实大气的基调,在庄重里透露着几分欢快和愉悦。庄重的基调有利于历史文化的呈现,体现出其独特的时空积淀和历史厚重感;而欢快愉悦的基调又是当地群众现实生活的有效铺陈。采访,也就是口头叙事的合理运用是《海祭》的重要特点,提供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此外,采访过程中受访者声情并茂的口头叙事,赋予纪录片本身一种超越时空的感性力量,呈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导演十分重视联系实地实景进行采访过程表达,以突出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性。例如,对海灯制作人赵忠强的采访地点就选择在制作海灯的现场,通过这位年轻民间艺人的现身说法,对海灯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声画同步、声画并茂的展示。这不仅可以塑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性表达,还有助于增强观众对这种古老民间艺术的深刻认识。采访对象的选择,需要有严谨和科学的视角,并遵循纪录片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选择相关领域的专家和重要的见证者。此外,文化内核是民俗纪录片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而采访对象的选择也会对这种情感维系产生重要影响。导演常安在《海祭》的创作过程中,选择了与“海灯”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人作为采访对象,并将其对这一民俗文化的依恋作为纪录片中的主要采访片段,以彰显民俗文化的人文根基,突出了纪录片本身的文化内核。
四、“虚构”手法的运用
纪录片的真实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经过导演和镜头过滤后的主观真实。而纪录片中的搬演、情景再现和动画等“虚构”手段的运用,可以使创作主体超越历史时空、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认知表达等因素的限制,从而完成主观的创造性重构③。《海祭》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就适当采用了情景再现和动画等“虚构手法”。例如在表达海神娘娘成神的故事情节中,就进行了情景再现;在叙事结构上则与解说词相互穿插,使观众并不沉浸于动画和人物扮演的故事中,从而将现实与虚构手段表达的历史区分开来。由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对其进行展示和传承,必然会涉及到对相应的历史资料的艺术表达问题。《海祭》中“虚构”手法的应用在这方面可以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和借鉴。电脑特技是纪录片《海祭》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虚构”手法。作为在当代纪录片日益被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电脑特技可以使历史时空的想象具象化,带给观众无以伦比的视觉体验。由于该片的视角宏大,而时间相对比较紧凑。创作者在后期制作中运用电脑技术将已经拍摄好的素材修正合成,做到了对“事实核心”最大程度的接近和还原,而带给观众的则是真实的艺术和艺术化的真实。
五、结语
《海祭》虽然是大连沿海祭拜海神活动的影像记录,但其内核是通过对民俗活动的记录传达一种民族精神。因此,作品在对“放海灯”这一具象化的仪式进行影像展示的同时,也对这一民俗现象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进行了艺术化表达。可以说,《海祭》是大众文化背景下电视纪录片艺术创作的有益探索,虽然由于拍摄条件的旅游农业论文限制其画面质量还有待提高,但是其艺术化表达手段的运用对我国纪录片的探索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邢莉莉
相关专题: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官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