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传统养生实践价值与要旨研究

时间:2017-02-24 19:24:12 来源:论文投稿

1.前言

不管是从武术本身还是延绵而来的养生,不论武术是作为手段还是作为目的,在现代社会武术与养生紧密的结合有着非凡的意义。我们会从中受益,同时要学会将他们很巧妙的利用转化,更好促进武术的发展。

2.武术养生与养生武术

2.1武术养生的概念

武术养生是武术的功能之一,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武术练习来获得健康。众所周知,任何体育运动项目(包括武术),只要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和量的保证都能强身健体,都能使身体结构、功能产生适应性的提高。我们不能把在战场上、擂台上的武术称为武术养生,因为它们的目的是击倒对手、取得胜利。显然,武术养生是一个目的、价值取向的结果,其定义应该以练习武术的目的作为依据。为此,武术养生可以定义为人们主动地通过武术的习练,以获得健康为目的的武术行为。武术功能的定位,主要在于习练者的目的性选择。同样的武术动作,如果主要目的是从攻防、实战方面进行练习,那么这些动作就主要具有实战价值;如果主要目的是通过它来改善自己身体状况,那么这些动作则主要具有锻炼身体的意义,具有养生的功能。

2.2养生武术的概念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武术项目都适用于养生,但确实有很多武术的重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用于强身健体。比如说太极拳、木兰拳等拳种,还有适用于学校武术教学的武术种类(少年拳、形神拳、初级拳、太极拳等)等,就其推广普及来说,均是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在众多的武术种类中,对那些在武术养生中运用较多的武术项目,可以根据其本身运动特点以及人们习练的主要目的而做一个新的分类。我们把那些含有中国传统养生思想和技术特点的、被人们主要用以获得身体健康的武术项目统称为养生武术。

2.3武术养生与养生武术的关系

文字与词义如此相近的两个词语,很容易使人混淆。武术养生与养生武术是两个不同意思的词语,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前者的词于是养生,这是一个动词,因而前者是一个动名词;后者的词干是武术,武术养生是对武术运用目的的体现,是指用武术这一方法或手段去达到锻炼身体、养生的目的;而养生武术则是武术中的一个类分,其性质是不仅具有养生的目的,还具有中国传统的养生要素。前者是武术的运用,后者是武术的类分。应当注意的是,武术养生所运用的武术并不一定都是养生武术,因为武术在退出战争舞台之后,更是一项多目的、多功能的运动项目。有的武术,即使养生的特点较少,但也有可能被人作为养生手段加以使用。但这种有意识的运用时间长了,即使是那些不适合作为养生手段的武术,其特点或性质也会逐渐被改变,向养生武术转化。因此,人们练习运用武术的目的性对养生武术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3.武术养生的实践价值

3.1武术养生实践对身体的锻炼

武术能够对速度、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耐力及敏捷性等身体素质进行综合的发展和提高,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平台。大量的科研结果表明,长期习练武术能够对习练者的体格、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循环功能、骨骼和新陈代谢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例,熟练者完成套路所有动作需要40次左右的呼吸(一个动作一次呼、吸,其中完成“揽雀尾”需要2次),那么以6分钟完成整套动作为标准的话,实际上每分钟平均完成7次左右的一吸一呼,而正常成人日常生活水准的呼吸次数为每分钟17次左右。显而易见,太极拳的呼吸法极大地提高了内、外呼吸的氧气交换率与利用率,经常练习能够改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3.2武术养生实践对精神的锻炼

武术的修炼是非常艰苦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最能说明武术练习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的。

3.2.1长拳类套路项目比较强调形、神的统一。在武术里,形一般泛指动作姿态及力量的运用方法与节奏等动作的外部特征。长拳项目的这一对外部动作形态与内在意念相统一的要求,使我们在练习武术时,必须努力做到运动姿态与肌肉感觉为主的心理因素相结合,提高意念(中枢神经系统)对动作形态的参与和控制。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一定时间反复锻炼才能做到。长拳类套路动作在速度、力量、节奏、空间等因素上变化多端,能够使人获得多方位的心理体验与锻炼。

3.2.2与长拳类套路相比,太极拳更能做到意念对动作的引导、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从整体上来说,太极拳是属于动作较为柔缓的拳法。一方面,这个动作特性使意念、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更加可能,与快速的动作相比,缓慢的动作被认为更能被大脑捕捉、理解和调控。另一方面,柔缓的动作使传统的调息、内丹法等呼吸方法在这里得到充分的运用。与长拳类项目明显不同的是,太极拳基本上每一个动作都能够做到在动作开始时吸气、转入发力阶段时呼气的呼吸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意念不仅参与了动作的感知、力量的运用、攻防的表现,而且能够干预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太极拳注重动作、呼吸与意念的统一。要做到三者的统一,从动作形态上来说要舒展自然、相对柔缓,精神上则要心气平和、排除杂念而专心一意。柔和的动作、匀长的呼吸能够调节人体自主神经,改善生理活动的亢进状况,缓解紧张的心情,特别适合于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社会。

3.2.3散打、对练、推手等对抗性项目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对手的真实存在。散打的应变、对练的配合、推手的“听劲”与散推(自由攻防的推手)都要求练习者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并能够因对方的动作而做出恰当的攻防应答,因此除了能够锻炼注意力的集中之外,也能锻炼反应能力。散打是这三个项目中对随机应变能力要求最高的,由于是“真枪实弹”的攻防,因此更能激起勇猛、不服输的精神状态,有利于锻炼形成勇于直面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对练不是真正的打摔,而是根据动作的攻防性质、动静、快慢、刚柔等特性,按照一定的规则要求而编排出来的实战演练,需要参与的双方或三方共同协调进行演练。成功的演练能使人体得到极大的合作愉快。在太极推手中,除了具备以上对抗项目的特点之外,通过肌肉感觉来判断对方的意图与劲力———即“听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长期的练习能够提高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敏感度。

3.3武术养生实践对人际关系的贡献

由于青年学生本身爱好运动以及受武术文艺作品的影响,武术在他们中间是一个颇具谈论价值的话题,通过锻炼可获得健康身体,而武术演练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获得大家的认可、增加成就感。此外,爱好者之间的友谊以及相互之间师兄弟、师姐妹的关系与尊敬的态度也都有助于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关系。在我国,武术养生特别是太极拳也是重要的社区体育活动之一,人们能够通过练习增进了解和交往。

4.武术养生的实践要旨

4.1要坚持强身健体的目的,尊重武术的运动特性。武术已经完成了冷兵器时代作为战争主角的这一历史任务,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武术必须正确面对重大功能转型的现实。在进行武术养生实践的时候,应当坚持强身健体的目的性。武术养生的运动特点就是必须以自己的身体、动作作为掌控和调节的对象,必须反映出对己性和内视性。武术养生能够对人体的力量、柔韧性及消化、循环等器官或器官功能进行改善,进而形成对身体的整体调控,练习时也要注意遵循生理学的特点。

4.2是注重意念的主导。武术养生要求意念即大脑活动更多地参与到身体、动作的感觉和控制之中。应当理解动作的用力过程、目的并完成对身体动作的调控。大脑参与动作的认识与控制,以柔缓动作为最适,因此在进行练习时应当适当放慢动作的速度和节奏,如太极拳就比较适合练习意念与动作的统合。

4.3练习时必须注意呼吸的运用。武术练习中“气沉丹田”、“气发丹田”等要求,反映了呼吸在武术中的重要地位。明代以来,“内丹”、“调息”、“气功”练习就已经成为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是武术养生最重要的特点。

5.结语

在我国传统健身法中,武术虽然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数千年来枝繁叶茂,广为流传。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传统健身法的一个组呈部分的武术,它不是孤立地流传和发展的,它是以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包括养生思想、养生理论、养生方法等)作为支柱和凭借的。同样,在对这一传统健身法的继承乃至推陈出新时,也康复医学论文不能孤立地进行,只有把它与整个传统养生文化联系起来,才能掌握其精义,领悟其要领,学以致用。有鉴于此,在对我国长期流传下来的,至今仍有生命力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武术养生进行解说,以增进修炼者的养生文化修养。

作者:王一鸣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武术传统养生实践价值与要旨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93747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管理案例 教师论文发表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当代商报》 《石化技术》 《四川林勘设计》 《农业部北京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延边党校学报》 《中医教育》 《化学传感器》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小溪流》 《湖北农业科学》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