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都有咽痛、腹痛、呕吐、腹泻、发热、便秘等症状中的几项,病情严重者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并且都进行了腹部彩超检查,参照《褚福棠实用儿科学》[2]及《超声医学》[3]中的有关诊断标准诊断,均符合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外科急腹症、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腹型癫痫患儿及头孢菌素过敏患儿。
1.2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儿科收治的9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男性34例,女性11例;年龄11个月至14岁,平均(6.56±1.26)岁;病程1~6周,平均(3.24±1.35)周。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11个月至14岁,平均(6.76±1.35)岁;病程6d至7周,平均(3.32±1.34)周。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50mg/(kg·d)入液静滴,利巴韦林10mg/(kg·d)静脉滴注,发热、腹痛、呕吐及脱水等症状严重时给予退热、解痉止吐及补液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缓急止痛汤:桂枝6~9g,白芍9~20g,炙甘草6~9g,生姜6~9g,大枣20g,连翘20g,生麦芽30g,山楂9~12g,茯苓9~20g,陈皮9~12g。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5d为1疗程。
1.4观察方法
1)疾病转归情况。根据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在治疗第5天及第10天复查腹部彩超,如第5天淋巴结未恢复正常,则第10天再次复查腹部彩超。2)临床指标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选择腹痛、呕吐、体温、腹腔淋巴结等4个主要指标进行观察对比。3)复发率。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儿复发率。
1.5疗效标准
显效:5~10d临床症状消除,B超检查淋巴结无肿大,临床治愈。有效:5~10d临床症状消除,B超检查淋巴结较前缩小但尚未恢复正常或肿大淋巴结数量减少。无效:5~10d临床症状未消除,B超淋巴结未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临床指标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疾病转归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疾病转归情况比较
治疗组治疗5、10d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比较
治疗组体温、腹痛、呕吐、腹腔淋巴结等指标恢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1)。
2.3两组复发率比较
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1.63%;对照组复发15例,复发率为40.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好发于少年儿童,尤其是3~7岁儿童[5],常并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继发于胃肠道炎症之后,其原因为呼吸道或消化道细菌、病毒经血液循环或淋巴系侵及肠系膜,或是通过细菌移位或炎症介质移位到淋巴引流相对应的肠系膜淋巴结所致,尤其是回肠末端系膜淋巴结,B超检查可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本病属中医学腹痛讨论范畴,腹痛的原因以感受寒邪、乳食积滞、脏腑虚冷、气滞血瘀为多见,治宜行气止痛散结,消食祛瘀为主[6-8]。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易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过食寒凉,致外邪搏结肠间,寒邪内停,脾阳被遏,气机郁滞,血脉凝滞,痰湿食交阻,结于腹部,形成痰核(淋巴结肿大),不通则痛,不荣则痛[9],故腹中拘急疼痛,痛无定时,喜温喜按,舌淡,脉沉细。缓急止痛汤,实为小建中汤的加味方,方中桂枝温脾阳,散寒邪;芍药柔肝和脾,最善止痛,和甘草取芍药甘草汤之意,《幼幼集成》赞芍草“无论寒热虚实,一切腹痛收之神效”[10];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重用生麦芽,与饴糖意同。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小建中汤能提高吞噬指数,具有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11]。而连翘体轻通达,可解少阳之郁气,清其热而散其郁,和畅气机,入胃可清热,利枢机,可使脾升胃降,呕吐自止。小儿食积,因食积壅内,久必生热,从而可见低热、腹胀、嗳腐吞酸、口苦等。连翘善清食滞之热而止呕吐,故保和丸中即有连翘。感冒久而不愈,邪毒久羁不散,或易感外邪,经常反复感冒而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复发者,多为伏邪正虚所致,而连翘除有散邪解表作用外,尚可鼓舞人体正气,祛除体内伏邪。现代药理认为连翘具有解热、抗炎及广谱抗菌作用,对流感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6]。再合以生山楂消食导滞,陈皮行气,茯苓健脾益气,扶正祛邪兼用,攻补兼施,故而取效明显。本病的预防也极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尤其是平素体质较弱、寒性体质的儿童,要注意饮食卫生,忌食雪糕、冰激淋、生冷瓜果、冷饮等,不吃零食,少喝饮料,不暴饮暴食等,睡眠时保护好肚脐等;其次是避免餐后剧烈运动及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王成果 单位:山东省茌平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