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研究

时间:2017-02-24 21:48:30 来源:论文投稿

一、基于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感恩教育工作弱化的原因分析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人与人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产生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指主体之间是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之间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2]用主体间性理论的视阈来看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旨在倡导感恩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关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充分保证感恩教育效果落到实处。基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当前高校感恩教育效果弱化的原因,可以发现高校感恩教育工作在以下几方面存在问题:第一,高校管理者感恩教育的理念落后,目标定位不准。理念是教育的灵魂,感恩教育工作的理念直接影响感恩教育活动的成效;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感恩教育的目标直接决定感恩教育的内容、方式的选择和教育的实效性。在理念设计时,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忽视感恩教育工作,没有系统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机制来指导或保障感恩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内容设计上,高校过多地把重心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养上,在制定教育计划时主动放弃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培养目标不够准确,内容不够完善。第二,学校教育者感恩教育的主体意识不强,推进力度不足。教育者直面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努力尝试教育内容的丰富、教育形式的多样和教育途径的有效。很多高校的教育者在感恩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主导性、创新性,没有科学设置系统周密的感恩教育课程,没有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没有形成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多维一体的教育模式,也忽视了新媒体背景下校园感恩教育的氛围营造和感恩教育实践平台的创新。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不能结合学生实际,不能很好地贴近学生生活,致使教育活动内容空洞乏味,实效性不强。第三,大学生参与感恩教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当被教育者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尊重和满足时,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产生一种认同感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对被教育者利益的尊重和满足,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性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前提条件。”[3]当下的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体性更强,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厌倦教育者“填鸭式”地灌输知识,厌恶参与各类流于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感恩教育过程中,他们一旦发现个体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常会消极对待,甚至选择逃避,感恩教育的效果也就很难得到保证。

二、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感恩教育工作原则的启示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提倡多元、差异和宽容的承认姿态,旨在转变传统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民主的课程、民主的教育。”[4]高校的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及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5]。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才能脱离困境,感恩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保障和体现。第一,主体间性理念倡导围绕“以人为本”的宗旨,建立全新的教育者主体体系。主体间性理论重视教育者知识的传授和受教育者知识的接受,更注重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以人为本。这就要求高校应充分注重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因材施教,对学生提供全面贴心的爱心保障,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在这样的氛围下,感恩教育有了平等、尊重的基础,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知层面的感恩意识、情感层面的感恩情怀和实践层面的施恩善举也就能顺利实现。第二,主体间性理论倡导紧扣“师生共通”的目标,营造和谐的感恩教育环境。传统的感恩教育更多的是教育者通过知识的灌输,让受教育者达到“知恩”和“识恩”,但是这种教育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物化教育”或“占有式教育”过程。“主体间性就是对片面主体性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进行的重新认识与理解。因此,倡导主体间性对迷恋占有式主体的主体教育可以起到纠偏的作用。”[6]主体间性强调在感恩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共生”性,倡导过程中的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注重相互理解和和谐通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仅是思想上的交流和知识上的互通,更是角色上的转换和情感上的共融。“互识”和“共识”的背景下,教育的过程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或者知识的传输,而是一种开放式的对话式的互通,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第三,主体间性理论倡导坚持“贴近生活、面向生活”的原则,实现感恩教育的有效全覆盖。“教育即生活”,感恩意识的养成不是抽象知识的堆砌,而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受教育者的不断感受和体会,“感恩教育只有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才能发出力量而且成为真正的教育”[7]。主体间性下的感恩教育模式更富有生活气息,贴近生活,面向生活。教育者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成为感恩的榜样和示范,受教育者在教育者身上学到感恩。感恩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涵盖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自然等。感恩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这一单一的舞台,家庭、社会、自然等都成为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互动式的感恩体验和施恩善举的积极反馈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

三、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感恩教育实现途径的启示

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的感恩教育,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感恩教育实践过程中密切联系,转变传统的说教方式下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间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形成“互识”,同时对感恩教育的教育实践内容达成“共识”。要实现“互识”和“共识”,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可以从课堂教学、校园环境、实践育人、榜样示范和家校互动等途径进行有效推动。第一,将感恩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大学课堂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把感恩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感恩状况,用身边的实例教育学生,触及学生的灵魂。感恩教育的内容既要符合时代的要求,也要符合大学生精神诉求,还应该注重与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课程开设的形式也应该既符合社会的价值判断,也符合大学生的现实要求。高校除了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道德讲堂”、“感恩论坛”等形式提升大学生学习感恩知识的主动性。第二,建设和谐的感恩教育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既能让学生懂得知恩、识恩,又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感恩、施恩的乐趣。营造一个处处充满感恩元素的校园氛围,可以在校园里树立一些感恩圣贤的雕塑,悬挂或张贴一些感恩教育的名人名言,通过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推送感恩模范的先进事迹,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时刻感受到感恩的熏陶,感悟着校园环境所传递的感恩正能量。同时,管理者应该通过顶层设计,制定感恩教育的有效管理机制和考核标准。譬如把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感恩实践的考核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综合测评的导向作用,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激励大学生投入到感恩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师生友善共进,同学互帮互助,和谐校园内无处不感恩,无处不施恩。第三,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被教育者的美德是内隐于其观念和人格之中的,它只有通过被教育者的具体行为才可能得以外显和实现。如果不见诸具体的行为,只停留在自我欣赏、自感欣慰的阶段,被教育者的美德就没有应有的实际意义。”[8]实践是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离开实践,教育活动将会变成空洞的说教。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提供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感恩实践机会,促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升华成学生的施恩行为。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看望慰问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开展“写一封感谢信”等感恩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感恩、学会知恩;通过组织大学生到敬老院等开展爱心义工活动,在社会实践锻炼中,使大学生的感恩认知从感性到理性,进而形成自觉的感恩意识,并升华为施恩行善的主动行动。第四,发挥教师感恩的表率和引领作用。“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是实现感恩教育时效性的重要保障。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好的“教书匠”,要精通书本知识,有渊博的知识,有诲人不倦的敬业态度。教师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入研究,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次,教师应提高个人素养,通过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身边学生,富有魅力的师德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深远影响。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谢学生的配合,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同事和邻里的互助和照顾),要对学生体贴关心,尤其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生活有困难、心理有障碍、就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予施爱与帮助,学生从老师日常生活的点滴言行中,最能够学会知恩和感恩。第五,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高校应重视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资源,形成立体式的感恩教育系统环境,搭建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保障大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能力的充分培养和有效塑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和家庭的积极性,邀请家长和家庭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环节,譬如通过“一封家书”、“读书成本账”、“我给父母洗洗脚”等活动进一步拉近父母和子女的距离,实现“共融”。高校也要高度重视调动社会力量的介入,可以引入社会爱心力量设立奖助学金、邀请感恩模范开展公益讲座、挖掘校友会资源进行捐资助学,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爱心暖流,同时在农村、社区等设立感恩实践基地,引导大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公益活法律期刊动,巩固大学生知恩和施恩的行为。

作者:徐剑波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9420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同课异构的好处 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四川林勘设计》 《中医教育》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农业部北京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当代商报》 《化学传感器》 《延边党校学报》 《小溪流》 《石化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