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江成山;陈宇科;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流通经济》2013年08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技术与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研发资源和技术储备不再能满足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需要了,必须加强与外界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以获取自身发展需要的技术知识和研发资源。于是,合作研发成为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合作研发网络大体上可分为横向合作研发网络与纵向合作研发网络两种。在纵向合作研发网络中,企业的合作伙伴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供应商、顾客、高校和科研机构、竞争者。但由于组织间的有效合作需要组织间进行有效学习,而吸收能力对组织间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导致企业与四类伙伴的合作关系并不一定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技术研发效果,在与四类伙伴的合作中,吸收能力不同的企业取得的研发效果存在差异。为更好地优化纵向合作研发网络,应以"骨干企业+中小企业"作为纵向合作研发网络的研发核心;使顾客群成为纵向合作研发网络重要的信息来源与价值核心;使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纵向合作研发网络中新知识的主要来源;让竞争企业作为纵向合作研发网络的临时伙伴。
【论文正文预览】:一、引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技术与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研发资源和技术储备已经不再能满足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需要了,于是企业纷纷加强与外界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以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知识和研发资源。因此,合作研发成为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
【文章分类号】:F273.1
【稿件关键词】:合作研发网络纵向吸收能力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 张涛;余仁桥;;产品生命周期中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基于技术环境中吸收能力的匹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1期
- 柴春锋;任利成;;基于组织吸收能力的外包业务企业创新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7年06期
- 李春艳;王伟青;佟锐;;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吸收能力形成机制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12期
- 陈劲;蒋子军;陈钰芬;;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 白露;王向阳;;FDI技术溢出机理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5期
- 罗建利;仲伟俊;;共营企业的吸收能力和R&D战略(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9年03期
- 崔宁宁;高宇;;吸收能力对创新模式选择影响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11期
- 赵静;许祥秦;张凯;;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新技术企业吸收能力评估[J];计算机仿真;2009年12期
- 吴晓波;陈颖;;基于吸收能力的研发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年11期
- 聂淼;;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模式选择的决策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 刘亚军;和金生;张艺;;企业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制造业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 张光磊;刘善仕;彭娟;;组织结构、知识吸收能力与研发团队创新效:一个跨层次的检验[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唐清泉;甄丽明;;引进技术与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弋亚群;向琴;;吸收能力在用户主导型产品创新中的作用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 梅元清;袁健红;;独占性工具的使用、吸收能力与创新活动[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 韵江;;创新变迁与能力演化:企业自主创新战略——以中国路明集团为案例[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 张仁江;田莉;;制造业企业新技术采纳:动因、路径及障碍分析——基于T公司的纵向案例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 彭盾;曾德明;;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上知识扩散同步化效应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 张英华;张继林;;基于企业持续成长的开放式技术创新模式研究[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曹兴;宋娟;;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鑫;“山寨产品”:是创新还是仿冒?[N];上海证券报;2009年
- 商蓓;横向多品种 纵向成系列[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 佳妮 本报记者 谭丽莎;赵勇勾画未来长虹[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方竹兰;设个年轻人创业“特区”如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 本报记者 王晓涛;模仿不会让创新迷失方向[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 本报记者 费伟伟;春兰:优化“扁平” 活而不乱[N];人民日报;2002年
- 李天池;齐齐哈尔民企“两条腿”闯市场[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 张宪清 袁建明;开发区科技创新方兴未艾[N];江阴日报;2006年
- 本报记者 唐成选;提高核心竞争力就不要怕投入[N];辽宁日报;2007年
- 记者 吴凡;危机中进行海外收购应慎而又慎[N];深圳特区报;2009年
- 邓颖翔;吸收能力对校企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 孙婧;企业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 陈艳艳;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 刘亚军;企业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及创新文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0年
- 杨昆;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 韦影;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 郑绪涛;公共研发政策、吸收能力与企业的R&D活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 方润生;企业冗余资源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3年
- 王立生;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对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 张军;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破坏性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 徐淼;基于吸收能力的HRM实践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 蒋子军;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 李松林;我国企业创造性资产获取的国际化模式[D];武汉大学;2005年
- 嵇登科;企业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 刘冠军;基于知识溢出和吸收的战略技术联盟合作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 王伟青;企业吸收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 李清;基于吸收能力的跨国知识转移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 刘淑华;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对装备制造业发展影响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 常永平;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企业吸收能力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 李晓娟;广东省FDI的技术溢出与本地企业吸收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稿件标题】:[研发体系构建论文]基于吸收能力的纵向合作研发网络构建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发表期刊期数】:《
中国流通经济》2013年08期
【期刊简介】:《中国流通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3664/F,国际刊号:ISSN1007-8266。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由主管、北京物资学院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被......更多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0309/)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江成山;陈宇科;
更多
施工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研发体系构建论文]基于吸收能力的纵向合作研发网络构建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11646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制造业研发体系 华为研发体系 研发体系不完善 研发体系包括哪些 研发费用归集 技术体系的特征 智慧城市技术体系 研发座椅 大数据分析平台架构 研发体系构建 宿州学院学报 中国实用医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