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数学教学不应只是单方面的传授知识,更应该增强学生的活动探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发现数学的趣味。小学数学应联系生活,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有效地让学生了解应知、掌握应会,激发学习兴趣,养成问题意识,教会学习方法,培养实践能力,最终达到“授生以渔”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当今时代,知识以几何级数增长,一个人穷尽一生学到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如果不能调动学生热情地参与,只靠枯燥的讲解和练习是很难引导学生掌握抽象的内容,学习的结果事倍功半。
一、挖掘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就是推理和演算,教法程式化,学生做习题程式化,简单无趣,毫无美感可言。大数学家华罗庚却不认可这种看法,他说:“数学本身具有无限的美。”例如数学概括的简洁美,数学形式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只不过数学的美很含蓄、内敛,轻易不露庐山真面目,需要费些力气才能找到它、掘出它。惧怕数学的学生,普遍都是觉得数学枯燥乏味,了无意趣,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挖掘出数学的美,例如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对称图形的对称平衡、三角形的稳定、正方形的方正等,向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让他们体验数学世界的妙趣横生,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厌学为主动想学。在一次数学公开课上,教师拿出一张脸谱,让学生玩蒙眼贴眼睛、黏耳朵的游戏。短短的几分钟学生在玩乐中由不对称的滑稽思量到何为对称,何为对称图形的要素。教师独具匠心的课程导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到了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为学生展现富有鲜活生命力的美丽数学世界,让他们感触到数学的魅力,喜爱之情和求知冲动油然而生。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没有对课程的依恋,就不会有智力充实和精神丰富的个人生活。”
二、开拓数学思维,养成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意指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问是一点。”有疑问才会产生思维的涟漪,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学生有很强的求知识欲,他们对未知的事物总是蕴含着问题意识,总爱问个为什么。教师首先要敢于革自己的命,改变原有的教师主导课堂,即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学生成为单向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一种模式,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讨论和互动,师生共同探究问题,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开发。教师要不畏艰辛,尽力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适合学生认知特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好奇和猜测的过程中产生一串问题;这种对问题的不懈探究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愿望更加强烈,数学思维也更加活跃。实践证明,教师善设问题情境,至少可以达到两种教学效果:一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愿;二是使学生感到已掌握的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处于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焦灼状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掌握新知识来破解新难题的欲望和斗志。在讲授“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猜猜老师今年几岁?”学生对教师年龄特别感兴趣,从18岁一直猜到40岁。这时我把数的范围缩小一点:“我今年的年龄是2的倍数,你们猜猜我可能是几岁?”学生很快说出这之间所有的倍数。于是我顺势引导:“观察这些倍数,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特征?”接着,假装对学生总结出来的结论产生疑义,让学生举例来验证。处在亢奋学习状态之中的学生,感到学习有意思了,有了强烈的想把问题弄清的冲动,继而往往会自我设问地提出新的问题:“5的倍数的数又有哪些?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课堂真正地成为揭示问题、呈现探索知识过程并互动交流的平台,而不仅是教师们独角表演的舞台。
三、训练数学技巧,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小学生应掌握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能自主学习,能对学习过程进行适当的反思和改进,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美国学者约奈比斯特认为:“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上,没有一门或一套课程可以供可见的未来使用或可供终身受用,现在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如何学习。”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有一句至理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可见教师最有意义的工作,乃是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要教会学生学习,尽量不把知识结论直接递送给学生,应引领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例如,学了加法交换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乘法交换律产生、形成的全过程。教师抛出问题:猜一猜乘法中会有这样的交换规律吗?进一步提问:是让老师直接教还是你们自己先探究?学生大都会选择后者,教师顺势启发学生利用旧知探寻新知,在“类比—验证—归纳”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通过这种持续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认知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达到了教师“授生以渔”的目的。
四、鼓励数学探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制订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每一项科学发明与创造,无不源于最初的惊讶和质疑。一个苹果砸到牛顿头上,令牛顿质疑,继而猜想,最终提出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水壶盖被沸水持续顶起,令伽利略不解,继而索解,最终实现了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可见,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传授知识,更应将学生当作一个个小探究者,鼓励他们猜想、质疑,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和归纳知识,并将获得的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夯实“温故而知新”的求知基座。在“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前,教师布置前置性学习内容:(1)我会认。看看爸爸妈妈钱包里面的钱,你认识哪些?可以向大家介绍吗?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2)我会买。买一支铅笔要一元,我准备怎样付钱?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虑进入课堂,有备而来,有话要说。在教师创设的这个“学数学、玩数学”的平台上,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尝试着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长此以往,尝到探究甜头的学生就会掌握学以致用的本领,成为学得快、用得好的优秀人才。
作者:李烈琴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平时一些简单的交易计算,大到国家的高科技技术和一些国家战略。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学好数学可以让你一生受益。它对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永久深远的,让学生们从小热爱科学,喜好数学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老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学好数学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意识,形成创新意识,使学生们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是为国家科技储备人才。小学数学是让学生们形成数学素养的重要阶段,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如何更好地教好小学数学,让学生们喜欢数学,并形成良好的数学修养,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和创新能力是老师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在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老师们要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完成教学目标。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见解和建议。
一、更新教学观念,从培养学生们的数学兴趣开始
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老师过多的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一些教学的真正目的,学生们只是单纯地为了成绩而学习。没有从内心处去接受数学。大大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想让学生们真正学好数学,首先就要培养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等我老师”。让数学走进生活,走进教室。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适应性原则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今已经成了许多家长的教育原则,然而从孩子角度来说。家长和老师们不要盲目追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以及各种荣誉,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说只会增加学生们对数学的恐惧,感觉数学特别的难,对数学产生逃避的心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像。2.发展性原则任何一门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要打破自然规律,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们学好基础知识,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做一些探索下和创新性的联系,使学生们得到全面的发展。例如:在平时的课后练习和布置的习题中,要使要精心的为学生们设计习题和选择习题,要达到基础练习的目的,又要达到提高学生们数学能力。老师可以在最后添加两个选做题。以此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让学生们真正的“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型,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障,高效的课堂需要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而构建,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消除紧张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他们思维的扩散,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老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氛围的色彩,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不要把课外不愉快的心情带到课堂当中来。在教学中要注意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在教学中要始终面带微笑,不要一直板着脸,严厉,会使学生们产生紧张感,生怕出错,导致整个课堂鸦雀无声,老师们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学生同时也要积极的配合老师从而创建一个高效的课堂。2.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本来就是一种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方式。让整个课堂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当中。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可以从以下几种教学方式使用到课堂教学中。(1)探究性学习,这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探究性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在课堂中给学生一个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探究。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将学生们弟弟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当中来。(2)合作与竞争学习。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在是一个崇拜你孤胆英雄的时代,而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良性竞争的社会,只有学会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学中这样不但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和竞争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搞一些数学知识竞赛,和数学研究。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注重数学实践,让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
我们最终学习的知识要用于生活。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数学,提高学生们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也是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们多动手,多思考,互相讨论和交流,多联系实际生活真正让学生们学有所用提高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老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根细绳。围成几个直径不同的圆,记住直径,然后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经过几组实验得出结论,并且根据多媒体的引导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通过这样的学习提高了学生们的探索能力和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总之让每个小学生学好数学是老师们的心愿,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作者:程颖慧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网络教学,但仍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互联网环境下,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网络资源中寻求丰富的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一、基于网络环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首先,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属于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难以在数学学习中发散思维,使学生对数学缺失兴趣,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不到有效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同时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形势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尝试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实现现代化网络教育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其次,小学数学教师普遍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不适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会使简单的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复杂,同时还增加了教师的备课压力,教师这种教学理念是不正确的,网络教学不仅不会使教学变得简单还会有效的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网络中有大量的教学共享资源,教师可以上网下载相关教学资源,补充教学内容中的缺陷,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进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网络资源下载非常方便,能够节省教师大量的备课时间,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有重要帮助。再次,网络环境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使教学内容生动的展现在教学课堂中,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此外,网络还极大的方便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利用网络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便利的网络资源中有大量的数学教学资源,通常情况下这些教学资源是免费的,同时下载也比较方便,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这一特征,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比较》教学中,虽然教材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大小和数量多少的图片,包括常见水果和小动物等等,但这些图片远远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到更多的比较图片,图片要有趣味性,搜集一些生活中罕见事物图片。例如,将非洲的大象、澳大利亚袋鼠等这些罕见的动物图片搬到多媒体屏幕中,使学生进行观察与对比,比较数量与体型大小,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充实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丰富的网络图片中理解知识,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上网自学小学
生对网络并不陌生,有些学生会在课余时间上网玩网络游戏,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学,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教学网址,使学生课下进行自学,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例如,在《认位置》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链接地址,要求学生回家应用电脑对相关知识进行自学,学生在生动的网络教学视频中,充分掌握了知识,同时,还避免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玩网络游戏,形成不良习惯的问题,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正确应用网络学习的习惯打下了基础,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在课堂中向学生提问,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以此督促学生使学生在课后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网站,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建立网络交流平台
目前网络已经逐渐取代纸质信件,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流平台,网络中各种交流软件不断更新,最常见的有腾讯推出的QQ和微信等交流软件,只要有网络,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大部分小学生都有自己的QQ号和微信号,教师可以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和学生在交流平台中对学习中的难点进行交流,以往学生作业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信心,而交流平台的建立充分解决了学生难题,学生发现不会的习题和学习中的其他困难,可以及时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寻求其他学生和教师的帮助,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交流平台的建立,为一些日常学习中由于羞涩不善于主动交流的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这部分学生不用直接面对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通过打字或者语音对话说出自己学习的困扰,对帮助这部分学生重拾学习信心,培养其交流能力打下了基础。此外,网络交流平台建立之后,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主动与学生发起对话,以此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不再畏惧教师,以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背景下,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进一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并采用丰富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从而实现最佳的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作者:周洲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索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正在深入小学课堂中,其中“以学定教”作为新的教育理念之一,充分地体现了以教师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状态、认知特点、发展规律来决定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教师的教不能只仅仅体现在教师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要充分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学生为绝对主体的思想,所以教师要抛弃原有的教学主导者的思想,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观点、主观能动性,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以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教学的中心。所以学生在课堂的投入度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来完成以学定教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和实际充实相关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对问题产生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其中创设情景的方式有:创造故事情景、创造生活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利用图画创设情景等。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出后,更加注重课堂的趣味性,要求学生要在快乐的环境下主动地学习,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加完全地融入课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对于小学生这个群体来说,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抽象思维还未成熟,好动、思想注意力不易集中,也容易转移注意力。所以针对这个情况,教师要创设趣味问题情境,设定具体的问题来对知识进行引入。如在学到概率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大家知道一枚硬币扔出去正面和反面各自出现的概率是多少么?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拿出硬币,进行多次实验,最后得出结论:正面和反面概率一致,都是百分之五十。通过创设这种和生活相关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动手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地对知识进行接收,成功地从“需要我学”变成“我想去学”。
二、拓展学生原有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的学习是综合的,通常在学习到下一单元的新知识时都会涉及到上一单元的知识点,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可以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作为知识的起点,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接收新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思维在不断的发展和运用中。比如学生在初步学习到分数时,怎么都明白不了分数存在的方式和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着抽象的想法,始终不能变为具体的知识,所以在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时都是一头雾水的状态,教师对学生进行分数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分数有具体的概念:是由分子除以分母得来的,只是没有把它详细地计算出来,分数的意义就是方便下一步的精确计算。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创造整个小学数学知识构架。教师应该在尊重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来进行教程的设计。
三、师生之间分享经验,提供学生思考空间
为了实现学生的更好发展,教师在对课堂趣味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情感、价值观、人生观、态度进行一定的归正。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成绩有好有坏,性格有活泼有沉默,教师应注意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情况发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方法,定时定期对自己上一阶段的学习做出评价和反思,从而了解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过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通过分享,来吸收他人所了解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和教师自身进行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一部分知识点的缺憾,进行及时的补充和纠正,通过师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强化了学生头脑中的问题意识。自学定教中,还需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方式思维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在后天通过教师、家长的促进过程中不断开发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主动进行思考,从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培养学生完成勤动脑、勤思考的意识。比如在课外,教经济类b类期刊师可以提出代发医学论文:怎么才能测教学楼的高度。学生通过思考提出:通过测量影子和角度来计算。有同学提出:可以用卷尺先测一层楼,再利用乘法来计算。更有同学提出:根据自己和教学楼的比例,先测出自己的身高,再进行计算……通过思维的发散,学生解决了数学问题,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全面素质。总的来说,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师要在课堂中贯穿“自学定教”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爱好设计课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投入度,达到师生共赢的目的。
作者:孟子雪
matlab曲线拟合和预测|基于Bernstein基函数拟合预测的
经济管理论文2017-01-14 07: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