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的随访研究

时间:2015-02-07 13:14:01 作者:戎冬冬;王佩佩;张苗

本文作者:戎冬冬;王佩佩;张苗;郑莎莎;马青峰;曹燕翔;赵志莲;卢洁;李坤成;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年06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如果您需要快速发表论文服务,请联系在线编辑!


【摘要】: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研究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空间关系,并随访观察受损纤维束的功能重组与代偿情况,探讨DTT技术对预测患者运动功能转归的价值。方法选择左侧内囊周围区脑梗死患者19例,分别于发病7、30、90天进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应用DTT技术进行皮质脊髓束三维重建,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分析脑梗死灶及皮质脊髓束受累程度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DTT显示19例左侧内囊周围区梗死患者,根据患侧皮质脊髓束受累情况分为3型,I型5例,皮质脊髓束位于梗死灶外,FM评分96.46±7.68;II型6例,皮质脊髓束部分位于梗死灶内,但受侵范围1/3;或受压、迂曲、推移改变,FM评分94.20±6.84;III型8例,皮质脊髓束1/3位于梗死灶内,FM评分82.37±22.14。19例患者发病7天,皮质脊髓束损伤分型与FM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90,P=0.033)。DTT对患者皮质脊髓束的动态观察显示,8例III型患者中4例90天皮质脊髓束显示良好,患者运动功能完全恢复;2例患者皮质脊髓束自身发生再生修复,90天后仅遗留部分运动功能障碍;2例未发现纤维再生修复,90天仍遗留严重运动功能障碍。结论DTT能够直观显示脑梗死患者的皮质脊髓束受累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对评价其运动功能恢复提供重要的客观影像学依据。
【论文正文预览】: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因而脑梗死后了解运动传导束的受损程度有助于早期对预后进行准确评价。皮质脊髓束作为锥体束中最大的下行纤维束,是联系运动皮质和脊髓核团的主要功能纤维,在肢体肌肉随意运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本文利用DTT技术
【文章分类号】:R743.33;R445.2
【稿件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纤维束成像脑梗死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稿件标题】:【脑梗死】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的随访研究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医学影像学部放射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发表期刊期数】:《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年06期
【期刊简介】:《医学影像学杂志》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医学影像学杂志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7-1426/R,国际刊号:ISSN1006-9011。医学影像学杂志杂志社由山东省卫生厅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更多医学影像学杂志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6999/)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戎冬冬;王佩佩;张苗;郑莎莎;马青峰;曹燕翔;赵志莲;卢洁;李坤成;


更多医学类论文详细信息: 【脑梗死】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的随访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377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新疆医科大学 资产管理软件

相关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2017-05-25 18:11:32
相关学术期刊
《农村百事通》 《金融经济学研究》 《现代企业》 《今日药学》 《材料研究与应用》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新闻研究导刊》 《红外技术》 《中国钼业》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