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婷;初文章;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对外经贸》2014年12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重,经济转型压力逐渐增大,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遭遇双重压力。以安徽省为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图定量分析了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结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的协整关系,从长远来看,碳排放的增加对经济发展将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污染性企业在皖投资建设的标准等对策建议。
【论文正文预览】:一、引言能源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物,如常见的水能、风能、电能,以及随着科技发展逐渐走入人们视野的核能、生物质能等,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与能源紧密相关的是碳排放问题。从“多哈谈判”到“哥本哈根谈判”,再到中共十八大的召开,都把节能减排作为各
【文章分类号】:F426.2;F127;F224
【稿件关键词】: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
【参考文献】:
- 陈首丽;马立平;;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效应的统计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 徐玉高,郭元,吴宗鑫;经济发展,碳排放和经济演化[J];环境科学进展;1999年02期
- 孙欣;张可蒙;宋马林;;中国碳强度影响因素长期均衡与动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年12期
- 齐晔;李惠民;徐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 刘娜;顾凯平;;中国区域碳循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 计军平;刘磊;马晓明;;基于EIO-LCA模型的中国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陈洢然;;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基于隐含碳的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张迪;魏本勇;方修琦;;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200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沈可挺;李钢;;CGE Model Measures Carbon Duty's Impact on China's Export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6期
- 梅林海;谭轶;;引入进口贸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 王磊;;美国碳关税政策对中美贸易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0年12期
- 赵爱文;李东;;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 陈晓旭;王英;;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测量方法研究综述[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钱圆;袁建辉;姜慧勤;宋天野;;我国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联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王絮絮;徐鹤;;欧盟第二波碳关税压力与中欧贸易中隐含碳的估算——基于EDR的隐含碳系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 史贤华;徐明辉;;中国中部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闫云凤;杨来科;;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以CO_2排放为例[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 鞠丽萍;陈彬;戴婧;陈绍晴;杨谨;何国烜;苏美容;刘耕源;齐静;;中国低碳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黄媛虹;沈可挺;;基于CGE模型的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影响评估[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 李想;王仲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江苏省碳排放驱动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 张友国;;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 刘娜;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及框架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 王怀採;张家界旅游者碳足迹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 秦湘灵;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与环境效益分析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 万宇艳;我国工业结构低碳化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 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 游伟民;自由贸易与环境污染: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 王富平;低碳城镇发展及其规划路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 纪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博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吉宗玉;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 许泱;中国贸易、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 熊雯;中国工业品出口结构低碳转型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 蓝美丽;FDI对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影响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 柴晔;国际贸易隐含污染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李铄;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碳排放与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张珊珊;中国制造业贸易隐含碳估算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 王卉;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能源消费[D];暨南大学;2011年
- 陈曦;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 何慧慧;东亚地区垂直分工背景下中国贸易中的隐含碳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 章莉莉;国际贸易与我国工业CO_2排放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 陈永超;碳关税的理论机制及对中国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杨开忠,杨咏,陈洁;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 周志田;杨多贵;;虚拟能——解析中国能源消费超常规增长的新视角[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 王锋;冯根福;;优化能源结构对实现中国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评估[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 张友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 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J];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 郑勇;;中国碳金融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欧盟碳金融发展的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 迟远英;牛东晓;沈滢;刘志;;基于协整的影响我国碳排放因素的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10年05期
- 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 王磊;;英国碳排放征税好处多?[J];中国报道;2010年07期
- 向佳;;新疆参与碳排放贸易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3期
- 王家玮;伊藤敏子;;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发展路径之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莫大喜;常凯;;欧盟碳排放价格波动的动因剖析[J];特区经济;2011年06期
- 李正辉;崔衍安;;中国碳排放演化特征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11期
- 戚婷婷;;碳排放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1年19期
- 田云;李波;张俊飚;;武汉市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 刘晓;朱永彬;彭永明;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中美波三国碳排放趋势的比较[J];资源科学;2012年05期
-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 张白玲;林靖珺;;企业碳排放成本的确认与计量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李旭;;旅游业碳排放测度与时空差异研究——以河南省为例[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 秦波;田卉;;社区空间形态对居民碳排放的影响[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 魏本勇;王媛;;国际贸易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朱永彬;王铮;;中国经济模拟与碳排放预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 ;欧盟委员称征收进口碳排放税尚未成形[N];财会信报;2008年
- 本报记者 李维;如何教会居民减少碳排放?[N];中国环境报;2008年
- 夏明;英国计划实现建筑“零碳排放”[N];中国贸易报;2008年
- ;芬航为环保做贡献今年碳排放指标已增至61[N];国际商报;2009年
- CBN记者 胥会云 实习记者 皋静枝;上海世博会碳排放将在5年内完全抵消[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 华士镇 门开阳;浅谈美国生活方式和美国的碳排放[N];江阴日报;2010年
- 陈支农;欧盟机场碳排放“过路费”难得逞[N];中国商报;2010年
- 道格·斯特鲁克 编译 李慧;碳排放中和富了谁?[N];中国能源报;2010年
- 本报记者 李朝民;零碳排放和谐住宅系统示范建筑试点成功[N];农民日报;2010年
- 记者 罗沙 王洪江;碳排放计算器,重新定义我们的世界和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 汪臻;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 刘红琴;中国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分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 陈志建;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性及碳经济政策效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 李旭;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碳排放机制与低碳发展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 杨国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波动及减碳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 刘小敏;中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情景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 徐安;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 许泱;中国贸易、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 邓吉祥;区域能源与碳排放战略决策支持的模型探索与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 夏德建;基于情景分析的发电侧碳排放生命周期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 刘倩晨;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 杨波;能源密集型企业碳排放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 方勇;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江苏大学;2011年
- 李燕;西北省会城市家庭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 仇善力;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 付伟;湖北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 关珊;我国现代企业的碳排放权会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 韩茜;北京市人口变动与碳排放关系的定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 黄颖;城市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核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稿件标题】:[安徽省能源局论文]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民生银行大连分行延安路支行;
【发表期刊期数】:《
对外经贸》2014年12期
【期刊简介】:《对外经贸》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对外经贸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国际刊号:ISSN2095-3283。对外经贸杂志社由黑龙江省商务厅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更多
对外经贸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0615/)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陈婷;初文章;
更多
雕塑艺术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安徽省能源局论文]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4046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安徽省能源局方长能 安徽省能源局刘健 安徽省能源局总工 安徽省能源局汪永智 安徽省能源局新能源处 安徽省能源局局长 安徽能源局办公楼 安徽省能源局垃圾发电 安徽省能源局 电力处 安徽省能源局 点读机女孩高君雨 淮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