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对公共基础课的应用

时间:2017-03-31 18:44:52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比较全面、系统地概述了中国在政治思想、宗教哲学、文化伦理、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整体风貌和价值取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对该门课程的“通识化”建设,对当下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展现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铸就德智统一的健全人格,营造和合大美的社会环境,彰显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开掘出普遍认同与持守的核心价值和一体观念,无不具有重要的理论内涵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通识化”;文化理想;教育现状

一、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与践行现状

(一)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

教育事业无论是对民族文化的维系、传承和发展,对国家政权的巩固、社会的治理、社会风尚的醇化,还是对于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良好人格的实现,具有根本性的奠基、成就功能。具体来说,教育事业对于个人具有根本性的成就和塑造功能。对于一个自然人而言,从专业治术的文化授习到人格理想的渐次铺就,再到观念、意义的最终生成,无不浸透着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和践行努力。因此,所造就之人的学养与修养状况也便成了直接考评和验证其教育过程和水平质量的根本尺度和最终标准。同时,教育事业对于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引导也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和意义。因为教育行为的具体施教对象就是人,而社会性作为人的根本存在属性,其基本环境、风气好坏与优劣也直接反映了教育践行和理想塑造在现实层面的折射与表达。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塑造,便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与价值取向。反过来,一定的社会风气、环境状况又会制约、影响着特定教育理念及实施的定位与坚持。但终其二者,文化教育对于社会环境还是具有根本性的导向、决定作用,社会对文化教育具有反作用。再就整个国家的政权巩固、民族的自我表征来说,也从根本上反映着其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和践行成效。政治统治的清明、民族文化的健康传承与发展,以及国家意识、民族认同的深刻理解与持守都需要教育事业的教化努力和践行培养。而教育事业的衰微、异质直接挫伤的则是一个国家政权巩固的文化基础,国家意识、一体观念、民族认同的荣辱体认和情感归属的根本所在。由此说,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及对其的坚决捍卫,乃是个体生命充实存在、社会治理健康和谐、国家民族荣辱一体、情感归属和文化心灵、价值取向归于同源的根本保障和实现基础。

(二)教育事业的践行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文化事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关键性的重大调整与转变。一是由传统经学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二是由现代教育中的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普及性教育的发展变革。历史上,作为选拔官吏入仕的根本凭借的科举制度,在长达1500年的历史过程中也培养了无数深具文化理想、民族气节与意识的文化之人。自新文化运动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使我国的现代教育获得了巨大发展。西方学科式的知识划分和分别教习为我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各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实干家,一改传统教育重心性而轻事功的教育之弊。另一个关键转变便是十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发生的一次质的飞跃。从此,被称为象牙塔的精英式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普及化的教育发展范式。特别是1999年中国高等院校开始实行扩大招生之后,高等院校的数量、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以及学校的规模都有了爆炸式的增长,让更多的人可以有机会享受到高等教育的资源。据英国文化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国,到那时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将达到3700万人。[1]而在1970年,中国只有不到5万名本科生,几乎没有硕士研究生。[2]教育事业的突出成就是为文化的普及与知识的传播提供土壤,使广大青年学子通过知识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可能。但是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和改革浪潮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效应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其精英化时代一去不返的情况下,却并没有完全实现其培养符合各行业需要的专门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目标。虽有志于将教育的理论积极实现为具有现实效应的生产力转化,但是在具体的转化和与社会、市场的对接上却显得并不彻底。这使整个高等教育成了悬置在纯理论研究和与社会、市场完全对接之间的中间环节。一方面,教育办学理念的大众化、普及化走向和经济发展、追求财富的时代特征对甘于清贫、志在学理的知性研究和文化风尚产生挑战与冲击,学以致用的问学目的论调和功利姿态被急速凸现出来。另一方面,让高等教育迎合市场、对接社会,以快速推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生产力转化水平和成效的宏观要求在实现层面却并没有找到科学合理的方法论支撑。这使许多教育部门、知识领域的现实指导形同虚设、左右摇摆。其所造就之人大多已不再有学以致知、学以进德的建构理想,但是仅凭似实非实、脱离现实针对性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素养却又无法直接指导和作用于实践。如此这般,在理论研习上不断衰微,实际指导的角色扮演上却又莫知所终,不够彻底的窘迫状况进而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文化理想与社会认知、主导风尚间的对立关系。一时间学习无用、高分低能、高学历低素养的悖反状况层出不穷。首先,所教授之人普遍性的就知识而知识,表现为有知识而无文化意识的窘迫现状。同时,仅就知识层次而言,也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还有就是学校里理想主义的理论讲授与社会上现实主义的实践应用之间的巨大张力让学生们的知识无用论调及连带产生的厌学、弃学现象异常突出和普遍。由于对工具理性的强烈灌输,使得学生不但对于知识理性产生拒斥的同时,更是对于道德理性的开掘和崇扬产生了严重的排斥、抗拒情绪。只问有利,以知为用的功利心态和急躁心理致使民族文化中志于德性圆满、利己利生的文化意识和价值通则渐趋衰微。价值虚无、信仰迷失,急功近利、身心焦躁,这些便成了这个时代教育对象的真实写照。其二,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贵仁恶霸、崇文弃野的传统文化理念与道德风尚早已被以财为雄、重利轻义、轻知轻德的功利性世俗倾向所替代。这种赤裸裸的目的论、财富论调直接与教育的文化理想相冲突。而这种社会意识与风气自然而然的习染到了一直尝试与社会、市场对接的高等教育的校园之内。而究其原因,也与教育事业的世俗化导向、向市场、社会的一味迎合、妥协和迁就有直接关联。如此,便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认知在整个文化理想和价值评判上的尖锐冲突和矛盾。这不仅模糊了社会成员的价值准则,更对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其三,从民族与国家层面上看,由于教育的文化理想坎陷与践行衰微,使知识教育最终指向仅为利用、实效的社会现实。因此,在普遍性缺乏文化意识和道德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民族身份的识别、认同、民族情感的归属、维系和民族荣辱的感知、负重,在国家意识的正确持有等方面均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挑战与威胁。极端个人主义、功利倾向使普遍的社会责任与民族、国家命运的忧思与担当终成虚妄。在此境况下,如何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承载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以期更好地充实个体,垂范社会、规整和培植民族认同与国家意识便尤为显得紧迫而必要。

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设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一)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观念和文化历史意识的需要

由上可知,我们教育事业的文化理想实由个人、社会和民族国家这三个层面来具体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从其主要内容与特点来看,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品格、哲学思想、精神内涵、文学艺术形态等方面的一次比较全面、系统性的展示。其所凸显和开启的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养料无论是对我国当前教育事业在个人层面的品格塑造,还是在社会层面的文化建设,亦或是在民族国家层面,核心价值的阐发与文化性格的承继与开启,无不具有直接而根本性的奠基支撑作用。具体来讲,就个人层面的教育文化理想而言,就是要通过教育活动塑造一个人己关系身心平和、德智统一,人群关系讲信和睦、互尊互爱,天人关系虔敬有佳,整体上有志业、能负重、有信仰、精神自由,人格通透、遇事通达的完人。而这样一种理想人格的实现,就必须要在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习基础上方可最终企及。[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的通识性教育主张便是要在最大程度上为广大学生接触和开启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质这扇大门提供方便。事实而论,虽然仅仅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的学习是无法深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全部思想内涵与真精神的臻熟品读、深刻领会这一层级的,但是却也可以在这样一门似为导引的人文类课程的教习过程当中,在情感和文化心理上拉近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从而为现代教育下的人格完善找到或者开掘出最初的源头活水。就社会层面的教育文化理想看,传统文化中的贵德尚贤、崇文弃野、追求和合的价值理念与小康、大同的社会理想为疏导当前中国社会的普遍堕俗、物欲偏狂诸状况是有深远的影响和借鉴意义的。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在增强文化意识的厚重熏习的基础上,进而为其具体的社会践行与行为表现起到垂范和校正作用。[4]再就民族、国家层面看,在一个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里,如何让个性鲜明的社会大众持有一个普遍性的,既可借此实现民族的表征,又能够实现民族、国家的集体意识、价值标准与核心观念的一致性,进而形成强有力的民族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和家国一体,群己一体的荣辱感和责任担当便显得越发的紧迫和重要。作为一个极具文化厚度和思想财富的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精华与价值取向正好为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增进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培养和树立起浓郁而健康的文化心理提供了直接的养料与资源。[5]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高等教育教学的通识化意义深远。其也必将成为整个社会与时代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性方向定位与发展布局的新起点。

(二)完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需要

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讲授和通识化调整可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有效践行和持守高等教育的文化理想。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们否定或遗漏了目前高等教育中诸如“中国哲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以及各种断代史的开设和讲授的实际存在及其重要性地位。我们只是表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的简约性更适合于作为通识类课程,进而被各个专业的全体在校大学生学习和感知。这一举措自然是在情感和认知上拉近青年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最为可行、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另一个问题是,我们主张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纳入到现有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平台,是否就意味着目前已有的高校公共课当中根本性的缺失了有关传统文化所有价值内涵和精神取向的相应课程及其内容呢?其实就事实而论,也并非如此,在目前的高校公共课当中,像大学英语、大学体育、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学生基本政治立场、观念,基本实用能力和素养的引导、教育和培养。在现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也不可否认地涉及和包涵有关于爱国主义、道德完善以及人生价值观念与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和论述,但是从纯文化意义上对于民族文化思想内涵及其精神取向的介绍、灌输和培植却显得比较单薄,对于整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均缺乏系统性的全面介绍与讲授。这使得同学们在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科学内涵和我党的思想理论体系的过程当中就缺少了历史的积累和学理必然性的逻辑过度这一关键环节。因此,我们无论是出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需要,还是出于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消化、认同和吸收,亦或是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复兴这一伟大中国梦的进程,都需要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淘洗文化之沙、思想精神之髓来完成厚重的文化滋养和丰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通识化就不仅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关于思想道德建设部分内容有进一步丰富和前提性补充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整个公共课完善,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发展上都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

(三)健全受教者文化心理与人格的需要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但仅从今日之问教求学之境,以业之不修,师之不尊而大惑不解、迷惘而不可自拔处发问,便可带出其施教行为之所传之道,所受之业究竟为何此一问题。对于受教者来说,不分文理、不囿专业,本该通过文化传统思想的通识化教习来培养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觉悟,进而在身心两方面求得放心,达到信足、充实和圆满的人格境界。但由于整个施教行为过程当中并没有对一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中所酝酿、积淀出的理论硕果和思想精髓有一全面而系统的通识化公共课教习与传授,故使受教之人在专业、方向的瓯隅处难窥思想文化之阔海大全。只能在现实生活的洒扫应对中附和、周旋,而对于自身存在的生命体验和文化品格了无所知。生命的灵秀、通透和人格的完善、德化、信足、充实便在此世俗时代的物性蔓延和专才致用的文化支离中被全部吞噬,不可寻觅。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所牵引和开启的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意义贡献正好为健全受教者健康文化心理,培养信足、充实健全人格,进而从物欲沉沦中超拔与回转提供了现实的可能与操作门径。

(四)垂范和引导社会风尚的需要

人的社会属性也同时暗示着社会环境对人生存的重要影响和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环境和社会风气,便会铸就怎么样的人格追求和现实人生。但是,社会风气,一时之潮流的动向特点却从根本上与这一时代整体文化建制和发展倾向有关。我们说,当今时代社会风气的急功近利与世俗化倾向以及频出的道德失衡、诚信危机和暴力犯罪、恐怖主义等都反映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主导文化基调上的物性偏狂。人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之中,即使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了空前改观,但就其精神世界、思想层面的宁静、充实和正当尚有挑战,就更别说价值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了。只能在世俗应物的随波逐流中不断的坎陷自己的文化理想和道德认识。而如若对此不甘,有想实现于自己理想信念的,就必须要营造一个崇文弃野、贵仁恶霸的良好社会风气和时代潮流以为支撑。这也将是我们力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实现通识化高校教育的用意所在。

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设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可行性

(一)教育理念上符合文化强国、重视传统的思想认识和发展理念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空前的改善和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也获得了巨大的提升。随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最伟大中国梦以来,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建设使命已列日程。所以,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思想也获得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和现代化阐发契机。弘扬国学、重拾文化传统已然成为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征程,筑梦行动的共同认识和应然之路。由此便说我们在高等学校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习和重视程度,尽快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实现通识化,列入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育平台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教学环节上仅需完成课程性质的修订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符合民族发展、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和需要,在没有学理、制度层面限制和障碍的前提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通识化便只是在操作层面,在课程设置、性质的修订、师资的配备和设备的安排上做出一系列相应的统筹调整罢了。我国目前的高校本科教育中已有较多教学经验和授课积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实现通识化应较为顺利和方便。

(三)社会风气和教育状况的强烈诉求与殷切期盼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通识化有利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教师良好教风、学生良好学风的引导和养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通识化实质是对文化的推崇和对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与社会风气而言,确实急需中国传统的精神思想文化来补充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理论内涵,以兹缓解物质文明、世俗文化所生起的价值虚无、意义沦陷的颓废气象和金钱至上、物欲沉沦的堕俗习气。因此说通过重视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水平,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清明、淳化来说就是一种主动的文化回应和诉求解答、关照的正当举措。总之,在目前的国内高等教育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通识化”,实现公共基础课程的性质调整是十分必要且现实可行的。这一举措对于提升整个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文化氛围,对于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彰显其本应具有的当代价值与意义,都将具有标志性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使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获得坚实可靠的文化支撑和人文保障。

作者:陈博 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对公共基础课的应用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45542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论文代发哪个好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飞行力学》 《战略决策研究》 《中国供销商情.村官》 《杭氧科技》 《国际呼吸杂志》 《篮球》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