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董洁;马潇骁;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年03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巫音"以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使之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但在其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却面临着重重困境。近几年来,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受到游客的青睐。作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巫音"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将"巫音"打造成巫山旅游文化的新名片,进而使"巫音"得到有效保护和良好传承,这对民间民俗艺术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
【论文正文预览】:一、“巫音”的历史由来与发展现状(一)“巫音”的历史由来“巫音”,又称“神歌”,是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发源于古代长江三峡巴楚之地,它集祈福、表演、祭祀三维一体,音乐、舞蹈、器具形成了基本稳定的程序。春秋战国以前,这里聚集了众多的群巫部落,他们创造了丰富的灵巫文化,
【文章分类号】:K87
【稿件关键词】:“巫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 卢璐;;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文脉传承研究——以瑶文化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 陆军;;实景主题: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创新模式——以桂林阳朔“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为例[J];旅游学刊;2006年03期
- 章怡芳;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资源整合策略[J];思想战线;2003年06期
- 宋红娟;;“迷信”概念的发生学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个难题的探讨[J];思想战线;2009年03期
- 李加;;浅谈云南丽江旅游开发中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8期
- 张芸,朱诚,于世永;长江三峡张家湾遗址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演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3期
- 邓晓;;论廪君与盐水女神[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 邓晓;代百灵;;论巫山神女与川江航运文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 王松涛,祝莹;三峡库区城镇形态的演变与迁建[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2期
- 孙刘伟;伍进;;基于体验经济的桂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年10期
- 李文兵;;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的古村落旅游主题定位与策划模式研究——以岳阳张谷英村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1期
- 李瑞;殷红梅;;民族县域旅游发展定量综合评价——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0期
- 张瑞梅;林代松;;广西东兴京族哈节旅游营销策略的思考[J];东南亚纵横;2010年06期
- 邓冬华;郑耀星;林宝民;;闽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其开发利用——以泉州为例[J];东南传播;2006年11期
- 张焱华;尹彩霞;赵丹;;“韩流”给我国影视旅游的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 刘卫国;;渝东盐业与三峡文化[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 刘卫国;;在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中的渝东盐区儿女[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2008年
- 刘芬芳;董玮玮;林小如;;基于地方性的风景旅游区旅游产品创意开发研究——以海宁市百里钱塘休闲长廊旅游开发为例[A];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 郑荣华;台湾汽车业经销通路经营行为与顾客购买意愿关系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 张芸;长江流域全新世以来环境考古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 窦开龙;新疆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 贾英;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 李天翼;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 付艳;从《印象·刘三姐》透视品牌旅游产品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 郑绍芬;南昌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 赵延庆;河北历史文化名山旅游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 肖刚;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 熊维琳;国民政府时期四川省的救济院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 李华;赤峰市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 金丽娇;绍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 卢亮;南京博物馆旅游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 吴丽蓉;徽州文化旅游深度开发与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 邓涛涛;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式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 喻学才;苏锡常都市圈区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 尹贻梅;对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 高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 高丙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 沈洁;;“反迷信”话语及其现代起源[J];史林;2006年02期
- 陶思炎;迷信、俗信与移风易俗─—一个应用民俗学的持久课题[J];民俗研究;1999年03期
- 农冠品;钟敬文与刘三姐研究[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 张利群;文化交流视野中“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建构[J];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 黄伟林;论广西旅游对刘三姐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01期
- 曹诗图,蒋昭侠,吴正佳;对宜昌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构想[J];中国三峡建设;1995年04期
- 李国平;地方旅游节庆策划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 宋云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08期
- 练红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 贺小荣;何清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新范式:景区实景舞台剧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0期
- 林荫;;论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7期
- 明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法律保护[J];老同志之友;2011年12期
- 苑利;;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解读(四)[J];文化月刊;2011年08期
- 陈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探析——以紫阳民歌为例[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 刘纯友;;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奠基[J];现代城市;2008年03期
- 吴世枫;;让祖先的遗产更好为子孙后代造福——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J];广东艺术;2010年01期
- 廖春梅;;《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四大亮点[J];江淮法治;2011年11期
- 王国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以大通县“六月六”会为例[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 關劍平;;中国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徵[A];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2011'杭州·亚洲食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 張景明;;中国北方草原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A];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2011'杭州·亚洲食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 罗燕;;水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A];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C];2006年
- 贾银忠;;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 刘锡诚;;大地震后的文化担当——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抢救[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 陈秀群;;《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拾萃》入藏档案馆[A];广西档案2010年第5期(总第101期)[C];2010年
- 刘德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化建设[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 祝玮;王敏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颐和园苏州街[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 薛晓飞;;守墓者的消失——城市化过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 奇创旅游规划咨询运营机构 黄春香 孟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尺度探索[N];中国旅游报;2009年
- 记者 王朝书 翁修;首个“非遗”博物馆在我州建成[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 雷宇;非遗保护20年:文化成生活表面的油珠?[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来也旅游规划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王飞;古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N];中国旅游报;2009年
- 哈尔滨市 刘仁辉;对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建议[N];北方时报;2011年
- 本报记者 王旭峰;繁荣文化艺术创作 打造陇上文化名城[N];陇南日报;2008年
- 本报记者 潘艳 杜再江 帅佳希;非遗保护:瓶颈如何突破?[N];贵州民族报;2009年
- 张凌云;非遗传承须防过度商业化[N];新华日报;2009年
- 本报记者 喻宁;保护“非物遗”就是保护旅游资源[N];经理日报;2009年
- 王学萍 海南省民族学会会长 原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范晓军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厅长 许振凌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副厅长 王建成 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法规处处长 邓景华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韦忠清 乐东黎族自治县县委常委 副县长 张一平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教授 刘香兰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庆祝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N];海南日报;2009年
-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 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2006年
-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 麻三山;隐藏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 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 张鸽娟;陕南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 郭荣茂;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的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 鲁春晓;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产业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 刘河;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 张春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 纪文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 王磊磊;真实性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 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 赵倩;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 陈多琦;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 韩双斌;江西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 关芳芳;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价及旅游开发活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 尤海平;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稿件标题】:【非遗传承】以文化旅游开发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基于“巫音”的个案分析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发表期刊期数】:《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年03期
【期刊简介】:0......更多商业文化(上半月)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0649/)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董洁;马潇骁;
更多
行为艺术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非遗传承】以文化旅游开发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基于“巫音”的个案分析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60706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非遗传承作文 非遗传承人收徒弟 非遗文化传承口号 非遗传承的文化标语 非遗传承的意义 非遗传承人 非遗传承哪里收徒 苏州非遗传承人收徒弟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非遗传承 中国老区建设 情感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