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进行了很大改革,在多种文化思想不断冲击的社会新形势下,很多社会问题开始不断涌现,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以及理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新时期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变得尤为迫切。高校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形势,及时调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模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
【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模式
我国的高校教育就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为国家的兴旺发达奠定稳定的基础,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成为了工作的重心,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新时期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也认识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逐渐构建成了一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体系,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视,本文针对高校当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策略,期望对高校的管理实践有所启发。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陈旧的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过去模式的影响,认识不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或者只是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看作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短期内的发展,对教育管理未来的发展和作用涉及很少,因此这种现状只能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表面化和行政化。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的教育内容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并且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将自己的目光局限于当前的利益,很多的思想意识、价值观等都产生了些许扭曲,这又进一步加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看作是学校管理中的边缘工作内容,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不断变迁的环境下,很多高校将自己的工作任务重心放在了学校的科研上,所以难免会出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忽视问题。即使一些高校开始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进程,但是很多高校应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还是不够完备和科学,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长远发展令人担忧。(二)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工作的性质,认识到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主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服务性目的。目前,从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来说,管理工作人员经常将自己认为是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单项管理的模式,完全体现不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目的。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比较喜欢举办一些思想政治报告的活动,重形式轻目的,并没有认识到被管理者的内心感受和建议,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执行中也并没有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另外,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人员常常用一些大幅度篇章的理论知识和道理传输给被管理者,并没有从被管理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其实,被管理者更希望管理者能够针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建议,而不是令人乏味的长篇大论。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管理者的重视和肯定,也希望能够做出些许成就,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却显得十分的枯燥和无力。根据某项有关的调查显示,有八成左右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感到工作的低落感,成就感不大。所以在这里也可以看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三)缺乏科学的教育管理工作机制。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一般是处于管理工作的边缘,很多高校轻视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工作也只是停留在表面,重形式轻实践。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权力很多都被集中在各级党委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以及奖励制度等方面都缺少比较科学的工作机制,使教育管理的工作难以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相背离,缺乏协调性,使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的复杂,很多管理人员的热情也会逐渐被消磨掉,管理的成效不高。
二、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策略
(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认识到大学生的地位和角色,根据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思想,具备脚踏实地的精神,避免消极堕落的倾向,避免将目标设定得过于理想化;此外,新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高校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价值,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对教育的内容、方式等不断创新,利用新媒体的积极价值实现和学生的思维交流。例如,高校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构建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通过学生都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学生实现即时的互动,在引导学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加广泛地将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出去,在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二)突出教育管理的人文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改变对工作的看法,改变以管理者为中心的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价值,突出教育管理人文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需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学生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以学生为本,以诚待人,使教育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的贴心和温馨。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文性还体现在目标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教育联合起来,才能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效果。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做到:明确工作的内容,认识到自己的服务角色,对管理工作付出更多的热情和耐心,创新工作方法,平等、公正、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三)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想要取得一定的成效,需要构建一个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一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来说,一支具有组织化的专业队伍十分的重要;二是高校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教师进行深入的培训工作,不断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奖惩机制、考评制度等,并且针对现存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完善策略,使更多的专业管理人员参与到高校师资队伍中;三是高校需要增加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购置更多的资源和设备,使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的高效。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现状,高校需要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地找出解决的对策,以保障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根据社会的要求不断做出调整,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服务,并且帮助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使他们都能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素质全面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红,王亚琴,陆和萍.新时期高校教育技术组织机构职能定位研究———兼论“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的融合[J].现代教育技术,2013,12:42~47
[2]叶锦文.略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9:145~146
[3]苗忠.促进文化大发展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新西部(理论版),2012,4:89~90
作者:赵云霄 杨丹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模式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当前微信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与微信平台进行结合,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并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管理模式,以构建起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微信平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模式
一、引言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校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升了重视程度,当前培养出良好品德的优秀人才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高校应进一步融入时代的变化,从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提升高度。微信是当前人们进行交流的主要通讯软件之一,大学生广泛应用微信,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微信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本文将此作为基础,从而对于微信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及特征
随着微信软件在生活中的不断应用,微信平台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微信平台是通过注册申请后进行使用的,用户可以对不同的平台进行关注,从而接收到其中的推送消息,对于其中所传播的内容进行阅读。通过调查现实,当前五成的用户是在校大学生,由此可见微信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当前大学生由于课余时间较多,并且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重,因此对于微信平台的应用十分广泛,微信平台中的内容对于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因此高校在对于这一点进行认识之后,就建立了相应的公众平台,从而推送一些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供学生阅读。具体特征表现如下:微信公众平台是以特定的创办主体作为基础。当前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具备虚拟性也具备开放性,因此才备受大学生的关注,高校针对这一特点创办了自己的公众号,从而实现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管理,由于高校是以自身的名义申请平台,因此就需要将发布信息的主体限定在主管部门、党支部等上级部门,从而实现内容的权威性。并且微信平台发布的信息具有特定性,由于高校发布的信息都是面向于学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与平台的互动,从而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当前信息化时代不断推进,给微信的使用进一步提供了方便,也使得微信成为了较大的交流平台,因此高校应对于这一情况进行足够的认识,并且将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优势进行分析。
(一)微信公众平台具有思想引领作用,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一是微信平台具有虚拟性,因此大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倾诉以及宣泄,来获得平台另一方教师的指导。二是微信平台具有开放性,因此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情感。三是微信平台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因此可以实现学生与平台另一方教师的实时交流,来对于学生自身尚未完全成熟的价值观进行完善,并且帮助学生培养起坚定的信念,从而进一步培养起学生的社会价值理念。
(二)微信公众平台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于大学生的学习,也在于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因此这就要求教育者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不断的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真实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于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进行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学者将学生新的需求进行了解,从而更好地通过微信平台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推进,从而满足学生的价值观,推动学生今后对于社会主义的贡献力量。
四、微信公众平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顺应新形势变化,构建完善的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微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得以不断应用,其较从前的报纸电视进一步具备了方便性,这就给现代的教育带来了进一步的机遇和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结合时代发展来对于公众平台进行建设成为了当前面临的问题之一。微信平台应从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着手,有针对性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不断聆听学生的心声,使得平台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交流的渠道之一,并且可以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匿名进行总结与分享,从而使得学生通过对于其他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来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并且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进一步有效加强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帮助教师因材施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以及教育工作的推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应该凸显教育内容的原创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由于面对的群体不同,因此有着不同的差异,这就要求教育者及时对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对适应的教学内容进行设定。因此这就要求公众平台中的内容进一步加强其原创性以及实效性,将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进行结合,并通过其中的内容与大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使大学生教育内容进一步完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挖掘大学生的潜力,加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总结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满足大学生思想上的需求。并且微信平台要注重实效性,加强推送内容对于学生的实际影响,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信息的滞后性,进一步提升信息的更新程度,从而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及时传播给学生,并将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
(三)搭建微信学习平台,营造学习氛围,加强学风建设。微信平台对于信息的传播十分迅速、广泛,更加注重了教育的实效性,并且成本更低,而传统教育课本中融入的时事少,教育成本也高,因此微信平台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在平台中对于课件以及最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推送,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从而不断在微信平台中营造起学习的氛围,并且由于微信公众平台对于学生的时间没有要求,因此学生使用起来较为自由,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并且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有助于为学校的学风建设提供有利的支持。
五、结语
微信的兴起与发展是由于当前信息时代的不断推进,但微信的使用也给当前的教育带来了一条创新的路径,因此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加合理地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了当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对于微信平台的使用过程中不仅应加强学生对于平台中内容的兴趣,加强对于时事的结合以及学生的教学,需要不断将微信平台具备的便利性进行合理激发,从而改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使其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旺根,涂少东,沈万红.网上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才智,2014,31
[2]尹婷婷.网上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调育人研究[J].科教导刊,2015,17
[3]周秀胜.网上网下协调育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4,1
[4]李卓成,唐光燕.高若愚.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定量评估[J].科教文汇,2014,4
[5]林坤艺.浅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队伍建设———高校思政辅导员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加强学生思想教育[J].电子制作,2014,4
[6]刘书静.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益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
作者:谢天
第三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与应对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领域所特别关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而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就成为了其中的题中之义。本文就当前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的内涵、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针对其发展提出了应对之策,以供思想教育工作者进行借鉴。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应对策略
思想政治是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快速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化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开放、深入的结果,而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其教育社会化的程度也明显的提高,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必然走向。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相关概念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思想政治社会化并不等于人的社会化的实现,虽然有很多思想政治工作者将其等同,但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具有实现人社会化的功能,但将思想政治等同于人的社会化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很多专家与学者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就是将社会上的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综合性的应用,从而供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使用,事实上,这样的理解其实也是片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一定的影响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符合社会阶级需求的思想、政治方面的观点,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社会性。而思想政治的社会化教育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实践活动的社会化,也就是说通过与社会之间的相互沟通互动,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社会资源。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特征。首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具有动态性。如上文所述的那样,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相互互动的一种结果,因而高等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应该适度的调整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能够真正积极的运用于社会,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前进。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具有动态性的特征也是由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决定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因而社会也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因而,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阶段也相应的与之相变化。其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具有社会参与的特征。也就是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并不仅仅是由高校单方面的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单方面的发展并不能实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如果想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的起到效果,必须要让思想政治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这也就需要社会充分的进行配合,充分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言献策,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具有社会促进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当中,社会的发展要作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符合社会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各方面的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还能够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出一定的理论成功,从而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
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转变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首先是要向以学生为主的观念进行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通常离不开说教、宣讲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而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更活跃,也更加多样化,所以依靠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合来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了,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改变方式,对学生、对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的生长动态,选择适当的工作方式。
(二)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重视。加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在突出显要的位置,这是我们所必须要关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并利用它的发展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真正作用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高校应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角色在专业和大学的作用,并从高校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者等方面进行动员,使之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完善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配合。高校思想政治社会化的实现最重要的是要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相互配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是与社会紧密相关的,因而要想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能够实现好,并达到要求,首先就是要避免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不衔接,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相互沟通的基础,完善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彼此完善信息渠道的获取,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有效的配合与沟通,比如通过大众传媒、互联网、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有效的配合沟通,另外还要加强高校与企业、公司甚至是社区之间的联系,全面配合他们之间的沟通。
小结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对于我国高校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而对于其的全面了解以及对其应对路径的阐释就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雪平.人的全面发展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探析[J].中国冶金教育,2014,04:76-79.
[2]魏翠娟,柳国勇.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趋势[J].赤子(上中旬),2015,17:96.
[3]卢剑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12:232-233.
作者:郭丽瑾
第四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
【内容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然途径。受中西方文化观念差异的影响,中西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文化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探索中西方教育方面的差异有利于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进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就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策略。
【关键词】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引言
在开放化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社会公众的价值观也更加多元化。大学生尚未真正走进社会,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对自身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使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必须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的教育体制和西方存在很大的不同,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选择上也各有侧重。通过明确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有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共性
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增强学生对于本国现行政治体制的认同感,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基于此目的,中西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选择上存在很多共同点,包括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结合,主要途径的选择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本国政治制度的切合性等等。(一)以课程讲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中西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都是学校,因而课程讲解也就成为了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教育的主要途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由此可见,我国对公民政治认同感培养的重视程度。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倡导以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约束自身的行为。西方教育工作者也将课程讲解作为培养学生民主自由观念的主要途径。(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西方高校都将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因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也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社会活动中强化自身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公民意识和基本的政治素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这在中西方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而学生必须要到社会中进行实践才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完善自我的价值观和社会认知。(三)重视与家庭教育的相结合。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环境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可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辅助作用。西方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也十分注重家庭作用的发挥。
三、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差异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基于政治制度和时代特征,而中西方的政治制度以及社会意识形态都存在明显的区别,这也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选择的不同。中西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以及与宗教教育体现程度的不同等方面。(一)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差异。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引导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树立,提升全民思想素质。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民主观念,提高学生对于民主的认同感,提高其民主思想水平,践行民主行为。我国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西方高等院校一般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是道德教育实际进行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对学生主体性地位体现的差异。尽管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对学生主体性的忽略情况却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变,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政治方面,以理论的灌输教育为主,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西方高校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十分注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以学生的角度进行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以及民主自由观念的灌输。(三)与宗教教育关系结合的差异。我国人口众多,且不同的民族在宗教信仰上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因而我国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在无神论教育的引导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教育的结合性不明显。而宗教在西方国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纳入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宗教会对社会公众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因而西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教育的联系较为紧密,结合性较高。
四、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策略
文化的多元化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环境更加复杂,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通过观念的更新,教学途径的改进和教学模式的完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一)优化思想文化环境。在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对比中不难发现,环境会对人的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一是必须要提高对于校园及社会文化氛围营造的重视程度。以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全民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建设相呼应。二是在互联网环境下要注重网络环境的优化,学校要设置专人负责校园网络环境的净化,对于可能会对学生思想文化造成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内容要坚决抵制。在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信息识别能力的提高,使其可以充分应对社会上的各种思想文化。政府以及社会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二)提高网络大众传媒教育的重视程度。目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完全渗透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西方高校已经开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学的效率,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思想的引导,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加强网络信息识别的教学。同时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手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行拓展,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定期发布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政治讯息,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的开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思想政治问题的探讨。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大众传媒的应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社会媒体将民主自由等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政治观念渗透在大学生的思想中,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但是目前我国媒体在该方面的实践还不够,思想政治宣传过于生硬,难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针对于此,要对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行优化,加强杂志、报纸、电视广告以及网站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结语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多元化文化环境的形成,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新时期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对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差异的分析,明确文化背景对于教育模式的影响。分析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善于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杜璐.手机媒体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创新途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2]董怀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途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7
[3]付海玲.河北省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以西柏坡精神为例[J].学周刊,2015,7
[4]杜红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4
作者:郑永谋 黎智
第五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思考
【内容摘要】近年来,高校中的很多教学工作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改革,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需要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所以,本文通过简要分析高校中哪些因素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出了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随着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剧,目前的大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成长环境,如何能够使得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消极思想的影响,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所以本文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这一课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策略。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影响因素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随着国际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也开始在文化方面与其他国家产生了交流,大学生在高校进行学习期间会受到很多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从而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很多大学生产生逃课、拒绝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等行为,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逐渐下降,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二)师资力量不足。对于很多高校来讲,主要将教育精力放在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并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然而,很多高校并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以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从而使得教学的吸引力在逐渐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讲,教师的教学能力越强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大,能够利用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进行教师队伍选拔的过程中,并没有认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筛选,从而导致了教师无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现象;第二,很多高校由于不重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导致教师的福利待遇比较低,晋升机制不够科学合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无法更好地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吸引力。(三)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较高。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会形成自身对事物的一些看法,尤其是对于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来讲,尚没有树立坚定的理想,身心健康还有待进一步成长。因此,很容易受到不利信息的影响,加上目前大学生正处于比较叛逆的阶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对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大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程的相关学习过程中。所以,就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因此无法更好地利用相关知识,促进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第二,目前,很多大学生已经开始受到一些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开始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自身身心健康的成长,而且可能损害到其他人的利益。因此,普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其尽快改善过激行为。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策略
(一)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所以教师队伍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因此,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教师来讲不仅仅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进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高校应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招聘工作,制定更加严格的教师选拔标准,从而能够找寻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高素质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师整体队伍的素质,才能肩负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重任。(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以及传统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因此在最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在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过程中,更需要做到这一点:第一,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需求,才能够更好地针对学生自身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提高相关的教学效果;第二,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有效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例如: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多种教学模式相互配合的方式等等。(三)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在过去,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主要是利用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经常无法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逐渐失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所以,需要更好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引导,使其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真正利用理论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一方面,将教学内容中加入相关的实时热点,利用热点事件的影响力更好地表达相关的教学内容,能够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收集学生或者高校中身边的案例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更好地提高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全身心地投入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更好地促进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三、结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更好地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三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受到了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充分分析这些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相信,随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彭建国,李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1,3:107~110
[2]李庆朋,刘文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微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1,13:62~64
[3]郝颖.关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32:59~60
作者:吴静
第六篇: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内容摘要】本文从新时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必要性入手,着重分析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影响因素,探索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政治观念、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尤其在当今社会思潮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但是,由于受理论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思想教育缺乏吸引力,学生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上,缺乏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高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不强这一问题,并积极探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研究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而且对学生正确思想政治政治观念的培养有着深刻意义。
一、新时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必要性
(一)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主张。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强调用政策来吸引人民群众,寻找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邓小平在1980年提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具有针对性,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被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一要求也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江泽民也十分重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进行了补充,认为实效性和吸引力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胡锦涛也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并直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提出了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机等要求。由此可见在新时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主张。(二)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一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高校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学生,使学生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专业能力、生存能力。并且,高校十分重视学生人格和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道德,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塑造学生的高尚品格。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二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必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高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积极性。因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影响因素
(一)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较强的明确性、方向性和实践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提升。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学生的实际思想水平和学生的认知特征入手,制定一些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自信心,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但是,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高,学生无论如何学习和努力都达不到教育目标,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便失去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甚至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二)教育主体。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发展,学生接触到的思想越来越多样化,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能够根据社会发展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味固守理论灌输教育将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无法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刻,难以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三)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纽带,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信息载体。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陈旧、抽象、单调,则思想政治教育将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而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事件相联系,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导学生在现实事件分析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四)教育方法。教育方法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采用理论灌输教育模式,采用课堂板书的方法,围绕教材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会让学生感到课堂十分枯燥乏味,产生厌倦心理。而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视频、声音、图画等形式的具体内容,将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五)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包括思想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环境、政治教育环境和法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开放性和复杂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着,部分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会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另外,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信息网络环境等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产生影响。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提升的策略
(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是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将马列主义、爱国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教育、法制教育、观念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目标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搜体系之中;二是高校应加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生活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便会变得空洞没有意义。因此,高校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时候应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制定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高校应不断提高教育主体的人格魅力,使教育主体为学生作出良好的示范。为此,高校应加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专业技能,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参加教育培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专业知识结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学技能。另外,高校应加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道德素质的提升,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让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三)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事件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事件分析的过程中,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改进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用学生的生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进理论灌输教育和课堂板书教育方法,积极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任务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新兴教学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例如,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和历史名胜古迹,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活动和实践的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彭建国,李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2]李文福.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09,S1
[3]吕爱民.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不强的原因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4
作者:侯春
第七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越发普遍地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提升了生产效率,也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分析和探索,总结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习惯,发现运用新媒体手段教学可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效率,还会很大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鉴于此,针对性地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并阐述了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最终提出了切实的教学方式上的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
新媒体指的是应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无线通信网以及有线网络等渠道,进而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媒体形式,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开放性、跨地域以及跨文化的优势,像现阶段应用较为普遍的手机迷你新闻、微信以及微博等方式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并深受学生的喜爱,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媒体是一项较为先进的媒体形式,学生应用它既有益处,又有弊端,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新媒体的重要促进作用,并力求通过新媒体的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
一、新媒体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新媒体”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现阶段的新媒体就是指博客、微信、微博、平板以及手机等在内的技术交流方式,这些平台会强化人们的交流和沟通,进而呈现出互动性强、私密性强的运行状态,这些特性同时也凸显了新媒体所具备的优势。比如,互动性强、共享能力强、虚拟仿真性强、资源丰富、使用便捷以及极具个性等。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逐渐的发生着转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致使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发生了转变。其一,新媒体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依赖课堂教学,一般都是通过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为教学的主体,但是随着新课改要求的不断落实,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求越发的提升,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时,应当充分的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提高教学水平,进而达到教学目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越发地意识到新媒体的作用,并将新媒体科技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一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运用新媒体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找寻适宜的资源和信息,在短时间内,将课堂所需的教学内容,以语言、影像、文字以及图片等予以传达,这样的表达更利于学生接受,更直接、深入以及便捷。可见,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的拓展了教学途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二,新媒体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教学平台。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最终很容易产生抵触思想政治知识的现象。而新媒体教学为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将新媒体教学方式融入到当前的教学中可以良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现阶段的新媒体科技已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课余时间,也会借助新媒体进行学习或是娱乐,如微信和QQ的应用,已经趋向于普及,学生通过这些平台实现彼此的交流,这样的沟通方式打破了空间上的障碍。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则利用这些平台,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进行总结,通过平台的力量,将思想政治重点知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实现教学转型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有关的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充分的意识到新媒体的作用,充分的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与当前的教学方式相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方式的实效性,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旨在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效率。
二、对于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新媒体意识
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地应用媒介的优势,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效率,首先就应当对有关的教师以及学生的新媒体应用意识进行培养,要想将这一构思落实到实践中,有关的高校领导就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同时自己应具备较强的新媒体意识,在不断地思想渗透过程中,培养教师的新媒体意识,而后教师再通过切实的教学融入,将新媒体与实际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鉴别、引导、筛选以及分析,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对新媒体设备应用的管理
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提高教学实效性,就要对新媒体的应用手段进行有效地监管,有条件的学校应当构建健全的管理体系,将教师或是学生的IP地址进行收录,同时通过防火墙将负面信息进行拦截,最终构建一个系统的新媒体应用体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对这一体系进行填补和充实,比如,设立网络心理疏导模块,安排在线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予以正确的指导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进而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
(三)运用新媒体的手段实现更具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学
大学阶段的学生是极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之间,对社会生活有所涉猎的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使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出现矛盾,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未将这些矛盾良好的解决,将会导致日后进入社会走上违法犯罪或是冲破道德底线的道路。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应当提高教学实效性,加强对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引导,可以将新媒体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利用新媒体设备,首先播放有意义的视频资料,强化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而后再通过教师的讲解、渗透以及引导,让学生走入实践中。比如,到社区的空巢老人家中进行义工活动,或到敬老院进行义务打扫,让学生通过新媒体的途径,对社会有进一步的认知,再通过实践活动,强化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实效性,就要运用新媒体的途径,将实践教学与新媒体实现良好的融合,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教师方式将健康的、积极地思想渗透给学生之后,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意识,在进入社会之后,可以自行解决诸多的困难,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地构建一个完善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许辉,郑方明,于兴业.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135-136.
[2]王成,李金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实效性论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6,(09):218-220.
[3]王伟,杨晶,程守梅等.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08):36-37.
[4]金国峰.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15,(11):79-80.
[5]刘兴元.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6):68.
作者:余虹 单位:西昌学院
第八篇:创新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
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创新发展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不断创新,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创新思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教育作用,能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当前中国在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创新思维的应用中,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变、工作内容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多样化等方面开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
关键词:创新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当前国际环境下,我国在许多领域逐渐完成对国际顶尖水平的追赶乃至超越,从某种意义上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新目标、新方法。国家层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顺应国家战略要求,坚持应用创新思维,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创新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引入创新思维,这是由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原因所决定的。当前国际形势下,和平发展是世界主流思想,在经济等领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我国在进行着紧密的合作,但是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始终没有消除,随着国际化的深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冲突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两种意识形态的激烈对抗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通过文化输出,淡化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消解着国家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该担负起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用创新思维面对新的更为复杂的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在国内,党中央结合新时期我国的发展方向,把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核心,通过在科技、文化、理论等方面全面开展创新工作,让创新思维深入人心,引领我国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大学生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不断创新,结合国家创新要求,培育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作用
(一)能够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是独立的学生个体,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现实需求。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教育并没有能够充分体察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对于解决问题办法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现部分脱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不断顺应社会发展,始终用创新思维指导发展方向。当前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仍然较为单一,教育内容上也没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让思想政治教育重新承担起引导学生思想,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道路上来,创新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注重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二)能够紧密联系学生与当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责任在于建立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更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方向,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部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内容教条,存在着脱离社会实际,忽视社会热点问题现象,没有能够建立起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学生普遍对社会认知程度较低,适应社会能力较差。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重新建立起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能够具备改造社会的能力。(三)能够满足当前我国发展形势的要求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发生改变,融入国际的程度不断加深,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国外世界的接触也更多,这也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学习和借鉴外部的有价值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通过学习更为科学的教育形式,用更多学科交叉的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国际化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当前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将创新作为指导工作开展的方向,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三、创新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途径
(一)加强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以来都没能够正确的认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没有将学生视为具有创造力和独立思想的个体,只是单方面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以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以来效果不好,甚至出现学生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抵触和对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就要转变工作中的主体意识,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意识到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立的思维。在面对学生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去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尤其是在面对不同的社会观念,要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进行鉴别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自由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坚持以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为导向,真正走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为学生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的局面,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实际作用。(二)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涵盖了较多方面,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都有联系,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社会领域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不断地增添新的内容。所处不同发展历史时期的学生有着所属该时期的明显特征,这些特征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紧跟时代发展,准确把握当前时代的学生特点,制定教育内容,解决学生所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当下社会发展迅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已经不能解决当前学生面临的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以理论说教为主,往往过于抽象和概念化,学生不能直接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教育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问题逐渐脱节,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热情。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这种局面,重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内容上要把抽象和概念化的东西转变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拿来就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密切关注学生遇到的问题,并且能够及时去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对传统的教育形式进行改变,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教育内容。当前互联网发展迅速,新媒体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和信息接收速度,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进行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教育形式之外,有了更多的教育形式选择,新媒体的应用弥补了课堂理论讲授的时间空间上的固定性和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需要受外界条件的制约,通过使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随时随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能够把课堂上单调的教育内容改变成图文并茂的描述,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收速度和学习热情。同时新媒体的应用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学生通过新媒体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也更为复杂和多样,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去学习和掌握新媒体的应用,及时发现和掌握在新的环境中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及时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已经由“课堂教育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的局面逐步转变成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和新媒体共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工作形式,适应时代发展。总之,创新是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途径,创新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变、工作内容不断丰富、教育形式不断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加切实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能够更加紧密的联系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育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史向军,张琼.“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1):72-75.
[3]刘红胜.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J].人民论坛,2014(2).
[4]李文静,曹均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性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2012,(7):54-56.
作者:徐飞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第九篇:物质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本文主要通过物质环境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从阐述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再到对当前物质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更好地来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进而从问题中探索优化的方向。该问题的研究对于当前高校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政治理论的学习,对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的确立,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概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狭义上讲是高校教育主体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教学规律,有计划、有目标、有阶段地进行教育环境的选择、教育环境的加工、教育环境的改造和教育环境重组的过程。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时间环境和空间环境从教学规律可以看出,时间是学校安排课程必须考虑的环境因素之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合理的安排时间,也是教学效果好坏的体现;同样空间环境的合理设置也影响着教学效果,因为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教学空间中来完成和实施,是大班教学还是小班教学对于师生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时间环境和空间环境都是物质环境在教学中的体现。(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设施环境高校教育设施环境主要由教学场所和教学工具等构成,教学场所大都是指学生生活的校园、用餐的食堂、上课的教室、做实验的实验室、看书的图书馆以及生活四年的小家宿舍等;教学工具大都是指在教室和实验室配备的仪器等,好的设施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是学校物质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三)不断承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媒介环境高校的媒介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平台,高校要利用好媒介环境如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校园公众号等资源。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重视校园媒介,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我们要占领高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道德理念的情况下,还要不断地实践和运用,最后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还包括高校自然人文景观、校园行政设施环境以及大学生自治设施环境,这些环境都影响着师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分析研究的对象。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现状分析
物质环境满意度的好坏都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进一步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和学习,以下将从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展开分析:(一)物质环境满意度高,有利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设施日趋完备:校园环境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打造好的环境,好的环境会让学生不自觉地受到熏陶。良好的校园教育设施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育人功能。2.和谐的校园环境更加温馨:师生关系是校园人际关系探讨的主要对象,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优美校园环境的一种重要体现。这种和谐的景象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的前提,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有一个很大的衡量指标就是学生道德观的培养,而和谐的校园环境恰恰是师生关系相处的最美的解读。3.网络信息化使得校园舆论环境比较开放:网络时代化、信息化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需要占领的主要高地,随着校园舆论环境的不断发展,主流文化的引导成为了校园舆论环境重视的对象。我校的校训是品正学实,是每一个师生向往和追求的精神高度和现实诉求。我们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营造舆论环境方面,要正确地区分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同时要加大非主流文化的引导,学校要给予学生相对充分的自由,还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发表言论的窗口例如校长信箱、校园论坛、学习之家等。(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不足1.高校思政理论课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有五门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形势与政策》。由于这几门课的课时量大,学习科目多,从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对于专业课的课表相比较,都排在了下午甚至晚上,还出现了好几个班级在一个大教室上课,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运用翻转课堂和慕课,形成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方式,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的效果。2.高校的传媒手段要引导:高校的媒介环境有改善,媒介手段和平台要做好引导。因为这些设施更多地提供给学生参与学校发展和学校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忽视或缺少了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脱离网络舆论第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应对这一现象时往往体现了滞后性,没有很好的利用媒介设施构成的网络来引导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3.高校教师没有更多地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大多数人觉得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负责和完成,并没有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假设一个才华出众的大学生专业素养很大,但是如果缺乏政治理论素养,在工作岗位上也是无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因为,目前社会上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专业课教师也要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优化的对策
根据对高校物质环境的概述以及现状的分析,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借鉴主体分析法,从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人员以及学生这三大主体出发,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对策。(一)教师要主动自觉地提升自我的素质和修养高校是教人、育人的地方。为了打造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高校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要提升高校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应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完成,而是让学生去真正理解高校为什么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让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学生遵守班级、学校和社会的法则。其次,要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二)牢记服务学生的教学理念,打造专业的辅导员队伍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除了学习各类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技能等之外。在高校里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而高校建设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服务理念的重要性。也就是高校行政工作人员要做好教师和学生的服务工作,而高校行政人员的服务理念不够,自身的素质有待于提高,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理念在和谐的校园里也同样有所感受。要打造真正能为学生做工作的专业的辅导员队伍,从制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三)引导学生参与自治,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性大学生上大学之后,要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和学生会的工作。因为,高校也是半个社会,是高校大学生从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桥梁,也是认识复杂社会的窗口。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之后,要积极主动参加大学生活动,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体会到人是一个社会动物,每个人之间都是需要交流的,个人能力的展现不仅仅在于学习成绩,而是适应社会之后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要发挥大学生组织的作用,提高大学生自觉参与的认识,真正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论。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要积极构建和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平台,为更好地加强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土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素材和营养,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作者:张小鹏
第十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摘要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媒体行业创造了新的空间。较以往而言,信息媒体传播途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新媒体应运而生,并且对人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高校而言,需要做出一定调整来适应新媒体环境,以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新媒体环境概述
从本质上来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结构上并无本质化差异。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是以传播介质为基础将相关信息传播给受众。但新媒体传播介质与传统媒体传播介质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它是以现代网络为中心,借助数字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传播,其传播效率远高于传统媒介[1]。正是基于新媒体传播介质的特点,使得个体与信息之间的交互得到了革新,任何人都能成为信息的接收者与传播者,这让信息传播规模、范围得以扩大,信息传播效率得以提升。与此同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正朝着融合方向发展,两者能够形成互补,进一步提升了信息传播的质量与效率。总体上来看,新媒体具有个体化、全球化、直观化、立体化的特征,能够让受众根据自身需求筛选信息,并且能够通过新媒体介质快速分享信息,可以创造出一个不受时间、空间约束的沟通环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创造了平等的交流平台。但从目前新媒体运用情况来看,部分教育工作者受工作、行政事务及自身新媒体应用能力影响,其信息获取要落后于受教育者,也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主体地位有所削弱[2]。另一方面,新媒体尽管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信息的传播渠道,但也对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冲击。目前,新媒体已经成为了意识形态重要的传播工具,在思政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也会附带一些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无论是高校学生,还是老师,都可能受到资本主义思想影响,使得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受到弱化,对思政教育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冲击。(2)基于新媒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网络的支持。传统媒体环境下,学生接受思政教育信息较为被动。然而,新媒体彻底颠覆了信息传播方式,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主动接受信息。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沟通桥梁的作用。但随着网络规模、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也让信息传播出现了很大的自由性与随意性[3]。学生在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其接收、发送的信息完全可以摆脱高校管理者、老师的控制,这就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信息风险。部分情况下,网络信息甚至会与思政教育工者想要表达的意图截然相反,这给信息管理、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换句话说,过于开放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传播积极、健康的信息,也可能传播消极、负面的信息。与此同时,新媒体的逐步推广,让信息量变得愈来愈大,如何筛选、过滤信息也成为了摆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3)对于高校教育而言,校园文化是重要的基础,它体现了高校独有的精神及文化氛围,对广大师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及约束作用。然而,部分高校管理者功利思想较为严重,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过于渲染物质文化,却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十分快捷,校园文化建设变得更为透明[4]。通过新媒体传播途径,可能会让这种功利思想、物质主义迅速传播,让部分学生受到侵害,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显然是相悖逆的。
3新媒体背景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建议
3.1利用新媒体作为载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借助新媒体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平台,能够让新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思政教育摆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大大地增加了思政教育工作的灵活性。首先,高校可构建官方微博平台,借助微博拓宽思政教育工作的覆盖范围。高校以微博平台作为信息交流工具,可为学生提供学习、教育、生活、就业方面的服务,也可为学生提供校园活动信息,让学生得到更为便捷的服务。同时,思政教育工作者借助微博能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并在线进行指导。其次,高校要完善思政教育校园互动网站建设,通过构建校园互动网站、BBS等,为师生提供一个专门的互动交流平台[5]。一方面,学生能够从平台主动获得信息,另一方面,以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反馈渠道,能够迅速获得学生的反馈建议与意见,以便对思政教育工作具体内容进行调整、优化,使之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发挥更大的效能。3.2加强师生新媒体素养培养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最为关键的成长阶段,这段时间是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逐步成熟的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高校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利用新媒体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培养。高校可定期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认识新媒体的作用及特征,以及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性,让学生在处理各类信息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正确的立场。通过新媒体素养培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判断能力,最大程度让其不受负面信息的影响。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求其提升自我新媒体素养。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于网络文化用语并不了解,这可能会阻碍其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甚至部分教育工作者会极力排斥网络文化用语,这会使其与学生产生明显的代沟。要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应该适当地接受网络文化用语,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深入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另外,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增强自身对信息的敏感性,让自身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审度信息,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3.3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监管机制首先,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力度,以网络技术手段为基础,管理好高校网络连接端口,并对学校服务器进行优化,将不良网站、信息连接通道屏蔽掉,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绿色信息环境。其次,要加强相关信息监管机制建设,并加大制度执行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管理者要将信息监管责任落实到各个院系,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在完善信息监管机制的同时,还要重视相关评价体系建设,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关工作及时调整,让高校思政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4结语
新媒体背景下,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转变理念,化被动为主动。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借助新媒体工具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予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使学生在思想上不断成熟,以此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作者:李建军 单位:喀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