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赵瑞雪;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农业展望》2013年07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概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与传统城镇化的重要区别,在阐述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聚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两不牺牲"前提下,产业集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并给出了3种具体的选择方案。
【论文正文预览】: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中共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一“四化同步”发展的表述,无疑是
【文章分类号】:F127;F299.27;F224
【稿件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业集聚产城融合
【参考文献】:
- 黄守斌;韦磐石;张军;张翔;彭建兵;赵燕;;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基于黔西南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田野调查与美学思考[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 张迪;;促进关中经济区及城市群建设的财税政策[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4期
- 景勤娟;孙希爱;李丽杰;;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究——以河北省青龙县为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 王妙英;孟祥林;;城市体的产生过程与聚集作用双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企业经济;2009年05期
- 任保平;;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结构优化及其方略[J];人文地理;2007年05期
- 干春晖,余典范;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宁越敏;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1998年02期
- 周东,毕岩,陈珊;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 刘亚臣;周健;;基于“诺瑟姆曲线”的我国城市化进程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 朱英明;;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 罗薇薇;;产业集聚程度与城市化水平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以1988~2003年的广东省为例[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梁琦;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兼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J];统计研究;2003年09期
- ;[N];河南日报;2011年
- 赵祥宇,姜宇;产业集聚与区域人力资本集聚[J];技术经济;2003年02期
- 杨艳琳;李魁;刘淑春;;基于产业集聚的我国农村城镇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 孙洛平;孙海琳;;产业集聚的交易费用模型[J];经济评论;2006年04期
- 杨婉月;;推动泉州城市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J];发展研究;2006年11期
- 孙久文;叶振宇;;产业集聚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中州学刊;2007年06期
- 武晓霞;;产业集聚对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机理——集聚还是分散[J];北方经济;2008年09期
- 李伊松;熊华姝;张文杰;;物流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年07期
- 田丽;;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评述[J];华商;2008年03期
- 徐玮;;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定量方法综述[J];科技广场;2008年11期
- 薛艳;;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J];统计教育;2009年02期
- 张望;;政府公共服务、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黄德春;张长征;林丽;;产业集聚、金融发展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 王娜;许相敏;方志耕;;江苏、上海、广东、浙江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灰色关联度研究[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朱海玄;陈小龙;;试论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进程——以深圳市龙岗区城市化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 陈鸿宇;;区域协调发展视野下的总部经济——关于总部经济的一种理论诠释(发言提纲)[A];首届中国总部经济与广州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 苏雪串;;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散与世界城市的产业集聚[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范剑勇;;中国产业集聚效应及其省际差异估计[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 徐永良;;中间产品多样性、地区的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的边界[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杜宏茹;张小雷;曹建标;李雪梅;;资源型产业集聚与绿洲城市化空间作用机制与模式——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曹文静;;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 廖明明 罗虎 李建宁;石鼓区推进产业集聚促经济发展[N];衡阳日报;2006年
- 记者 陶克强 南湖区新闻采编中心 金骏;产业集聚引来“百鸟投林”[N];嘉兴日报;2006年
- 本报记者 韩冰;产业集聚创造发展新空间[N];沈阳日报;2011年
- 记者 卞思杰;五大体系强化创业保障[N];济南日报;2009年
- 申琳;长三角中小企业走向产业集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 胡佩霞 实习生 周林艳;产业集聚将提升行业竞争力[N];深圳商报;2005年
- 见习记者 许琦敏;从零星创业到产业集聚[N];文汇报;2003年
- 记者 郑君 谢辉 通讯员 吴志东 丰双太;产业点题,“大肇庆”呼之欲出[N];南方日报;2009年
- 本报记者 石少华;从产业集聚到城乡互动[N];张家口日报;2010年
- 光德;广西德保:产业集聚推动城镇化[N];中华建筑报;2006年
- 吴迪;产业集聚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 王艳荣;农业产业集聚的效应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 郑贤贵;餐饮产业集聚演化机制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 张雄;产业集聚、空间分布与就业[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 周明;我国产业集聚的地区差异性分析—兼论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 曾杰杰;家具产业集聚驱动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 刘浩;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 许馨文;基于产业集聚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 王丽丽;中国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D];山东大学;2010年
- 施文鑫;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西安都市圈小城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 王谷成;产业集聚与广西城市化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 郑瑶;FDI与广东省的产业集聚[D];汕头大学;2010年
- 王雷;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 任博英;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杨晓颖;产业集聚对区域城市化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 周平;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 李琳;产业集聚中的技术创新扩散效果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 左贵启;蔬菜产业集聚地区的农户蔬菜生产投资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牛玲飞;产业集聚对创新绩效影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 张波;基于区域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稿件标题】:学术论文格式规范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与产业集聚道路选择——以河南省情为依据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农业展望》2013年07期
【期刊简介】:《农业展望》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农业展望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5343/S,国际刊号:ISSN1673-3908。农业展望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更多
农业展望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6234/)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赵瑞雪;
更多
英语医学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学术论文格式规范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与产业集聚道路选择——以河南省情为依据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67036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河南省城镇化率 2016年河南省城镇化率 河南省城镇化 河南省户籍城镇化率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 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率 2016河南省城镇化率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 毕淑敏幸福密码 行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