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时间:2017-05-03 19:51:01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新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代表,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媒介载体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以新媒体为载体,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打造教育网络平台、更新教育引导方式等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媒体形式多样引发器物矛盾凸显。手机网络、微信、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带动了信息生活的快捷化发展。同时,由于新媒体及其信息传输的内隐性比较明显,隐藏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观影响和嬗变势不可挡。正如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P133-134)新媒体这种新的社会经济状况背景下的产物,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明显的。它一方面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提供了新课题,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尤其是伴随新媒体而来的各种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的兴起。重道轻器,器物相衡是对待物质与修养的重要要求。人不能沦为物质的奴隶,只有将物质吸收为己用而不沉迷于物质的孤岛,才能实现器物的和谐。

2.工具理性扩张促使理性调节失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倡导通过内隐的、缄默的、旁敲侧击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从学生最容易关注的地方入手,通过感化、熏陶、内省等方式实现自我的提升和进步。这种方式有别于禅宗“坐化”“顿悟”的内修,是一种积极引导的结果。老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不仅指出了事物的相对性,也指出了教育的相对性,“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不谋而合。然而,在物质与精神发展不协调的时代,价值观、人文观的发展始终滞后于物质技术。这种现象被西方学者称之为“文化差距”或者“文化堕距”,费孝通称之为“文化失调”。文化失调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工具理性的极度扩张,引起了理想信念的式微。马克斯•韦伯指出:“现代文明的全部成就源于外在技术层面的工具理性和内在精神层面的价值理性紧张对立,以功效为趋向的工具理性的发达必然损毁价值理性的人文理想。”[2]工具理性扩张的结果不但会导致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不可得,也会导致哈贝马斯预言的“极权社会”的出现。新媒体作为工具理性的代表已经深入到人群、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手一个手机的时代使得信息传播无孔不入,导致大批“低头族”“宅男”以及“网络水军”的出现。如何调适工具理性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平衡,已经成为当前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

3.载体平台增多而网络系统不成熟。目前,全国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坚持着两种模式,一是以传统的课堂、课本和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二是利用网络媒体为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空间格局的改变,后现代理念、思潮的出现,加剧了非主流文化与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激烈碰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创新教育模式、创新课堂教育、创新教育内容的挑战,也面临着创新教育技术、利用新技术推进教育变革的选择。目前,全国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化发展的研究,集中了课堂教育改革、实践教育、辅导员课程化改革等新思路。在网络媒体建设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上海等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高校已经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创新化建设纳入了规划。时至今日,以校园网为基础的网络教育已经在全国普及,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平台、机构和研究课题也不断产生。但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平台建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创新化的程度依然较低,没有整合出有效、快捷的网络平台,没有形成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

4.引导创新乏力导致隐性内化低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的教育意图隐蔽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对象所接受教育的能力的高低,进而影响了教育对教育对象内心的要求大小的程度。美英等发达国家在塑造公民、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上,采取了相对隐蔽、间接、委婉的教育方式,通过对政治社会化、公民社会化的课程教育、实践活动在不自觉中向学生教授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提高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知识性、经验性的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效果上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化发展相对缓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相对落后。二是平台构建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网络信息输出仅占了0.1%和0.05%,而美国的网络信息则达到了80%以上,服务信息达到了95%以上。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隐性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使人们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资源总和。”[3](P79)新媒体的出现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空间、丰富了内容、提供了载体,赋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资源。

1.优化全媒体教育结构,实现媒体教育柔性转化。器物失衡导致的后果是重道轻器理念的式微。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与价值观的传输往往同时进行。后现代主义思潮和非主流文化价值观致力于破坏现有规则的特征尤其明显,各种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不断出现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加深。优化全媒体教育环境,净化网络教育空间,不得不从教育网络系统开始,实现媒体教育的柔性转化。一是要优化校园网络基础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在增进学生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增强校园网的基础性、教育性和渗透性功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内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影响,校园网对学校网络信息传输的全覆盖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条件较好的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就已经建立了覆盖全校的“红网”教育。二是要优化校园网络交流平台建设,实现与自媒体、流媒体的互动联通。构建以校园网为基础的全媒体教育结构,实现校园网与手机APP、微博微信、QQ等联通,设置链接与互动形成覆盖体系。在人手一个手机、人手一台电脑的当下,实现网络信息传输个体化、深入学生宿舍和课堂显得很有必要。把网络选课、网络教学、网络问卷甚至网络缴费和考试报名等全部纳入校园网全媒体的视野之中,使学生在接受信息、接受任务的同时,也无形中接受了教育,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三是要优化校园网络的内容建设,信息传播能否被受众接受,其内容新颖独特且具有吸引力是关键。当前的大学生最关心的是什么?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最渴望获得什么指导?这些内容都应该囊括进校园网络的内容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停留在灌输主流意识形态上,而应解决学生最关心的生活问题,如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恋爱情感处理问题、就业与创业问题、人生规划与升学教育问题等。

2.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增强网络管理和调节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将信息传播的张力无限放大,群体极化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推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网络管理和调节能力势在必行。一是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防止网络舆情的无限扩张。网络舆情,尤其是网络谣言的危害性极其严重。在近年来发现的网络舆情中,网络谣言占据了重要比例。应推进网络安全教育,普及网络安全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合理上网、健康上网的好习惯,将吸收先进文化、正确价值观的理念教育贯穿其中,谨防网络诈骗和煽动。对出现的网络舆情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避免负面舆情不断升级、扩大。二是要增进师生对话机制,避免出现沉默螺旋的集体缄默。沉默的螺旋就是在网络舆情中,由于舆情具有一定的聚合性,身在舆情中心的个体为了能够和大众保持一致,避免成为舆情的针对者,因此选择沉默对待。这样的缄默放纵了舆情的泛滥,放任了不良价值观的不断滋生和传染。要建立与师生平等的对话机制,沟通机制,让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援助,避免因为舆情压力而丧失自我,被舆情裹挟。

3.构建教育媒介平台,提高网络教育和监督能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牢掌握新媒体网络平台,站稳主阵地,构筑新合力,打造成熟的网络教育系统,提高教育和监管能力。一是要构建校园新媒体平台,实现新媒体网络全覆盖。校园自媒体平台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始终,在内容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所在,选取学生关心的话题、内容,在与学生交流、互动和信息传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线上和线下教育活动,进行网络评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建立网络心理咨询中心和网络帮扶小助手,对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学业帮扶的学生进行帮助;及时更新并与校园官网进行连接互动,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相关规定、最新动态。二是要建立平台信息过滤和监控制度,对发布的信息和各种链接进行筛选和过滤,将不健康的信息及时拦截。在新媒体环境下,“舆权博弈的参与方不仅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群体,个人化的舆权博弈借助网络汇合成为一支最为汹涌的力量,干扰、抗衡着主流舆论导向,那些喜欢新鲜、刺激而认知辨别能力尚未健全的大学生极易因盲目追随而导致其价值偏离和行为失范。”[4]建立新媒体网络监控中心,可以及时对出现的各种负面舆情、网络诈骗信息和非主流文化价值观进行监控,对学生进行引导,以避免形成舆情极化和成为受害者。4.创新教育引导方式,彰显隐性内化教育的效果。教育引导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道德教育上,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了反对传统德育的目的与内容,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原则。以经验论为哲学基础建构的教育理论,核心内容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和“教育即经验的改造”。[5](P54-57)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价值选择。因此,必须创新教育引导方式,才能使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加凸显。一是要将缄默知识贯穿教育的始终。英国思想家波兰尼(MichaelPolanyi)根据对不同知识的划分,提出了缄默知识理论。波兰尼明确界定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特点和区别,他认为隐性知识必须通过特有的教育方式来施行,这种特有的教育方式就是“批判性反思”,反思教育者的行为,反思教育的目的和手段。隐性知识具有文化性、情境性和层次性,必须采用文化熏陶、情境设定、分层教育来进行。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缄默知识的重要性,稳步推进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要结合和吸收内隐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内隐学习方法是基于美国心理学家罗博(ReberS)提出的内隐学习理论的概括和总结,罗博认为内隐学习的技巧在于学习者内心的“感悟”,这种感悟是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形成的,无法通过眼睛看到,但是能够通过实验测试出来。典型的例子是英语学习时的语感,语感是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渐形成的,这样的感觉无法通过肉眼观察,但是在学习中却起很大的作用,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化不谋而合。要善于引导学生培养这样的学习技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领悟力,自觉认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成价值规范。三是要在教育中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传统文化和教育者人格吸引等多重因素,不断推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新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代表,将新媒体作为教育依托的平台,融合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加之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吸引和媒介素养,共同推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培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帅庆,平欲晓.文化断裂视角下乡村生态环境分析[J].农业考古,2013,(12).

[3]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吴小英.微时代视域中高校网络德育困境及对策[统计经济论文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5][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刘胜蓉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新媒体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73709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怀化学院学报 加拿大手机运营商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 《耕作与栽培》 《西南农业学报》 《生物数学学报》 《重庆建筑》 《文山学院学报》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软件导刊》 《绝缘材料》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

< 返回首页